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素来励志,其先祖在获封秦地时不过是一个养马的马夫,即使受到册封,封地也是西边的不毛之地。但就是这样,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他们凭借自己的努力,几代经营,秦穆公时期便已经称霸西戎,并开始有了东出之念,想要逐鹿中原。不过当时的齐、晋、楚都很强大,尤其是晋国,是他们东出的第一道障碍,他们始终没有机会。
他们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在与中原各国相互博弈的同时默默成长壮大,一直在寻找突破的契机。从秦孝公嬴渠梁任用商鞅开始变法,到秦始皇一统天下,整整耗费了七代人的努力,终于得偿所愿。秦始皇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驰道,连长城,车同轨,书同文,欲立万世基业。然而子孙无能,王业二世而斩。
关于秦朝覆灭的原因,大家的看法相对一致,主要的罪魁祸首当然是赵高和胡亥。赵高联通李斯发矫诏害死了颇有贤名的公子扶苏,之后又把持朝政,玩弄权术,指鹿为马,一时之间朝堂可谓乌烟瘴气,纲纪沦丧。而胡亥得位不正,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大肆屠杀手足宗亲,致使王室力量异常削弱。同时胡亥本身并没有治理天下的雄才伟略。于是乎,当大乱起来时,帝国大厦也就轰然倒塌了。
假如当时扶苏接到诏书后没有自杀,而是察觉到异常,挥师勤王,有多大的几率可以登上帝位呢?或者如果他拥立胡亥,辅佐胡亥,多大程度能够改变帝国的未来呢?有没有可能传承千年、万年?
有很多人都说,扶苏很有能力,由他来继承帝位会更好。可我并不这么认为,他长期生存在秦始皇的威压之下,到最后连质疑的勇气都没有,一份莫名其妙的诏书就让他自杀了。这样的性格,即使继位,面对繁重的天下大事,他崩溃的可能性也非常之大。
当然,如果他没有自杀,而是质疑诏书的真实性,带上蒙恬带着黄金火骑兵直接挥师勤王,然后抢下皇位,那结局就不一样了。不管在朝野还是民间,扶苏都有不错的名声,得到朝臣的认可百姓的支持是相对比较容易的,而蒙恬和黄金火骑兵是帝国的精锐,由他们帮助夺下皇位并非难事。据说昌平君还为他留下了十万农家子弟,如果能够掌控这股力量,那么不管是朝堂还是江湖,都将是霸主级别的存在,他很有可能在施荒地的基础上再创新高。
当然,即使这样他也只能保证秦朝在他手里不会覆灭而已,至于三世、四世,乃至万世,那只能是美好的幻想罢了。盛极必衰,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如周朝,满打满算也不过八百年。要想代代有明君,朝朝有贤臣,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