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上方“小凡科学局”点个关注呗!
长江渔民流传一句话:“千斤腊子万斤象,黄排大得不像样”。说的是长江三种顶流鱼,腊子指中华鲟,象指长江白鲟,可惜野外灭绝了,黄排指胭脂鱼,可见胭脂鱼地位不一般。
近日,成都一位男子在野外垂钓,钓起一条长相奇怪的鱼,鱼身扁扁的,男子从没见过不认识是什么鱼,上网查询后,吓得手都颤抖了,立刻将它放生!究竟是什么样的鱼让男子吓成这样?
钓到一条牢底坐穿鱼
2024年9月1日,四川成都的一名男子发布短视频称:“一不小心钓了一条牢底坐穿鱼,放生,放生”,引发无数网友热烈讨论。
视频中男子一手抓着一条鱼,这条鱼长得确实有点怪,鱼身扁扁的,背鳍很大,前端特别突出,就像是一个突出的小山峰。
颜色也很奇怪,底色是淡淡的土黄色朝着粉红色变化,侧身有三条很粗的黑色条纹,男子觉得这鱼长得不一般,马上上网查询,这一查不得了,男子拿着鱼的手都开始发抖了。
男子颤抖着将鱼轻轻放入水中,鱼下水后男子用手助推了下,拍了拍,仿佛在说,我可放了您啦,快点走,别出什么意外啊,我惹不起您!
它叫“胭脂鱼”
鱼一下水就欢快游走了,游走时背鳍在水面上竖起,像个船帆似的,因此它还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一帆风顺”!
鱼的学名叫“中国胭脂鱼”,我国特有,又称为“亚洲美人鱼”,分布于长江中上游,江河洄游鱼类,是胭脂鱼科在我国的唯一种,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好多网友表示,这鱼长得很一般啊,甚至有点丑,和它名字一点儿也不匹配,为何叫“亚洲美人鱼”呢?是我们对美的定义有什么误解吗?
其实不是的,这种鱼会变身,从小到大是“丑小鸭变白天鹅”的过程,一生经历四个阶段,幼年时灰黑色,慢慢变黄变粉,成年后如胭脂一样美艳!
穿游亿万年到差点灭绝
胭脂鱼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鱼种,可追溯到恐龙时期中生代,祖先是原始骨鳔鱼,最早出现在南美洲后到达非洲,中新纪非洲大陆与亚欧大陆连接时一支来到亚洲,第四季冰期后,亚洲差点灭绝,很小一部分在长江幸存。
胭脂鱼是唯一独苗,每年2月中旬左右,胭脂鱼在长江溯流而上产卵,会在急流的上游支流产下后代,秋后回到干流,冬季在湖水深层地带越冬。
胭脂鱼是大型鱼,产卵路径与其他大型鱼不同,其它鱼从海洋洄游溯河产卵,胭脂鱼则从长江各大湖泊如洞庭,鄱阳等,洄溯上游支流产卵,成长充满坎坷。
长江上各种电站、堤坝大量建设后,它洄游路径被阻断,很多建筑未留“鱼道”,长大怀孕的胭脂鱼历经千难万阻洄游,发现根本去不到产卵支流。
加上大肆捕捞,航运船只螺旋桨,轰鸣声等因素,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差点如长江白鲟一般消失。幸运的是,长江实行十年禁渔期,胭脂鱼有了喘息空间。
胭脂鱼从远古基因中带着的顽强,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让它又一次“活”过来,有渔民称发现 “青胴、黄排、粉排、血排”!是胭脂鱼的四个不同阶段,青胴是幼鱼,开头钓到那条是黄排。
血排是真正长成的胭脂鱼,已经很久没人见过,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够再见成群的“遍体发红,宽黑纹化为绛红色,色若胭脂,明艳醒目”的真正“亚洲美人鱼”!
对此,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