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陈凯歌:哪怕再多的磨难,我们也要用胜利赢得尊重

2021年10月06日23:13:08 历史 1700


国庆期间,电影《长津湖》热映,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精神感动无数国人。今天,我们一起分享影片监制、导演陈凯歌在10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节选。


“夜读”陈凯歌:哪怕再多的磨难,我们也要用胜利赢得尊重 - 天天要闻


  经过几年的剧本准备、长时间的艰苦拍摄和繁重的后期工作,电影《长津湖》在国庆档上映了。


《长津湖》表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的东线战场上,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克服缺衣、少食、极寒等难以想象的困难,不怕牺牲,英勇奋战,敢于胜利,重挫美军精锐的陆战第一师,改变了敌我之间的战略态势。长津湖战役以“现代战争史上的奇迹”而彪炳于我军战史。


“夜读”陈凯歌:哪怕再多的磨难,我们也要用胜利赢得尊重 - 天天要闻


我在创作《长津湖》的过程中,体会最深刻的就是——写戏要写人,写戏先写人。许多战争电影的成功都是因为写出了鲜活生动的人物。没有鲜明的性格塑造,就没有观众情感的寄托点;没有惹人喜爱的人物,就不能引起观众的关切和共鸣。只有人物成功了,才能带领观众走进战争,观众才会和银幕上的战士共情,在几个小时里同生死、共患难,心为他们痛,泪为他们流。《长津湖》也不例外,我们要让观众的情感体验建立在对人物的认同之上。


首先,要拍出我军“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精神风貌和昂扬士气。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军队可谓举世闻名——英勇作战、以弱胜强的传统是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培育起来的。这支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这是我军特征的生动写照,也是抗美援朝战争的生动写照。长津湖战役的主要参战部队是华东野战军第九兵团,这支部队在解放战争中和兄弟部队一起横扫华东、解放上海,是一支胜利之师,因此整体的精神面貌必须饱满。我们拍摄了九兵团行军和倾听司令员宋时轮动员讲话时的雄壮军威,为战争中的浴血奋战奠定了精神基础。


其次,我们在每一个具体人物身上下功夫,写出他们的个性。不仅作为主角塑造的伍千里、伍万里兄弟俩性格突出,他们所在的七连其他将士,一个个或爽朗,或豪放,或冷静,或机智,笑口常开,勇敢善良。无论是家乡还是军列,车站还是战场,我们都试图在情节进展中给人物定调子,给群戏打基础,为每个人留下其后发展空间。两位编剧都为银幕上的人物再现,进行了充分的构思和准备工作。只有把人物写好,戏才能有底气。


同时,为了表现领袖人物的重大决策,我们专门搭建了丰泽园、颐年堂等领袖人物举行会议的场景。新中国成立之初,以“保家卫国”为号召,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得到全国人民的热切响应,这个事实,体现了领袖人物和人民所具有的共同意志。我还清楚地记得,我们拍摄九兵团大军到达东北辑安车站准备入朝这场戏时,北京的气温突然降到了零下18摄氏度,是入冬后最冷的一天。伍千里、伍万里和所有扮演七连战士的演员们却兴高采烈,他们穿着和当年九兵团战士一样的薄薄夹衣,不畏严寒地拍摄了一整天,双手冻僵了,吐气成霜。他们说:“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才能拍出真实,我们现在终于明白志愿军战士们该有多冷了。我们才坚持了一整天,他们坚持的是整整一冬天!”在拍摄战斗场面时,扮演志愿军战士的演员们更是不畏艰难地努力入戏,他们顶着爆破炸点,冲破硝烟,在英勇奋战的志愿军精神鼓舞下,出色完成了拍摄任务。


我也曾在少年时代入伍参军,在军队度过了5年青春时光,因此深知这支军队压倒一切敌人的气概从何而来。为正义而战、为和平而战是我们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根源。《长津湖》的拍摄,让我有了回到军队的感觉,像是又和战友们一起奋斗、一起喜悦,也一起悲壮——哪怕再多的磨难与牺牲,我们也要用胜利赢得和平、赢得尊重。


陈凯歌 人民日报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新华全媒+|“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天天要闻

新华全媒+|“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当地时间2025年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7月9日在西夏陵博物馆拍摄的西夏陵出土的文物。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摄7月10日拍摄的西夏陵3号陵(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摄7月10日拍摄的西夏陵3号陵(...
沿海省市6台联播!620年前郑和的“罗盘”我们这样接过…... - 天天要闻

沿海省市6台联播!620年前郑和的“罗盘”我们这样接过…...

7月11日上午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福建新闻广播南京广播电视集团上海第一财经广播江苏太仓融媒体中心福建长乐融媒体中心福建福清融媒体中心联合开启沧海云帆丝路新——纪念郑和下西洋620周年暨中国航海日特别直播【点击图片回看直播】本次直播以福建新闻广播为总直播间,通过多地记者连线、现场采访、专题视频...
戴笠香港被拘真相揭秘:军统头子颜面尽失的三天 - 天天要闻

戴笠香港被拘真相揭秘:军统头子颜面尽失的三天

资料图片:戴笠1936年3月下旬,香港各报均以醒目的通栏标题登载了一则消息《军统局特工首脑戴笠被香港警务处拘留》。戴笠,这个掌握着5万多名军统特务、世人皆知的杀人魔王、国民党许多军政要员都忌惮三分的军统头子,是怎么被香港警察拘留的?他好好的
华夏这五千年,遭遇4次危机,但总有“神人”出现,化险为夷 - 天天要闻

华夏这五千年,遭遇4次危机,但总有“神人”出现,化险为夷

“滚滚长江东逝水”,改朝换代多了去。可中华民族的根,一直没断过。不过,在此期间,也是险象环生,这根,曾四次差点被刨被断。好在,每一次,总有“神人”出现,化险为夷,此乃中华国运!头一次是西晋末年,五胡乱华。八王之乱把国家搅成烂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