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爆款”硬核科技 开往未来的“探索号”班列“到站”

2020年12月06日21:28:52 科技 1514

“驾驶地铁最需要的是耐心和细心。”、“文创与科技联手是打造国际范、蜀都味IP的独家秘笈。”、“黑科技智能头盔能在7米范围内实现高温报警。”……今日,“院士开讲·蓉城科普‘探索号’班列”再次启程,“打卡”成都轨道集团轨道学院实训基地、天府长岛文创中心和光启智能头盔等硬核“黑科技”点位。

此次“探索号”班列中,通过专家、市民们遴选的“人气”点位,均是各有“十八般武艺”的硬核“黑科技”担当。熟知的地铁出行背后,是怎样的算力支撑地铁出行调度,甚至还能无人驾驶?

票房“爆款”的哪吒,如何孵化成为现象级产品?

科技战“疫”一线,锁定七米内潜在高温人群的头盔,是如何一“眼”识人的?

从承载成都蝶变记忆的成华区一路往南,“邂逅”成都高新区与成都天府新区带来的科技惊喜,在此次硬核科技游的主题线路上,孩子们打开了那些熟知生活科技背后所不熟知的科技奥秘,将昨天的“未知”变成了今天的“已知”。开往未来的“探索号”班列“到站”了,但通往科学知识的彼岸,蓉城青年们一直在“航道”之中。

揭秘“爆款”硬核科技 开往未来的“探索号”班列“到站” - 天天要闻

第一站:成都轨道集团轨道学院实训基地

今天我来“掌舵”开地铁

智慧“小9”怎样玩转“黑科技”?

每天人流量数万计的地铁如何在“城市森林”里有条不紊地穿梭运行?“地铁最强大脑”COCC如何控制多条线路的运行方式、交路情况?无人驾驶的地铁长什么样?带着这些好奇,小科技迷们迫不及待地走进了成都轨道集团轨道学院实训基地,开启第一站“硬核”科技体验。

上个月,成都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作为我国中西部首条全自动运行线路,以“最高标准”通过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成都轨道交通将正式迈入全自动运行新时代。

“这个智慧‘小9’,就是它啦!”在成都地铁9号线全自动运行智慧平台,有着地铁无人驾驶技术“加持”的智慧“小9”,成了孩子们讨论最多的“话题之王”。

揭秘“爆款”硬核科技 开往未来的“探索号”班列“到站” - 天天要闻

“无人驾驶‘小9’的智慧大脑在哪里,安全监控又怎么做到的?”“‘小9’的驾驶室与乘客车厢一体设计,如何确保行驶安全呢?”面对孩子们连珠炮似的提问,讲解员逐一地为孩子们现场答疑、模拟演示。“‘小9’能在车辆专家工作站实现对列车牵引、制动等信息实时远程监控,同时具备对列车远程操作功能。同时,驾驶室盖板上方有相应的传感器,如果有人打开盖板,场景和报警信息将会反馈到OCC调度中心,通过紧急处置来进行列车制动。”

参观了无人驾驶的智慧“小9”,那人工驾驶的地铁又是如何运行的呢?随后,孩子们来到仿真驾驶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15台机器进行了地铁模拟驾驶体验。记者注意到,在列车行驶过程中,操作台正前方的显示屏会出现与2号线犀浦段相同的市景,而两侧的建筑房屋都是全真还原,力求最真实的视觉体验。

“老师,请问这个控制屏是什么?”模拟驾驶体验还未结束,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东区)七年级三班的高心怡就拿着现场画的一份草图向讲解员提问,草图上画着驾驶台上的车辆显示屏、网压表、风压表等仪表盘。“第一次‘开’地铁,感觉很有意思,我要把这些不懂的知识都记下来,回去后继续学习其中的科学原理。”

第二站:天府长岛文创中心

《哪吒》《王者荣耀》齐上阵

科技文创IP们都来“探索号”集结

“成都造”的《王者荣耀》火爆全球,同样“出生”于这里的《哪吒》也创造了中国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神话”。从游戏到动漫,“文创+”“科技+”正在实现融入发展。打造文创产业之都,成都究竟底气何在?第二站,孩子们走进天府长岛文创中心寻找答案。

成都“三城三都”建设,将“世界文创名城”放在首位。成都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拥有火锅、大熊猫、雪山等特有IP,也已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数字文创企业,但总体来看,具有行业引领性的巨头企业依然较为稀缺。

然而,这种情况或许正将被打破,近段时间以来,中国互联网巨头企业、数字文创领域头部企业均在不断加码成都数字文创赛道,这一趋势,从瞪羚谷数字文创产业基地的核心产业载体——天府长岛即可窥见。

影视作品、游戏手办、原创IP音乐、短视频、AR直播……走进天府长岛文创中心大门,放眼望去,便是成都高新区瞪羚谷数字文创基地的区域规划图以及陈列在墙上的大批文创产品。

揭秘“爆款”硬核科技 开往未来的“探索号”班列“到站” - 天天要闻

穿过充满科技感的环形走廊,最吸引孩子们目光的还是从成都“土生土长”的爆款手游《王者荣耀》。

“从成都诞生到风靡全球,如今的《王者荣耀》已不仅仅是单一的游戏,而是发展到了赛事、综艺、动漫等多个外围领域,形成了完整的价值体系。”讲解员介绍,继《王者荣耀》之后,腾讯旗下的另一款三国题材沙盘战略手游《鸿图之下》,也宣布与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在学术研究、文化主题活动、特色文创景点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随着腾讯新文创总部项目落子成都,双方将继续在文创开发、文旅资源、电竞赛事等维度展开更多合作,持续参与 IP 文创开发。”

“这里能看见明星?”在数字音乐VR体验区,同学们穿戴好头显设备,依次走进五月天全景演唱会;在绿幕演播厅,同学们欢歌舞蹈,通过绿幕抠像,“出演”MV;在熊猫文创展示平台,同学们再次被熊猫盖碗、熊猫T恤、熊猫勋章等文创产品吸引,哼唱着《胖娃上成都》结束旅行。

第三站:光启智能头盔

人脸识别、红外测温

战“疫”黑科技从成都走向世界

科技战疫,“成都创新”迅速响应。从疫情发生之初的试剂盒,到复工复产时的无人工厂,再到常态化防控时的无感测温,这些硬核产品作为战“疫”过程中的科技“担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成为全国复工复产复市最快、秩序活力恢复最好的城市之一,成都的秘笈是什么?第三站,孩子们亲自戴上光启智能头盔,揭开战“疫”黑科技的神秘面纱。

“这款头盔是基于警用头盔进行的升级,模块化的结构可以实现人脸识别和无感测温的无缝切换。”据光启科技西部区域总监毛宇颢介绍,得益于光启领先的超材料技术,在集成了大量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头盔总重保持在不超过1200克,盔壳重量只有不到180克,相当于传统头盔盔壳重量的1/4~1/3,重量更轻、携带更方便、佩戴更舒适等特点让这款“成都造”科技产品远销51个国家,同时在上海、深圳等地全面推广使用。

揭秘“爆款”硬核科技 开往未来的“探索号”班列“到站” - 天天要闻

此外,为更大限度地保护医疗人员,让病毒无处遁形,光启智能头盔搭载了传统红外测温摄像头的自动测温功能,还能实时识别二维码,自动记录人员身份信息,并且完全不需要施工布线、配戴即用、部署灵活,实现超高效率巡查发热人员。

“我要戴一下看看!”听完关于头盔的讲解,孩子们迫不及待围成一圈,想亲自感受一下这款“黑科技”的神秘。

透过头盔内置的显示屏,孩子们环顾四周“扫描”着自己周围同学信息和温度。‌“大人流监测、精准测温、高效无感排查,极大提升了疫情检测速度和效率,同时也将在常态化防控中构筑第一道防线。”天府新区光启未来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欢说。

“这个也太炫酷了吧!感觉自己像个超人!”摘下头盔,9岁的张城涵兴奋地告诉记者,在屏幕右下角就可以看到从红外摄像头传回的体温数据,以前只在科幻电影里看到过这类科技产品,没想到今天居然能现场体验。“希望以后能为它增加更多的功能,让在一线工作的警察叔叔保护更多的人。”

揭秘“爆款”硬核科技 开往未来的“探索号”班列“到站” - 天天要闻

【后记】

把科学种子播种到孩子心中

筹备数十天、一周报名参与、两天行程百余里、线上线下参与人次近十万。

从过去“穿越”到未来,从已知“揭秘”到未知,打开十万个为什么科学之门,让这座城市,重新被孩子们认识。

从多年前,本报邀请院士当科普导游带领蓉城娃走进大自然探秘,到2011年本报参与发起“蓉城科普游”在全市首次启动“行走中的科普馆”,到去年本报参与发起的“科学奇兵——蓉城科普寻宝记”活动,再到此次本报全新谋划的“院士开讲·蓉城科普‘探索号’”班列活动,做好科学普及,传递科学精神,让传媒成为推进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实现创新发展“两翼”共振,已成为我们专注的一种“习惯”。

城市未来发展的核心在于科技创新,更在于一代又一代科学精神的培养与传承。参与推进城市科普,传递科学精神,“院士开讲·蓉城科普‘探索号’”班列活动从策划到开启,我们试图去改变传统“老三篇”的科普传播方式,让城市科普生长成为新的力量。

作为一次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公开型、公益型科普活动,本次“探索号”科普班列首次邀请三位在蓉院士为活动寄语,鼓励蓉城青少年们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家的创新大手拉起稚嫩小手,把科学种子播种到孩子们的心中。

改变以往单一的科普方式,“探索号”首次尝试邀请高校院所、科技企业、产业园区等创新前沿一线融入到科普一线,校院企地全方位参与,持续拓展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社会参与边界,从而成为市民们融入城市、感受创新的生活方式与选择。

拥抱融媒体传播方式,“探索号”将蓉城科普“上云”理念,将直播、互联网打卡等新元素与活动融合,线上+线下同话科普,打破科学普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将科学精神传递给更多的“小科技人”,让一场活动覆盖到近十万人次参与。

两天的科技之旅,“探索号”班列带领孩子们穿越在熟悉城市里,再次认识、挖掘这座创新之城里的未知之问。随着科普之旅中解开十万个为什么,开往科学的春天,我们期待这样的科普行动能够在成都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为青少年打开一扇扇科学之门。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杨静耕 李菲菲 蒲娇 记者 曹凘源 吴怡霏 宋妍妍 摄影 马丁 编辑 蔺虹豆 校对 李旻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零跑全新C11上市,14.98万起售 - 天天要闻

零跑全新C11上市,14.98万起售

7月10日,零跑汽车旗下智能越享中型SUV——全新C11正式上市,上市指导价14.98-16.58万元。零跑C11上市4年来,累计销量已突破25万台,是零跑的重要的走量车型,全新C11在造型设计、智能座舱、续航性能、辅助驾驶、驾控体验及安全基因等六大维度实现全面升级。此次上市的全新C11延续纯电与增程双动力版本,其中,纯电车型搭载...
张旭院士:我国类脑智能规模应用潜力巨大 - 天天要闻

张旭院士:我国类脑智能规模应用潜力巨大

7月11日,省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题会议(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专场)在广州举行。现场,来自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人大代表、研究机构代表踊跃发言,为广东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积极建言、出谋划策。中国科学院院士、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张旭表示,类脑智能技术作为新一代智能技术的核心...
【芯片】Tensor G5曝光,Pixel10工程机现身海鲜市场 - 天天要闻

【芯片】Tensor G5曝光,Pixel10工程机现身海鲜市场

近日谷歌Pixel 10 Pro Fold出现在了GeekBench跑分数据库中:新机搭载了谷歌全新的Tensor G5处理器,据悉这代终于是告别了三星工艺,转而拥抱台积电N3E工艺。从显示信息来看,Tensor G5采用了1+5+2的八核CPU架构,1*3.78GHz X4超大核+5*3.05GHz A725大核+2*2.25GHz A520小核构成。单核
【新机】2K屏+潜望长焦,iQOO 15曝光 - 天天要闻

【新机】2K屏+潜望长焦,iQOO 15曝光

说到iQOO的数字旗舰系列,这代iQOO13相机被刀还是挺可惜的,主要也是为了避免和老大哥X200产生冲突。今天@数码闲聊站曝光了下代iQOO旗舰的信息:新机可能会跳过iQOO 14,直接命名为iQOO 15,这代将会有中杯/大杯两个杯型。新机将会采用6.85英寸2K LIPO三星定制直面屏,屏幕边框极窄,支持Pol-less去偏光技术,还具有AR抗眩...
清华专家破百年陈规!沪上论坛曝电力革新,陈磊构想太敢了 - 天天要闻

清华专家破百年陈规!沪上论坛曝电力革新,陈磊构想太敢了

听说了吗?清华大学的专家居然说要彻底打破电力系统运行了上百年的规矩!就在上海那场新能源论坛上,陈磊研究员抛出个重磅观点 —— 以后用电不用再看频率脸色,有功功率想咋调就咋调!这事儿要是真能成,咱们家里的空调、电动车充电可就再也不会因为电网不
消费活力释放,上海零售商业形态向“文商旅体展”融合演进 - 天天要闻

消费活力释放,上海零售商业形态向“文商旅体展”融合演进

2025年二季度,在上海市政府经济刺激方案推动下,上海商业市场消费活力逐步释放,但零售物业租赁指标的复苏态势仍显平缓。核心商圈平均租金为1877元/平方米/月,平均出租率为94.71%,整体表现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徐家汇、陆家嘴等商圈凭借成熟商业生态,表现相对突出。但与非核心商圈相比,从存量、新增供应、净吸纳量等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