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如何运用于数学、脑科学、生物医药?三位院士这样说

2024年05月19日19:31:17 科学 6478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各学科与ai技术的合作为其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18日举行的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成立四十周年大会暨首届科技文化节开幕式上,三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与人工智能专家围绕ai与数学、脑科学、生物医药的融合运用展开对话。

人工智能如何运用于数学、脑科学、生物医药?三位院士这样说 - 天天要闻

左一到左五分别为: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数字经济研究执行负责人杨燕青,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雄里,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恕行,复旦大学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院长漆远。  

ai与人类智能本质是否相同?

在中国脑科学计划的筹建者和推动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雄里看来,人工智能和人脑智能必然有相似的地方。有同样遵循规律的地方,但是结合人工智能最近的崛起,ai逐渐会发展成为一个并不完全与人类智能相同的特征。

他解释道,一方面,人工智能的设计初衷是模仿人脑的工作原理。从ibm的“深蓝”到alphago的胜利,ai的早期成就都是基于模拟人类思维过程的尝试。这些成就证明了ai在某些特定任务上,如计算和模式识别,已经超越了人类的能力。

然而,随着ai技术的进步,我们开始见证它的思考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会导致ai在某些方面超越人类智能。ai的计算能力已经在许多领域超越了人类,这一点在各种智力竞赛中已经得到了证明。

杨雄里称,就如“控制论之父”维纳所说的,未来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斗争的世界。我们不能期待在ai的帮助下享受舒适的生活,而应该积极参与到这场科技革命中,确保ai的发展能够与人类智能和谐共存,而不是取代它。

杨雄里认为我们仍然处于对人脑深层次工作原理了解的初级阶段。人脑结构复杂性和可塑性意味着它可能包含着我们尚未发现的智能形式。他相信人脑的工作原理还可以受到各种各样的启发。

“我以前认为人脑智能是至高无上的,但是现在我觉得这些问题应该很深刻思考一下。有一些方面人工智能超越人脑智能,而且现在看来可能性相当大,还取决于我们怎么全面超越的问题。”

人工智能是否能解决哥德巴赫猜想?

在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中,数学作为其基础支撑的角色日益凸显。

在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恕行看来,当前,人工智能不仅在数据处理和算力提升方面取得了突破,更在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新算法的创新上展现了其潜力。随着人工智能向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演进,越来越多的数学人才投身于这一领域,推动着ai技术达到新高度。

在寻求最优解的过程中,人工智能已经在诸如棋类游戏等领域超越了人类。现在,数学家们正在探讨人工智能在数学证明中的应用,是否能够严格证明定理,而不仅仅是计算最优结果。他举例道,过去,像吴文俊先生的机器证明就已经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发现新定理方面的潜力,尽管这些定理可能并非数学界的主要关注点。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在数学证明方面的潜能引起了广泛关注。数学界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得主陶哲轩利用人工智能检查自己的论文,发现并修正了证明中的漏洞,这一事例表明了ai在数学研究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不过,人工智能能不能做人类还没有做成的或者没有做到的事呢?“比如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只证明了“1+2”,如果什么时候人工智能做到“1+1”,这种会比阿尔法狗震动更大,数学界很多人都在翘首以待。”陈恕行说。

陈恕行说,人工智能将来能不能超越人的智能,这个非常值得研究。“但是这个事现在很难说出很准确的预测,不能说人工智能就一定聪明不过人,以前、好多事人工智能做不到的,现在人工智能都做到了,而且超过了人。但是也不能说绝对的,因为我觉得人脑还是有非常复杂的事,现在人类没有完全了解清楚人脑。”

ai如何影响生物医药?

在药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看来,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工智能已经从一个科幻概念转变为现实中的强大工具,特别是在生物医药领域。随着人类基因组和其他组学数据的积累,我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数据量,这些数据成为了科技创新的宝贵源泉。

“2023年可以讲是人工智能对于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生命医药发展起了非常重大的影响,或者说是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他说。

陈凯先认为,ai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例如,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利用ai建立了预测模型,筛选出可能对抗耐药性细菌有效的化合物,这在抗生素研究中是一个重要的发现。此外,ai还被用于提高医疗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预计未来能将医生的工作效率提升至200%以上。

中国在ai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开发的脸谱识别算法就是一个例子,ai能够研究药物新的药学分子结构和新的作用靶点,促进新药物的发现。总的来说,ai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并且预示着未来的发展方向。

他认为,ai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它打破了传统的因果逻辑,转而关注相关性,这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同时,随着ai的快速发展,如何管理ai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陈凯先表示,我们需要汲取ai的优点并避免其潜在的不利影响,与印刷术的发展相比,ai带来的变化更为迅速和深刻,我们必须准备好迎接这些变化。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