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山东男子称用石头反击 UFO,电死一名外星人,真相是啥?

2025年06月06日17:32:10 科学 1648

2013 年,山东男子称用石头反击 UFO,电死一名外星人,真相是啥?

2013 年 3 月 9 日凌晨 2 点,山东滨州的夜色正浓,万籁俱寂。35 岁的李伟达,一个地道的农村汉子,此刻正满心期待着能在黄河滩电几只野兔子。他对这片河滩熟悉得如同自家后院,以往也常来这儿抓野兔改善生活,这一晚,他像往常一样,在河滩上仔细地铺设好电网,而后躲在一旁,眼睛紧紧盯着四周,就等着野兔上钩。

正当李伟达等得有些不耐烦时,天空中毫无征兆地闪过一道极为刺眼的白光。他下意识地抬头望去,这一望,可把他惊得合不拢嘴。只见一个巨大的、碟状的不明飞行物,正静静地悬浮在距离地面不到 50 米的半空中,周身散发着神秘的光芒。李伟达的第一反应是自己在做梦,他使劲揉了揉眼睛,可那不明飞行物依旧稳稳地停在那儿。他瞬间意识到,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 UFO!

李伟达兴奋极了,他想着,要是能拍张照片,拿回去给村里的人看看,那得多威风。于是,他赶忙掏出自己那部有些破旧的手机,对准 UFO,“咔嚓” 一声,拍下了一张照片。可还没等他高兴太久,那 UFO 竟突然有了动作,一道强烈的光线直直地射向他的自行车,紧接着,自行车就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抓住了,缓缓地朝着 UFO 飘去。

2013 年,山东男子称用石头反击 UFO,电死一名外星人,真相是啥? - 天天要闻

李伟达见状,顿时急得跳脚,那自行车可是他的宝贝,平日里出行、干活都靠它呢。他也顾不上害怕了,冲着 UFO 大声喊道:“快把我的车放下!” 可回应他的,只有那 UFO 发出的嗡嗡声。李伟达一咬牙,随手从地上抄起一块大石头,朝着 UFO 的方向用力扔了过去。他本想着能吓唬吓唬对方,把自行车抢回来,可让他没想到的是,那块石头在靠近 UFO 的时候,突然被一道激光击中,瞬间化作了粉末。

李伟达彻底傻眼了,他这才真切地感受到,自己面对的是远超人类认知的外星科技。就在他不知所措的时候,UFO 的舱门缓缓打开了,五个身形瘦高、脑袋硕大的外星人,迈着诡异的步伐走了出来。他们的眼睛又大又圆,散发着幽绿的光,皮肤呈现出一种奇怪的灰白色,身上穿着像是金属质地的紧身衣,在夜色中闪烁着冷冷的光。

2013 年,山东男子称用石头反击 UFO,电死一名外星人,真相是啥? - 天天要闻

李伟达吓得双腿发软,转身就想跑。可他突然想起,自己铺设的电网还在周围,这要是不小心跑进去,那可就性命不保了。于是,他只能硬着头皮,一边小心翼翼地躲避着电网,一边观察着外星人的动向。而那五个外星人,似乎对李伟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排成一列,朝着他缓缓逼近。

李伟达心里害怕极了,但求生的本能让他强打起精神。他一边留意着外星人的动作,一边慢慢往后退。突然,走在最前面的那个外星人,似乎没注意到脚下的电网,一脚踩了上去。瞬间,一道强烈的电流闪过,那外星人的身体猛地一抽搐,随后直挺挺地倒在了地上,没了动静。

其他四个外星人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了一跳,他们愣了几秒钟,然后迅速转身,朝着 UFO 跑去。很快,UFO 的舱门关闭,发出一阵巨大的轰鸣声,消失在了茫茫夜空之中。

李伟达站在原地,惊魂未定。过了好一会儿,他才鼓起勇气,慢慢地朝着被电倒的外星人走去。他用手电筒照了照,只见这个外星人身材高大,足有两米左右,脑袋出奇地大,眼睛像两个巨大的黑色窟窿,嘴巴只是一条细细的缝。他的身上散发着一股奇怪的气味,像是烧焦的塑料和金属混合的味道。

2013 年,山东男子称用石头反击 UFO,电死一名外星人,真相是啥? - 天天要闻

李伟达心里犯起了嘀咕,这可怎么办呢?他想报警,可又担心警察不相信自己的话。犹豫再三,他决定先把外星人的尸体带回家。他找来一床平时用来包海产品的被子,把外星人的尸体裹好,费力地搬到自己的货车上,然后开车回了家。

回到家后,李伟达把外星人的尸体放进了自家的冰箱里冷冻起来。他想着,得找个懂行的人来看看,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外星人。接下来的几天,李伟达四处打听,终于联系上了几位自称是研究外星人的专家。这些专家一听李伟达的描述,都表示非常感兴趣,纷纷表示要过来研究一下。

没过多久,几位专家就来到了李伟达的家。他们身着专业的工作服,带着各种仪器设备,看起来十分专业。在简单查看了外星人的尸体后,专家们和李伟达签订了一份秘密协议。协议规定,专家们可以在李伟达家的仓库里对外星人尸体进行研究,但李伟达不许进屋,以免打扰他们的研究工作。作为补偿,专家们会支付给李伟达一笔押金,如果研究结束后尸体没有破损,押金会退还给李伟达;要是尸体出现了破损,押金就归李伟达所有。

2013 年,山东男子称用石头反击 UFO,电死一名外星人,真相是啥? - 天天要闻

在专家们研究的过程中,李伟达虽然心里好奇极了,但也只能按照协议,在仓库外面干着急。有一次,他趁着给专家们送水的机会,偷偷往仓库里瞄了一眼,结果听到了专家们的一番对话,可把他惊掉了下巴。原来,专家们打算对外星人尸体进行通电实验,看看会有什么反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伟达心里的不安越来越强烈。他越想越害怕,万一这些外星人的同伴回来找他报仇,那可怎么办?而且,他也开始怀疑这些所谓专家的身份。思来想去,在事发后的 3 个月,也就是 6 月 8 日,李伟达终于鼓起勇气,找到了媒体,希望媒体能帮他揭开这个谜团。

在李伟达的带领下,记者见到了冰箱里冷冻的外星人尸体。这外星人的模样,可把记者也吓了一跳,那奇异的外形,怎么看都不像是地球上的生物。记者赶紧对这件事进行了报道,消息一经发出,瞬间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家纷纷议论,这世上难道真的有外星人?

2013 年,山东男子称用石头反击 UFO,电死一名外星人,真相是啥? - 天天要闻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没有如李伟达所期望的那样。就在他报案后的第二天,警方就对外界公开表示,李伟达所说的外星人,其实是他自己仿造出来的皮套。原来,警方在接到李伟达的报案后,就对这件事展开了深入调查。他们发现,李伟达之前曾因非法捕猎野兔被处罚过,而且他家里的经济状况也不太好。再加上对所谓 “外星人尸体” 的仔细检查,警方断定,这根本就是一场闹剧。

面对警方的调查,李伟达一开始还试图抵赖,但在铁证面前,他最终还是低下了头,承认了自己造假的事实。他交代,这个 “外星人尸体” 是他花了 120 块钱,按照电影里外星人的形象,自己动手制作出来的。那些所谓的专家,也是他找来的群众演员,和他一起演了这场闹剧。而他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想出名,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通过这个假外星人,骗点钱改善生活。

2013 年,山东男子称用石头反击 UFO,电死一名外星人,真相是啥? - 天天要闻

最终,李伟达因传播谣言、扰乱社会秩序,被警方处以拘留 5 天的惩罚。这场看似离奇的 “电死外星人” 事件,就这样落下了帷幕,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不过,这也让我们看到,在面对一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时,一定要保持理性和冷静,不要轻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说不定,背后隐藏的只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呢。

感谢鉴赏,多谢关注。[注:本文为虚构故事,旨在展现一种生活态度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并非真实事件。]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月球盖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 天天要闻

月球盖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在月球盖房子,要从地球上运建材吗?长期留驻月球,饮用水也要地球“发货”、飞船“快递”吗?“不用!”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位于安徽合肥的地球深空探测实验室时,记者从科研人员口中听到了令人振奋的消息。月壤3D打印系统设备。
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 - 天天要闻

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

新华社合肥7月1日电 题:“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新华社记者郭晨、班娟娟、姚远在安徽省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一条孕育了数十家量子科技企业的“量子大街”。过去的10多年里,方圆几公里内,一个拥有中电信量子、本源量子、国仪量子等代表性企业的量子产业集群在此崛起,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量子科...
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成立 - 天天要闻

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成立

7月1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中国人民大学获悉,中国人民大学与西湖大学携手成立“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并面向全球发布“未来人类十大议题”,聚焦人类文明演进的重大挑战与突破方向,以中....
巨子生物承认检测方法有局限,华熙生物发文暗指其“伪科学” - 天天要闻

巨子生物承认检测方法有局限,华熙生物发文暗指其“伪科学”

6月30日,华熙生物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文章《推动行业进入以检测结果为宣传依据的时代》,意有所指地表示,主张免受科学检验的必定属于伪科学。文章直指,在重组胶原蛋白的测量问题中,声称没有统一的检测方法就无法准确测量,就是一种典型的“免受检验策略”,试图让自己的主张免受科学检验和公共监管。巧合的是,在此之前...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团队:通过机器学习鉴定糖代谢紊乱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 天天要闻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团队:通过机器学习鉴定糖代谢紊乱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2型糖尿病是我国主要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其主要临床特征包括高血糖、胰岛素抵抗和肝糖输出增加等。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鉴定与糖代谢稳态调节密切相关的新型生物标志物,从而为建立疾病预警体系和个体化诊疗方案提供新的理论依据。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周健团队、代...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脑机接口突破性进展将在医疗康复领域 - 天天要闻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脑机接口突破性进展将在医疗康复领域

6月3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副校长郑海荣,在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等主办的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上,围绕AI时代的生物智能前沿——“脑机接口与生物智能”做了分享,他认为脑机接口将引领医疗新变革,是解决未来重大医疗需求的关键路径,脑机接口的突破性进展将出现在医疗康复领域。郑海荣以科幻电影《阿凡达》中通过意...
机场的大敌,可能不是飞鸟,国家该管管了! - 天天要闻

机场的大敌,可能不是飞鸟,国家该管管了!

如今,无人机的身影随处可见,不管是用于拍摄壮丽风景,还是助力农业喷洒农药,它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可谁能想到,这小小的无人机,一旦不受控制地乱飞,就会成为机场安全的巨大威胁。 ....
【职引未来】青春无悔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 天天要闻

【职引未来】青春无悔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职引未来】 当前,不少高校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到这些地方就业,青年学子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又将收获怎样的人生体验?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新颖在接受光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奋斗,青年学子收获的不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