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政之初不识几个汉字,看不懂大臣奏章,顺治何以成为有为之君?

2021年10月08日21:59:07 历史 1183

清代对皇子的教育超过历朝历代,从顺治入关后,皇子们在五六岁的时候就要接受严格系统的教育,聘请的老师都是当朝大儒,教授满、蒙、汉三种语言以及骑射技艺。

亲政之初不识几个汉字,看不懂大臣奏章,顺治何以成为有为之君? - 天天要闻

然而,作为入关的第一位皇帝,顺治自小却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就连他亲政时还看不懂奏折,对汉文化也几乎是一无所知。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顺治帝幼年教育的缺失,他亲政后又是如何进行弥补的呢?

顺治八年正月,顺治帝正式亲政,然而执政之初的他,汉字认识的不多,大臣们上的奏折也都不知所云。这种情况极大地刺激了他孤傲的自尊心。

六岁的福临继承皇位纯属意外,实际朝政大权都握在摄政王多尔衮的手里,福临不过是个傀儡皇帝。多尔衮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屡屡阻挠小皇帝聘请帝师传授知识,满汉朝臣数次联名上奏,请选满汉博学之士为幼帝讲经史、讲帝王修身治国之道,都被多尔衮放在一边不理不睬。

亲政之初不识几个汉字,看不懂大臣奏章,顺治何以成为有为之君? - 天天要闻

因此幼年的福临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然而如果没有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开始直读到四书五经的学习历程,那么就很难弄懂满篇“之乎者也矣焉哉”的文言文含义,无论篇幅长短大小,都是这种格式体例,所以在亲政之初,顺治皇帝阅览大臣所上的奏折时茫然不知所云也就不足为怪了。

福临作为皇帝,他的自尊心不允许透露出自己的无知,也不允许他安于听侍臣讲读奏章,于是从亲政开始,他就发奋读书了。

懂事后的福临自知幼学弥乏,而深知懊悔,他后来回忆当时的这段情况是这样描写的:“朕非常不幸,五岁时先帝太宗早已晏驾,皇太后生朕一身,又娇生惯养,无人教训,失去学习机会。年至十四岁,九王爷多尔衮死,始亲政。阅读诸臣奏章,茫然不解,由是发奋读书,好学不倦。”

亲政之初不识几个汉字,看不懂大臣奏章,顺治何以成为有为之君? - 天天要闻

福临读书涉猎的范围颇广,不仅有中国传统文化书籍,而且喜欢西方的天文地理等自然科学知识。为了能够阅读诸臣章奏和处理政务,顺治帝以极大的毅力苦读汉人书籍,他把乾清宫当作书房,摆放了数十个书架,经史子集,野史小说传奇等无不备之。

除了每天处理军国大事外,顺治帝读书每至深夜。有时他五更起床读书,至黎明佛晓,能够流利地背诵方才罢休。为了保证有充足的读书时间,他还规定每月中,逢五为视朝之期。短短的几年,顺治皇帝对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大家的著作,明朝各皇帝的实录,以及元明戏曲、话本等无不涉猎,学识水平日长千里。

亲政之初不识几个汉字,看不懂大臣奏章,顺治何以成为有为之君? - 天天要闻

顺治帝另一条求知之路,就是宜政宜学,他找到内院(内阁的前身)大学士们的头上。顺治九年除夕之夜,顺治帝开了清代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先例,在中和殿宴请内大臣、大学士、汉尚书,还特别赐给汉大学士洪承畴、汉尚书高尔俨等人穿着貂皮朝服一套,称他们“皆朕倚任大臣”,嘱咐他们洁己奉公,要做文臣武将的楷模。

自此以后,顺治帝屡屡幸内院,和大学士们日夜探讨治国行政之良策,把内院当成他的第二个家。顺治十年五月初五日端午节,顺治帝又来到内院,发现官员大多回家了,便不满地说内院各官下班也太早了吧。

亲政之初不识几个汉字,看不懂大臣奏章,顺治何以成为有为之君? - 天天要闻

陪同的大学士范文程等赶忙奏答道:因为今天是端午节,所以大臣们回去较早,平日不是这样的。当时仅有15岁的顺治帝训诫说:“想要安逸,必须先习惯于勤劳,等到国家大定,安乐才能长久。如果只图眼前快活,先替自家打算而后才想国家,那纵使安乐也是暂时的!”

大概顺治帝觉得话说得有点重了,后来表示端午佳节和家人团聚也是人之常情,但平日里要多加自勉。

顺治帝经过数年的发奋苦读,对汉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思想上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洗礼,这也使她完全融入了中国汉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而也得出了与其祖先全然不同的治国理念——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

亲政之初不识几个汉字,看不懂大臣奏章,顺治何以成为有为之君? - 天天要闻

顺治皇帝在位期间,极力推崇汉文化,有意摒弃满汉藩篱,在他身边有很多汉臣得以重用。这位年轻的君王为汉文化而沉醉,仿佛发现新大陆一样心驰神往,而从满蒙文化受到的启蒙教育,又使他对北方少数民族具有相濡以沫的特殊情感,这种南北文化的差异,最终使顺治皇帝成为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代有为之君。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入选“遗产名录” !龙江两组珍贵档案首发 - 天天要闻

入选“遗产名录” !龙江两组珍贵档案首发

12日,黑龙江省档案馆举行庆祝“6.9”国际档案日暨档案开发成果公布发布会,现场《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档案开发成果《清代黑龙江户口档案选编》、《鄂温克族满文历史档案译编》首发,该资料也填补了国内外史料研究的空白。为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黑龙江省档案馆依托特色馆藏,持续发力档案价值挖潜,成功...
1942年,游击队长未经组织同意,跟日军军官吃饭,聂帅这样处理 - 天天要闻

1942年,游击队长未经组织同意,跟日军军官吃饭,聂帅这样处理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文章不收费!但含广告解锁,几秒后点击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1942年,晋察冀军区的某家农户里,游击队队长樊金堂坐在土炕上,笑容满面地冲着对面的人举杯。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