47年聂荣臻心腹爱将被捕,毛主席立即下令:要处决,事后看很高明

2022年06月02日02:21:02 历史 1096

前言

47年聂荣臻心腹爱将被捕,毛主席立即下令:要处决,事后看很高明 - 天天要闻

图|毛主席和聂荣臻元帅

1947年,聂荣臻元帅伏案写着一份报告,写完后,他看着报告上的内容,微微蹙了蹙眉,良久后,聂帅轻叹一口气,随即叫来自己的秘书,嘱咐道:“立即把这份报告电汇给毛主席。”

几天后,聂荣臻元帅便收到了毛主席下达的指令:“......要处决。”

在看到最后三个字后,聂荣臻元帅长吁一口气后:“我就知道是这个结果。”

说完这句话,聂荣臻元帅当即叫来工作人员,指示道:“按毛主席指示,枪决黄寿发!”

黄寿发是何人?毛主席为何又为何会下处决指令?他与聂荣臻元帅之间又有何关系?故事还得从黄寿发参加革命开始说起......

革命队伍中的一员猛将

1911年,黄寿发出生于福建新泉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因家境贫寒,他自幼时起便开始为家庭减轻负担,少年时期给地主家放牛,后来又做了泥瓦工。

黄寿发自小便见到了许许多多的穷苦百姓受到剥削压迫,这也点燃了他心中反抗的火种,他渴望有一天能翻身求解放,而这一机会也终究被他等到了。

1929年,在黄寿发18岁的时候,毛主席领导的红四军闽西开辟根据地,当黄寿发得知毛主席领导的红军是为人民做主的部队时,他当即决定加入红军队伍,当时与黄寿发一道参加红军的还有杨成武、罗元发等人。

黄寿发在加入红军队伍后,他同所有的红军战士和共产党员一样,有革命信念、有理想,吃苦耐劳,作战总是冲锋在前,奋勇杀敌。

正是因为黄寿发吃苦耐劳,在战场上不仅有勇还相当有谋略,渐渐地,他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赏识,从士兵被提拔为了团长,后来,黄寿发参加了中央苏区的多次反“围剿”战争,还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47年聂荣臻心腹爱将被捕,毛主席立即下令:要处决,事后看很高明 - 天天要闻

图|黄寿发

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军改编成八路军,黄寿发因英勇善战,是一名猛将,被任命为八路军115师独立团三营营长,不久后,独立团扩编为独立第一师,黄寿发升任为第二团团长。

1939年3月,晋察冀军区任命黄寿发为一分区参谋长,并协助杨成武将军做军事工作,在一分区参谋长的位置上,黄寿发干了三年,在这三年时间里,他曾协助杨成武将军或参与、或单独指挥过多次战斗,在数次战斗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其中,最值一提的是,他击毙了日军将领阿部规秀,因此,他也十分受杨成武将军的赏识。

1939年10月底的一天,杨成武将军外出开会后,在驻地值班的黄寿发突然接到一个敌情通报,在收到这一通报后,黄寿发并未因司令员不在而慌了阵脚,他当即叫来其他值班人员,对这一敌情进行分析,在分析过后,他们一致认为,应该趁此机会消灭日军。

有此想法后,黄寿发立即命令附近的部队出动,将出来扫荡的日军全部包围,在经过一番激战后,在黄寿发的领导下,八路军成功把敌人全部消灭。

当杨成武将军开完会,回到驻地得知黄寿发带领八路军成功打击敌人后,当即对其提出了表扬。

在之后的涞灵战役中,黄寿发又带领部队死死挡住日军,用全力保证了在战场上的八路军没有后顾之忧,此后在战场上,黄寿发多次指挥部队与敌人殊死拼搏,只为给大部队争取赢得时间。

1942年,黄寿发被提升为平西十四军分区司令员,但好景不长,因与副政委不合,黄寿发多次与副政委产生冲突,有一次,因黄寿发与副政委发生冲突时,副政委的下属在一旁为副政委帮腔,或许是因为说不过,又或许是被彻底惹怒了,黄寿发在冲动之下,失手打了人。

47年聂荣臻心腹爱将被捕,毛主席立即下令:要处决,事后看很高明 - 天天要闻

图|黄寿发(剧照)

很快,黄寿发打人之事便被上报给了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元帅那里,聂荣臻元帅深知黄寿发在打仗方面是一名将才,因此对他一直都十分重视,甚至把他视为心腹爱将。

但当聂荣臻元帅得知黄寿发对曾与他并肩作战的同志大打出手后,十分气愤,他当即怒斥了黄寿发一顿,随后还撤销了黄寿发所有的领导职位,以示警告。

对于聂荣臻元帅的气愤和撤职,黄寿发并未有任何反对,在经过聂帅的教育后,黄寿发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不对,所以他并未对自己的行为有任何辩解。

被撤职后,黄寿发再次回到杨成武将军身边,进行军事工作,在那段时间里,黄寿发再一次为一分区立下了战功。

1943年,日军对一分区进行“大扫荡”,当时杨成武将军因生病,无法工作,这时,黄寿发挺身而出,在他的领导下,最终一分区的八路军战士们,成功粉碎了日军的扫荡。

1945年底,黄寿发被调往冀中军区担任参谋长,对于组织上任命的这一职位,黄寿发并不认同,在报道当天,他便找到自己的领导、时任冀中军区司令员的孙毅说道:“司令员,我不想当参谋长。”

孙毅看了看黄寿发,又微微摇了摇头说:“组织上这样安排,自然有组织的用意,既然你来了,就好好干吧!”

可即便孙毅劝说黄寿发,可黄寿发还是不愿意当参谋长,思前想后,他找到了自己的老领导林铁,林铁得知黄寿发的想法后,当即给孙毅写了一封信,信中这样写道:

“......黄寿发很不愿意担任参谋长,他有他的长处,一是能打仗,二是能管后勤。以我的意见,打仗时你叫他去打,不打仗时让他分管后勤。”

47年聂荣臻心腹爱将被捕,毛主席立即下令:要处决,事后看很高明 - 天天要闻

图|孙毅

对于林铁的这一提议,孙毅也坦然接受了,在不久的战斗任务中,孙毅派黄寿发率部出征,最终大获全胜,这也让孙毅看到了黄寿发打仗的能力十分出众。

为此,在战争胜利后,孙毅特意把黄寿发叫到面前,在一番表扬后,他吩咐道:“你很会打仗,打仗上有什么事情,你可以不必请示我,直接向聂司令员汇报!”

此后,黄寿发多次率部上战场,都取得了不小的功绩,也因此,他越来越受到聂荣臻元帅的重视,可令谁也没想到的是聂荣臻元帅的爱将,在战场上勇猛无畏的黄寿发却在不久后,竟做出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

居功自傲,自掘坟墓

1947年大年初二当天,正当人们都在喜气洋洋过新年的时候,一声刺耳的枪声打破了新年的美好与宁静,当人们循着声音赶到冀中军区时,映入眼帘的场景,让无数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冀中军区参谋长黄寿发的妻子何茵早已倒在了血泊之中,没了呼吸。

聂荣臻元帅得知爱将的妻子被杀后,当即下令彻查此事,在经过一番调查后,聂荣臻元帅发现此事非同小可,当即命令军区保卫部立即逮捕了黄寿发......

长年投身于革命的黄寿发,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谈恋爱,更别提结婚了,这也让身边关心他的同志们十分着急,1939年,经战友介绍,黄寿发认识了电台报务员何茵,二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后,彼此互生好感,很快便结婚了。

何茵出身于商人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虽然出身较好,但何茵对革命事业也十分憧憬,她渴望着自己能成为帮助穷苦百姓翻身做主人的一员,于是,1938年,何茵投身于革命,因文化水平较高,不久后便被组织分配去学习无线电发报技术,学成归来后,便被分配到冀中军区,她与黄寿发的缘分也是从这时开始的。

黄寿发是冀中军区的高级将领,何茵是年轻、漂亮且有文化的电报员,两人的婚姻在当时是被很多人所羡慕的。

47年聂荣臻心腹爱将被捕,毛主席立即下令:要处决,事后看很高明 - 天天要闻

图|电报员(非何茵)

在结婚后,黄寿发与妻子何茵的感情很好,没多久,何茵便给黄寿发生下一个女儿,因工作原因,他们夫妻二人无暇照顾女儿,便雇了一个保姆,照顾女儿并帮助照料家中事务。

长期的聚少离多,让黄寿发感到十分厌烦,为此,他曾向妻子何茵提出让她不要继续工作,留在自己身边做一个家庭主妇,照顾自己和女儿。

何茵在得知丈夫黄寿发的想法后,十分气愤,接受过新思想熏陶的她不愿意成为男人的附属品,加之当时革命还未成功,她没有经过考虑便拒绝了黄寿发的提议。

黄寿发在听到妻子何茵拒绝自己的要求后,气不打一处来,他就此事与妻子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甚至扬言要打妻子。

面对黄寿发的恐吓,何茵丝毫不畏惧,因为她知道自己的身后是党组织,为了不影响自己现在的职务和晋升机会,黄寿发只得忍气吞声,不再提此事,但在他的心中,早已对妻子十分不满意了。

渐渐地,黄寿发把目光转移到了自家保姆身上,随着与保姆接触的时间增多后,黄寿发对保姆产生了爱恋之情,并一发不可收拾,一次,他与保姆发生关系时,恰逢妻子何茵回到家中,何茵撞见他们的丑事后,气愤不已,大吵大闹。

但为了能给女儿和肚子中的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何茵也曾妥协,她希望丈夫黄寿发可以停止犯错,提出换一个保姆,并提出若是黄寿发拒绝自己的要求,就要去军区告发他的丑事。

何茵原本以为拿组织说事,黄寿发必然不会一错再错,可让人想到的是:在军区身居高位,备受聂荣臻元帅重视,又受战士们敬畏的黄寿发,早已随着自己军功的增多,变得骄傲自满,目中无人,甚至不把党纪军纪放在眼中,如今他的妻子威胁他,这让黄寿发无论如何都无法容忍,他思前想后,决定先假意答应妻子何茵的要求,然后阴谋杀害她。

47年聂荣臻心腹爱将被捕,毛主席立即下令:要处决,事后看很高明 - 天天要闻

图|聂荣臻元帅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谋划后,黄寿发找到自己的警卫员边振海,在吃饭过程中,黄寿发有意无意向边振海说自己的妻子何茵对自己不好,见边振海替他惋惜婚姻时,黄寿发要求边振海替自己杀死何茵。

边振海一听要杀人,立即拒绝,并对黄寿发进行劝说,让他离婚,可黄寿发并未幡然醒悟,面对边振海的拒绝,他还训斥了边振海一顿,并威胁道:“你若是把此事声张出去,后果自负。”

不久后,黄寿发还是担心此事被边振海泄露出去,他又一次找来边振海,利用自己的职权对其进行威胁,令边振海不得声张此事。

1947年农历初二,当何茵准备回到岗位工作时,早已被理智冲昏头脑的黄寿发,直接拿出手枪,将已经怀孕数月的何茵给打死了。

何茵死后,黄寿发并未有半分羞愧之情,而是把何茵拖出房门,抛到一个离家不远的地方,并伪造了何茵自杀的现场。

虽然看起来何茵是自杀的,但聂荣臻元帅并未草草结案,因为在他看来,哪怕是平民百姓的死,都必须调查清楚,更何况是自己手下得力战将的妻子呢?

可让聂荣臻元帅没想到的是,在经过一番调查后,种种线索竟指向是黄寿发杀害了自己的妻子,在当时军队中很多人都知道黄寿发与自己的妻子何茵之间常常闹矛盾,而在何茵“自杀”

当天,更是有人听到黄寿发与何茵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很快,聂荣臻元帅便命令军区保卫部门立即逮捕了黄寿发,并突击对其进行审问,黄寿发面对审问始终紧咬牙关,试图蒙混过关,然而让黄寿发没想到的是,警卫边振海向保卫部门说出了真相。

最终,在事实面前,黄寿发只好低头,并说出了自己阴谋杀害妻子何茵的所有事实。

聂荣臻元帅一直把黄寿发看作心腹爱将,但他从未没想到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黄寿发,生活作风却如此恶劣,竟然杀害了自己的妻子,得知事情真相后,聂荣臻元帅更是十分气愤。

毛主席下令处决

在黄寿发认罪后,对于如何处理黄寿发一事,冀中军区领导人曾多次就此事开会进行讨论,但开会多次,大家都未达成统一意见。

虽说“杀人偿命”本就天经地义,但由于当时战争激烈,又值用人之际,黄寿发又是战场上的一员猛将,为此,有人提议不杀黄寿发,让他在战场上戴罪立功;但也有人认为黄寿发无视军纪党纪,这样的人必须处决。

由于对黄寿发处理意见不统一,聂荣臻元帅认为此案关系重大,不应潦草处理,他当即写了一份报告,把此事的原委向毛主席进行了汇报。

毛主席在收到聂荣臻元帅的报告后,大发雷霆,当即批示并下令道:“黄寿发的问题严重,性质恶劣,影响极坏,不能原谅,要处决。”

47年聂荣臻心腹爱将被捕,毛主席立即下令:要处决,事后看很高明 - 天天要闻

图|毛主席

在得到毛主席的亲自批示后,聂荣臻元帅当即下令:“按照毛主席指示,处决黄寿发。”

后来,据罗瑞卿回忆道:“城南庄会议期间,毛主席把我召回,在见到毛主席后,主席批评我们对冀中军区参谋长黄寿发狠毒杀害自己的妻子未作严肃处理,是错误的,批评得也很尖锐。”

1948年6月,在毛主席的亲自批示下,黄寿发被处以死刑,这在当时影响极为深远。

1948年,黄寿发的领导孙毅来到西柏坡接受任务时,还因黄寿发杀妻受到了周总理的严厉批评,周总理在见到孙毅后,并未寒暄,而是说:“你们冀中军区出了个黄寿发事件,在全军影响很坏!黄寿发杀死老婆,你负什么责任?”

“他们夫妻之间的关系,我平时没有注意,是我失职,对他帮助教育不够,我应该负这个责任。”孙毅低头回答道。

见孙毅指出在黄寿发事件中领导层应该负的责任后,周总理才微微点了点头。

其实,无论是从毛主席的果断下令还是周总理的执着问责,在当时看起来或许有些过于严苛,但却是共产党领袖公正严明的表现,也体会出了共产党纪律严明,不准有任何人凌驾于军纪、党纪之上,哪怕他们为国家作出了再大的贡献。

47年聂荣臻心腹爱将被捕,毛主席立即下令:要处决,事后看很高明 - 天天要闻

图|毛主席

黄寿发原本可以为国家作出更多的贡献,凭他立下的军功,在建国后,必将被授予军衔,但他却居功自傲,最终自掘坟墓,也正是他的一念之差让自己沦为我军明纪正法的反面典型。

毛主席对黄寿发的处决也无疑是高明的,公开严肃的处理,有足够的威慑力,不仅有效地教育了全党、全军,也让每一位革命工作者都引以为戒,更为今后处理类似相关案件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红场阅兵推动历史的车轮,有遗憾的和平胜利更珍贵 - 天天要闻

红场阅兵推动历史的车轮,有遗憾的和平胜利更珍贵

5月9日,莫斯科红场上的胜利日大阅兵,举世关注。莫斯科红场的阅兵式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军事表演。当铁甲洪流碾过克里姆林宫墙下的方石,当军靴铿锵声,震荡着圣瓦西里大教堂的穹顶,这场跨越时空的军事仪式,总在....
中国在2400米高原建大坝!耗时十年后首次蓄水 - 天天要闻

中国在2400米高原建大坝!耗时十年后首次蓄水

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双江口水电站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高大坝。据相关媒体报道,该水电站已于5月1日开始蓄水,其开发商称,这距离正式投入运行又近了一步。这座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耗资360亿元人民币的项目已耗时近十年,主要用于发电和防洪。
淮南三叛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大权 - 天天要闻

淮南三叛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大权

曹魏后期,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之变掌控曹魏大权,从此时起,司马氏开始夺政专权,此举使得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他们分别是王凌之叛,毌丘俭文钦之叛,诸葛诞之叛。这三次叛乱都是被司马氏平定的,同时也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
当文物普查来到新疆 无人机飞跃无人区 - 天天要闻

当文物普查来到新疆 无人机飞跃无人区

“前段时间,我们在文物普查时遇到了沙尘暴,后来安全撤到了塔中镇。”新疆和田地区文旅局文博科科长、普查队长买提卡斯木·吐米尔说。当时全队的给养只剩下两箱矿泉水,在普查队距离塔中加油站还有50公里时,汽车指示灯亮起,提示燃油即将耗尽。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杀人恶魔? - 天天要闻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杀人恶魔?

今天,我们说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其行为和决策引发了后世无尽的争论。欣赏他的人尊他为拯救汉族于水火的民族英雄,讨厌他的人斥其为双手沾满鲜血的杀人恶魔,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悼天王冉闵!冉闵,字永曾,小名棘奴,出生于公元 3
鲁慕迅同志逝世 - 天天要闻

鲁慕迅同志逝世

湖北省文联鲁慕迅同志治丧小组5月9日发布讣告,湖北省文联离休干部、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一级美术师鲁慕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8日凌晨2时在深圳不幸逝世,享年98 岁。
上海话在香港地位高,跟他们密切相关! - 天天要闻

上海话在香港地位高,跟他们密切相关!

文 | 极耳在香港娱乐圈摸爬滚打近六十年的汪明荃早已成为粤语流行音乐代表性人物之一,不过侬晓得伐,伊原来还是地地道道上海人。五一假期在上海举办“DIVA演唱会”的阿姐,一张嘴就是地道上海话。而这也是78岁的她首次回到家乡上海举办个人演唱会。当天的演唱会,阿姐诚意十足,除了换造型,全程没有下场。她唱了《勇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