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低空行业大模型“紫东长空”亮相长春

2025年02月19日20:20:35 科学 9852

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正逐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科技创新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2月19日,“紫东长空”低空大模型新闻发布会在长春召开,标志着长春在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国内首个低空行业大模型“紫东长空”亮相长春 - 天天要闻

发布会现场。长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供图

“紫东长空”是依托中科院自动化所研发的多模态大模型“紫东太初”而打造的低空经济领域的行业大模型,汇集了多名国内顶尖专家、研究员的专业实力,代表国内顶尖人工智能研发水平。

“紫东长空”低空大模型具有几个优势。一是能够适配主流国产计算芯片和硬件设备,确保数据安全,自主可控;二是可以24小时全天候监测并且综合处理图像、视频、雷达、传感器、卫星定位等多维度、多类型数据,而非仅限于单一的文本、图片数据等;三是具备能感知、会思考、懂决策的能力。

比如向“紫东长空”发出“某块土地是否适合种植玉米”的提问,大模型首先会通过低空飞行活动采集的地块面积、土壤情况等地理数据,结合降水、日照等气象数据,政策规划、人口布局等公共数据,玉米种植的农业技术等知识数据,综合多维度数据进行逻辑思考和研究判断,输出解决方案,给出这块土地是否适合种植玉米、种植什么品种、什么时节更适合播种、如何预防可能出现的病虫害等回答,从而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升级。

长春市作为全国首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城市,在低空经济领域率先将低空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以有效支撑低空经济新型业务的探索和落地,包括低空出行、低空物流、低空预测、低空城市管理等,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紫东长空”低空大模型在长春落位后,将加速形成未来产业集聚效应,带动人工智能领域、无人机设计及制造领域、智慧物流领域、新兴服务业领域等企业入驻并吸引投资和全国的优秀人才来到长春市,带来更多的工作岗位,形成更加浓厚的科教研发氛围,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实现弯道超车。

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丁慧东表示,净月高新区作为长春市低空经济核心区,承担着助力长春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使命和责任。下一步,净月高新区将充分利用“紫东长空”在数据处理、智能决策、风险预测评估等方面的核心能力,依托长春算力中心、高速确定性算力网络提供的高性能算力,在低空飞行服务指挥管理和城市治理、应急救援、交通运输等多领域应用场景投入使用,进一步提升运行效率与服务体验,推动低空经济朝着智能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同时吸引更多业务关联企业落地长春,共谋发展。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膜导航系统为外科医生装上“透视眼”,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 - 天天要闻

膜导航系统为外科医生装上“透视眼”,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近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三院”)胃肠外科暨胃肠手术功能保护研究中心新技术应用沙龙上,一款名为DeepGuide的手术导航系统对外发布。该系统成功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使胃肠肿瘤手术的系膜完整率从75%升至98%。中山三院新技术应用沙龙现场。甄晓洲...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 - 天天要闻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

中新网嘉兴5月13日电(记者 王逸飞)13日,在浙江嘉善举行的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暨浙江主场活动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这也是长三角首张跨域“生物多样性图谱”。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暨浙江主场活动现场。浙江省生态...
11000年前的冒险,水下石圈揭秘史前人类北迁传奇 - 天天要闻

11000年前的冒险,水下石圈揭秘史前人类北迁传奇

在苏格兰斯凯岛发现的水下石圈和石器时代工具显示,约11000年前,人类已踏足如今的苏格兰北部。 这一发现表明,史前人类勇敢穿越苏格兰北部冰川肆虐、海岸线变幻莫测的险境,向北迁徙的距离远超此....
探访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430余项颠覆性技术项目展“科创雄心” - 天天要闻

探访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430余项颠覆性技术项目展“科创雄心”

极目新闻记者 荣枚“因聚而变,惟创则新”。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浪潮下,这句充满力量的话语成为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的生动注脚。5月13日,“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网络名人湖北行报道团走进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进入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展厅中央屹立着一棵“科创之树”。“劳动者”人形机器人、高产高蛋白宜...
中国创面修复学科发起者之一陆树良教授逝世,享年64岁 - 天天要闻

中国创面修复学科发起者之一陆树良教授逝世,享年64岁

沉痛悼念陆树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创面修复中心主任、上海市烧伤研究所原所长,《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常务编辑委员,中国创面修复学科发起者之一陆树良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12日13时05分在瑞金医院逝世,享年64岁。陆树良教授专注于烧伤诊疗、创面修复及组织再生等学术研究,曾主持国家“...
阿司匹林在兰花种养中的科学应用 - 天天要闻

阿司匹林在兰花种养中的科学应用

在兰花种植领域,一种看似“跨界”的养护方法正逐渐被兰友们接受——利用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促进兰花生长、增强抗性。这一方法看似神奇,实则蕴含着植物生理学的科学原理。本文将从成分解析、作用机制、应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系统阐述阿司匹林在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