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秦岭站一岁啦~看看一年来它交出了怎样的科研成绩单?

2025年02月07日22:32:15 科学 1273

南极秦岭站是新时代我国建成的第一个常年科考站,今天(2月7日)是秦岭站开站一周年的日子。这座最新的考察站目前的建设进展怎么样?

目前,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已经高效完成了全部卸货任务,共卸货368件,总重量约5960吨,为秦岭站配套设施设备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资保障。在建设过程中,队员们采用卸货与建设施工穿插进行的模式,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工期。

南极秦岭站一岁啦~看看一年来它交出了怎样的科研成绩单? - 天天要闻

截至2月7日,现场已顺利完成了新能源风机、光伏氢能系统,通讯平台、卫星天线、海水泵站等关键配套设备的组装工作。

南极秦岭站一岁啦~看看一年来它交出了怎样的科研成绩单? - 天天要闻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秦岭站站长 王哲超:我身后就是秦岭站新能源体系中的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10个风机的安装,现在正在安装的是光伏支架还有光伏板。

南极秦岭站一岁啦~看看一年来它交出了怎样的科研成绩单? - 天天要闻

在秦岭站,不少能源设备都进行了特别的设计,来适应这里的极端气候和特殊的地理位置。

南极秦岭站一岁啦~看看一年来它交出了怎样的科研成绩单? - 天天要闻

秦岭站在南极首创了风能、太阳能、氢能、柴油发电多能互补体系,实现了节能减排,其中氢能的应用开创了我国南极考察清洁能源使用的先例,进一步用行动践行了“绿色考察”的中国南极理念。目前,氢能源系统已经全部安装完毕。

南极秦岭站一岁啦~看看一年来它交出了怎样的科研成绩单? - 天天要闻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秦岭站队员 王彬:在极夜环境下,可以为我们站上连续提供至少14天的30千瓦电力供应。

南极秦岭站一岁啦~看看一年来它交出了怎样的科研成绩单? - 天天要闻

后续,考察队员们还将在秦岭站全面开展室内配套设备及科研设施建设任务,尽快完成相关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秦岭站生活科研用水将全部实现海水淡化

秦岭站四面环海,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所有的人居生活以及科研用水都要经过海水淡化来满足需求。眼下,多套海水淡化设备安装正在由室外转入室内,力争早日实现海水淡化。

目前,秦岭站的取水系统以及配套电力系统已安装完成。海水加热、海水预处理以及产水净化系统、消毒系统等整体工程已完成了80%。

南极秦岭站一岁啦~看看一年来它交出了怎样的科研成绩单? - 天天要闻

秦岭站海水淡化设备研发项目负责人 邵天宝:包括各个模块的安装,预处理模块、海水脱盐模块、产水模块以及电气自控模块这些相关的工作,剩余工作量预计在35天左右,我们将完成整套系统的安装及调试工作。

南极秦岭站一岁啦~看看一年来它交出了怎样的科研成绩单? - 天天要闻

为了保证秦岭站不间断用水需求,现场一共配备两套淡化水系统,一套作为备用,一套正常运转,10个小时就能产出淡水20吨,再加上储水容器,完全可以为秦岭站提供足够数量的淡水资源。

南极秦岭站一岁啦~看看一年来它交出了怎样的科研成绩单? - 天天要闻

经过淡化后的海水质量能否达到饮用水需求,也是人们所关心的,邵天宝说,饮用水的质量完全不必要担心,水质有保障,可以放心喝。

秦岭站总设计师:秦岭站安全性得到验证

南极秦岭站建在罗斯海区域的恩克斯堡岛,而这个区域也是南极洲气候环境最为恶劣的区域之一。那么这一年间,秦岭站有没有通过极地气候的考验呢?来看记者对秦岭站总设计师的专访。

中国南极秦岭站总设计师 段猛:秦岭站相当于是经历了一整年度的低温、强风、极昼极夜的极端气候考验。现场来看主体建筑完好无损,整个安全性得到了现实的验证。

南极秦岭站一岁啦~看看一年来它交出了怎样的科研成绩单? - 天天要闻

恩克斯堡岛上岩石裸露,作为南极洲下降风最强的地区之一,盛行超强、超干、超冷的离岸风,常常会风雪交加,段猛表示,针对这里的特殊气候,秦岭站采用架空式设计、考虑了长轴与主风向的关系,这些对于减缓积雪的作用非常有效。同时,建筑采用的复合金属材料的平整度、密合度等全部达到预期要求。

南极秦岭站一岁啦~看看一年来它交出了怎样的科研成绩单? - 天天要闻

中国南极秦岭站总设计师 段猛:接下来的挑战主要还是在越冬期间,因为我们整个站进入到全面运行状态之后,它的环境的内外,它的差异性更大。包括内外的温度,密闭性,以及噪声这些,对它都是一个挑战。这次我们的设计师也携带了像噪声的测试仪器,去现场观察、测试它的风噪的情况,获得一些建筑性能方面的数据。

南极秦岭站一岁啦~看看一年来它交出了怎样的科研成绩单? - 天天要闻

段猛表示,再经历一个完整的全年工况检验之后,考察站的配套建设工作预计将全部完成。完成之后,秦岭站将成为各国科学家和考察队员在罗斯海地区的关键科学平台,承担起为国际社会开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科学使命。

(总台央视记者 梁丽娟 李洁 宋云研 李啸虎)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