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从鱼演化来的!我国科学家发现关键证据,为何生命都来自海?

2022年09月30日13:05:13 科学 1128

科学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都是在马不停蹄的探索之下一点点地填写地球生物演变过程的空白。根据9月28日,我国科研团队于英国的《自然》杂志所发布的一篇,关于重庆秀山最新发现的化石群的内容上提到,此次的新发现,将填补无颌鱼类向有颌鱼类演化的一个关键性证据。也正因如此,间接地证明了人类最早是从鱼类演变过来的。

那我到底是因为什么学游泳的?难不成那些游泳冠军那么厉害,其实是返祖现象?这么一说,菌菌平衡了很多,可能我不会游泳是因为我没有返祖

人是从鱼演化来的!我国科学家发现关键证据,为何生命都来自海? - 天天要闻

人类演化史

央视新闻报道,本次研究结果,是由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院士团队近十年来的深挖研究而得来的。此次的研究对象是“重庆特异埋藏库”和“贵州石阡化石库”中发现的大量有颌鱼类化石,填补了人类演化历史上从无颌鱼类到有颌鱼类的进化过程。

那么为什么有颌了,就代表着人类的祖先是 鱼类呢?这么说未免也太片面了吧。想要知道这个原因,我们首先要了解,颌是什么。

人是从鱼演化来的!我国科学家发现关键证据,为何生命都来自海? - 天天要闻

颌包括上颌骨和下颌骨。有颌意味着可以通过咀嚼碾碎食物来获得更多种类的食物。有人也许好奇,那么无颌类到底是如何进食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水蛭这一类生物的进食方式。

根据统计,包括人类在内,地球上的有颌脊椎动物至少有99.8%,这就意味着所有的动物的祖先都是从鱼类演变过来的,甚至所有的人类祖先都是从我们中国的这一方土地辐射出去的。说到这里,可能很多网友就坐不住, 有人表示自己完全不能接受是鱼变的这个结论。

事实上,人是由鱼演变过来的这个猜想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有了,但是凭空臆测并不能代表历史的真正的脚步,我们需要真正的实锤。

人是从鱼演化来的!我国科学家发现关键证据,为何生命都来自海? - 天天要闻

根据我国发生的所有古生物群化石可以对照出人类从鱼类进化的前期过程。

1993年,在我国贵州瓮安发现的瓮安生物群,曾发现了距今6.1亿年的藻类和珊瑚类的化石,由于那时国家百废待兴,需要大量的磷矿,也导致了当时的很多化石保存不完整,直到2006年才建立了保护区。

1984年,于云南澄江帽天山发现的化石群,是来自于5.3亿年前的生物化石,此次的化石中就可以找到大量的奇虾三叶虫水母、等早寒武纪水中生物的化石。

人是从鱼演化来的!我国科学家发现关键证据,为何生命都来自海? - 天天要闻

直至此次报道的“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以及“贵州石阡化石库”,发现的大量的有颌类鱼类的化石,也以此拉开了人类演变史上的序幕。

这一次发现的化石,主要是存在于4.39-4.36亿年以前的地层之中,据悉,此次发现的两个化石库中,包括了五种古鱼的化石,分别是双列黔齿鱼、新塑梵净山鱼、灵动土家鱼、蠕纹沈氏棘鱼、奇迹秀山鱼。

人是从鱼演化来的!我国科学家发现关键证据,为何生命都来自海? - 天天要闻

根据朱敏院士说:“这一次的发现,将完整的有颌类的化石记录,再次向前推了1100万年,将人体的部分结构,尤其是面部的很多特性起源,都追溯到了4.36亿年以前。”采访中朱敏院士还提过,从和谐有颌鱼类上面可以依稀找到人类的一些构造,比如说鼻子,眼睛,包括上下颌骨,甚至是嘴唇,都可以追溯得到。

尤其是以奇迹秀山鱼为代表,它可以称得上是人类的第一张脸,从资料的图片上,的确可以看出这些的与众不同,至少在那个时代,这些鱼的进化是超前的。

人是从鱼演化来的!我国科学家发现关键证据,为何生命都来自海? - 天天要闻

图为奇迹秀山鱼

那么当鱼类演变出了颌骨以后,就意味着它的食物链发生了变化,因此它可以选择更多有营养的食物,比如说陆地上的一些野果,或者是花朵,昆虫等等,甚至是为了吃到其他的小一点的鱼类,就继续进化出更加锋利的牙齿和坚硬的颌骨。

那么根据接下来的发展,当有颌鱼类出现以后,接下来会伴随着附肢演化,为了获取更多种类的食物,逐渐地出现鱼类登陆的现象,演化成两栖动物,然后通过不同的迁徙方向以及演化方向,变成各种各样的脊椎动物,以及哺乳动物,接下来从哺乳动物开始,才逐渐的开始了《物种起源》中提到的,人类是从猴儿变过来的过程。

人是从鱼演化来的!我国科学家发现关键证据,为何生命都来自海? - 天天要闻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附肢又是什么呢?

附肢,是动物体主躯干之外的肢体,包括鱼的偶鳍,动物的四肢,恐龙的爪子和腿,甚至是鸟类的翅膀,人类的腿脚,都是属于附肢的范围。有了附肢,相当于是人类自体进化出了生存工具,无论是跑跳,获取食物,都更加的方便快捷,甚至是在逃跑的时候都会大有帮助。

人是从鱼演化来的!我国科学家发现关键证据,为何生命都来自海? - 天天要闻

那么为什么地球上的生物发源来自海洋呢?

首先这要从地球的起源开始说起,众所周知,初生的地球是一粒尘埃,而通过时间的累积,它不断地成长,经历了各个世纪,开始出现不同类型的独特的圈层,这些圈层包括了大气圈、生物圈水圈、以及岩石圈,直到原始生物时代,地球开始出现了海洋生物

曾有研究表示,地球在最初的形态,事实上是全部被水包围的,切切实实是一个水做的星球,随着几十亿年的演化,在不断的运动中,积攒了越来越多的尘埃,地质开始发生了改变,陆地逐渐形成,也因此地球上的生物才会秉持着适者生存的道理逐渐的顺应环境,演化成了如今的生物圈。

不过通过这些远古生物化石圈,不难预测出,在我国其他的地区一定还有更多可以标记人类进化历史节点的化石圈,我国的科学家也将会继续作出轰动世界的发现。

人是从鱼演化来的!我国科学家发现关键证据,为何生命都来自海? - 天天要闻

浩瀚神秘的海洋孕育了万物,成为了生命的起点,承载了万物的未来。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