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提出核酸大分子可持续防控植物病毒病新策略

2023年09月18日10:14:04 科学 1480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病虫害绿色防控创新团队在递送核酸大分子用于防治植物病毒病应用方式上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应用材料与界面(ACSAppliedMaterials&Interfaces)》(JCR1区,IF2022=9.5)上。

该研究首次将三分体质粒DNA协同递送至植物细胞并发挥其功能,为以纳米材料为递送工具、以病毒为载体的植物大片段基因编辑技术提供理论基础。以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mosaicvirus,CMV)为基本骨架,通过体外基因编辑技术,构建了一种致弱型突变体(CMV-R2E)。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将PEI修饰的高纵横比PSWNTs与质粒DNA(最大长度达8.0kb)结合,创新性地不借助外力条件下,突破植物细胞屏障实现三分体核酸大分子的胞内递送。该方法在保持对CMV高效预防的基础上,有效提高了核酸大分子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具备成本低、操作简单、存储方便、环境友好等优点,为农业植物病毒性疾病的可持续防控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我国学者提出核酸大分子可持续防控植物病毒病新策略 - 天天要闻

核酸大分子可持续防控植物病毒病新策略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Science | 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 天天要闻

Science | 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引言在人类基因组中,有一片广袤而神秘的“禁区”,它占据了每条染色体的核心位置,却长期以来让我们束手无策。这片区域就是着丝粒 (Centromere)。它就像基因组中的“百慕大三角”,充满了高度重复的DNA序列,结构复杂多变,让传统的基因测序和分析技术在此屡屡碰壁。然而,这片“禁区”却掌握着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能否被精确...
Nature | 人类心智的“源代码”:AI如何学会像我们一样思考? - 天天要闻

Nature | 人类心智的“源代码”:AI如何学会像我们一样思考?

引言人类的心智是如此奇妙,它既能让我们在清晨纠结于吃什么早餐,也能驱动我们去攻克癌症、探索遥远的星辰。我们能从寥寥数次的演示中学会舞步,能进行复杂的因果推理,还能被无尽的好奇心驱使去创造艺术和科学的奇迹。这种举重若轻、触类旁通的“通用性 (generality)” 定义了我们之为人的核心。然而,在人工智能 (AI) 和...
著名情报学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岁 - 天天要闻

著名情报学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岁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防科学技术信息学会理事、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图书馆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原副主任、国家保密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北京市海淀区第十七
刚刚!中国电信和政府组建一家公司,这个公司来头不小! - 天天要闻

刚刚!中国电信和政府组建一家公司,这个公司来头不小!

近日,海南省政府与中国电信共同组建的海南数据产业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相信大家看到这都会好奇这家公司是干什么的?中国电信又有什么大动作了吗?下面我们就展开来聊聊吧,仅供参考哦!解决行业痛点。以往的中小企业想用现实数据来优化生产流程,却面临合
前国际古生物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迈克尔·本顿:贵州三叠纪化石群改写地球生命演化认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 天天要闻

前国际古生物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迈克尔·本顿:贵州三叠纪化石群改写地球生命演化认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7月5日下午,在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传承地质魅力·续写文明华章——推动地质公园与生态文化多样性融合发展”主题论坛上,前国际古生物学协会主席、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Michael J. Benton(迈克尔·本顿)教授围绕“三叠纪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