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物”救护的湖南故事

2025年03月06日23:44:08 科学 1904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雅惠

一只被命名为“2025-013”的豹猫,逃脱了“英年早逝”的厄运。

今年年初,这只意外被捕鼠夹夹断左后腿的年轻豹猫,在长沙生态动物园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接受截肢手术,术后近一个月,有了科学护理和充足食物,再无性命之忧。

“这只豹猫已不再适合野外生存,今后由长沙生态动物园收养。”省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负责人说。

“野物”救护的湖南故事 - 天天要闻

(2025年2月初,豹猫“2025-013”截肢手术成功。 通讯员 摄)

3月3日,是第12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全省各地围绕“加大物种保护投入力度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主题展开系列活动,近年来湖南人保护野生动植物的许多故事浮现人前。

救治,带来更多生的希望

春雨清寒,长沙生态动物园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内24小时保持温暖。“2025-013”眯眼躺着,后肢新肉生长虽让它稍感不适,但精神、食欲、食量已基本恢复。每当饲养员经过,它会尽力在笼中跟随,表现出对人的亲近。

“要尽量让它保持野性。”中心相关负责人解释,不少野生动物会因为得到救治而对人类产生亲近、依赖。

4年前,为了“加强‘旗舰’物种、特有物种保护,推进遗传资源保护管理”,我省林业部门依托长沙生态动物园兽医院建立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配备20人的专业队伍、140余人的后备力量。

“收容救护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很多市民发现因迷途、受伤、病弱等原因需要救助的野生动物,往往会联系当地林业部门、报警或直接联系中心,4年多里,中心已救护10000余只(羽)野生动物。

“野物”救护的湖南故事 - 天天要闻

壶瓶山核心保护区内,1只受伤黑熊得到救治,保住了野外生存能力。 通讯员 摄)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幼年金雕闯入农户家抓鸡被围网缠伤,救护人员为其治伤,并人工喂养到它具备独立捕食能力;黑熊被废弃兽夹夹伤而无法动弹,持续咆哮引起巡林人员注意,最终,公安干警配合林业部门将其成功解救,妥善处理了伤口,保住其生存能力;猕猴出现风湿病症状被驱逐出猴群,救护人员治好了它……

“在野外,伤病很可能令动物丧命,人类的救护给它们带来更多生的希望。”省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负责人表示,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有利于保护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更是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重要一环。

保护,达到前所未有的力度

惊蛰既来,水位上涨,气温渐升,到了候鸟大举北迁的季节。

湖南“南大门”永州蓝山县全境基本都是候鸟迁徙区域,全省12条重要候鸟迁徙通道重点保护区域中,该县占3处。每年3月至5月初,数以百万计的候鸟从此过境。

“我们将候鸟保护站点全部迁移到‘千年鸟道’的关键隘口处,从3月份开始值守人员入驻,24小时值守。”蓝山县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站负责人介绍,候鸟保护是大事,县里投入数百万元购置集装箱房屋、监测候鸟设备及护鸟设施等,确保所有进入候鸟迁飞通道的人员都接受检查。

“野物”救护的湖南故事 - 天天要闻

蓝山县在南风坳“千年鸟道”设立集装箱房屋护鸟值守点。 彭雅惠 摄)

为护航候鸟安全迁徙,我省设立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林草有害生物防控指挥系统,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雪峰山脉、罗霄山脉武陵山脉南岭山脉以及洞庭湖等候鸟重要迁徙通道、栖息地,共建成保护站点43个;多地探索候鸟保护联保联防机制,实现“护鸟组织联建、护鸟执法联管、生态教育联手、生态经济联谋”的四联发展。

“野物”救护的湖南故事 - 天天要闻

(2024年,我省与周边地区联手启动五省(区)候鸟迁飞通道跨区域联合保护行动。 通讯员 摄)

“候鸟保护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力度。”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大力保护候鸟同时,我省还实施了25种“十四五”重点物种保护行动,促进种群恢复。

比如,针对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莽山烙铁头蛇,省林业部门制定保护管理方案和重点物种监测方案,开展常态化监测;针对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穿山甲,我省探索建设保护小区,连续两年监测到穿山甲新生个体。

野归,最好的救护

从2024年11月开始,一批珍稀濒危植物在湖南的山川开启回归之途。

省植物园科研人员攻克水松小叶红豆长序榆长柄双花木等濒危植物人工扩繁技术,培育出一批幼苗,将他们栽种到温暖、湿润南岭山脉进行“野培”。

“野物”救护的湖南故事 - 天天要闻

“这些珍稀植物因为坐果率低、分布狭窄等原因,野生种群越来越少,甚至已经成为极小种群植物。”省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负责人介绍,我省依托自然保护区、原生境保护小区、原种场等,铺开野生动植物就地保护网络;依托植物园、动物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等,逐步形成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迁地保护网络,但囿于物种本身的原因和时代变迁影像,这些保护还不足以让濒危物种转危为安。

因此,省植物园科研团队展开珍稀濒危植物野外回归试验,将其种质扩繁后移植到原生境或相似生境中实现资源保护,期待它们在大自然中重新实现“子孙昌盛”。

“扩大这些物种野外种群数量,需要长期监测该物种的环境适应性、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等生物学习性。”省植物园科研团队介绍,通过前期调研,科研人员在我省水松、小叶红豆、长序榆、长柄双花木野外资源收集地附近筛选了生境气候类似区域,将人工繁育苗木进行了迁地保护,并启动野外回归监测,“结果如何,现在还不能确定,但让野生动植物回归野外,才是最好的救护。”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