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钱也别给女儿买房!”,70后宝妈诉苦,引发不少家长共鸣

2020年11月28日03:12:03 情感 1838

中式父母总是最无私奉献的,他们为了孩子可以辛苦操持一辈子。从孩子诞生开始,教育、抚养、送出去读书等等,成年以后还要帮扶着结婚,帮忙带孙子,时常还需要补贴他们。

老了以后还不敢住在一起,怕遭到孩子们嫌弃,这一切都只是因为为人父母,希望孩子们好。

一、70后宝妈无奈吐槽:“再有钱也别给女儿买房”

黄阿姨已经快五十岁了,赶上计划生育,家里只生了一个女儿。好在孩子从小就乖巧聪明,读书成绩一直很不错,前两年从国外毕业回国,留在了大城市。

女儿工作两年,都是租房子住,有时候离公司远,早上六七点就要起来,晚上遇到项目繁忙的时候,经常加班到最后就没有车回家了,只能打车。

“再有钱也别给女儿买房!”,70后宝妈诉苦,引发不少家长共鸣 - 天天要闻

黄阿姨让女儿租一个离公司近一点的地方,看了好几家房,要不是就是房子合租不干净,要不就是单组太贵采光也不好。以女儿现在的经济水平还承担不起,一个月几千块的房租。

有时候租房子还会面临半夜被房东赶出来的经历,押金退还也非常困难,最后心疼女儿的黄阿姨,和老伴商量以后咬牙给女儿买了一套两居室。

每个月让女儿自己还贷款,首付付了一大半,花光了黄阿姨的积蓄。黄阿姨那时候认为反正就这一个女儿,老伴和自己还没退休,还能干几年,再给女儿存点嫁妆钱就可以了。我们养老,这老家的房子到时候还能卖掉治病,我们住养老院都可以。

“再有钱也别给女儿买房!”,70后宝妈诉苦,引发不少家长共鸣 - 天天要闻

二、结果不到一年,黄阿姨就开始后悔

1. 买完房以后,孩子回家更少了

黄阿姨吐槽从买了房子以后,女儿就很少回家了,因为在大城市有了自己的小窝。平时就和朋友聚聚会,周末约着去周边转转,在大城市有了归属感,逐渐忘了在老家的父母。

老人和子女之间的交集越来越少,彼此的生活也不再了解,很难有共同话题可以探讨。有时候打电话也就是琐碎家常,担心女儿有没有吃饭,有没有睡好觉等等。

2. 女儿不愿走进婚姻了

有了房子以后,黄阿姨发现女儿的择偶要求变高了,想让对方也有车有房,最好能是本地人。阿姨催婚以后,女儿却说自己一个人过得挺好的,并不觉得孤单啊!

“再有钱也别给女儿买房!”,70后宝妈诉苦,引发不少家长共鸣 - 天天要闻

因为有了自己的房子,就有了家的感觉,所以对于婚姻就没有那么向往了。而且有了自己的房子以后,想法会变得不一样,要求自然也会提高,肯定不能接受没房子的对象,结婚以后住进自己的房子。至少也是同等实力,大家一人一套房才好嘛!

3. 买完房以后女儿变得更热爱工作了

本来就很少回家的女儿,买完房要还房贷,还想买台车过自己的小日子。于是还搞起了副业,有时候半夜才能回家休息。行程排得满满的,黄阿姨都开始担心女儿的身体了。

因为有了压力以后,孩子们会更加有上进心,也有些人在父母买完房子以后,变得没什么上进心。想着房子都有了,实在不行让父母帮忙还房贷,自己的工资养活自己就成。

“再有钱也别给女儿买房!”,70后宝妈诉苦,引发不少家长共鸣 - 天天要闻

无论是哪一种心态,都是因为有了房子以后,就有了底气,不会担心没钱露宿街头。

三、无论是不是给女儿买房,父母在乎的不是钱

其实无论是否给子女买房,父母在乎的也不是钱,只是想让孩子们多回家看看他们,父母就不至于那么孤独。

子女的想法有时候和父母相差比较大,需要多沟通,相互之间都要包容。没有人能够完全理解另外一个人,何况是两代人呢?所以彼此保留一部分的空间,做自己的事情,偶尔相互关心,有亲情在。

“再有钱也别给女儿买房!”,70后宝妈诉苦,引发不少家长共鸣 - 天天要闻

父母对子女也需要多包容,有时候放手让孩子自己生活,也是一种成长。毕竟孩子大了,总会有自己的福气,不用太担心!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70后的独居生活,人生只有到了绝境才会重生,余生灿烂安好 - 天天要闻

70后的独居生活,人生只有到了绝境才会重生,余生灿烂安好

你好,我是一名单亲妈妈,79年的羊,今年46岁了,独立抚养一个大一的娃。我在饭店工作,为了碎银几两努力的奔波着,日常空闲见缝插针的写小作文贴补家用。生活从来都是惧怕强者的,“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这句话也适合我们的生活。我从三十多岁就自
邻里街坊那些事儿(5):洁癖和待客是两码事儿,不能混为一谈 - 天天要闻

邻里街坊那些事儿(5):洁癖和待客是两码事儿,不能混为一谈

原创作品,感谢您的关注点赞、评论与转发!我们3楼的高阿姨在社区里工作,人长得不漂亮,但能说会道,关键是全身上下打扮的很利索干净。听对门葛大妈说,高姨可是有福之人,人家结婚几十年,她老公从来不让她洗衣做饭收拾家务,就连两个孩子小时候也没管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