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断两次,获刑1年!为什么破坏光缆的后果这么严重?

2022年08月30日06:28:30 科学 1937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见过这样的警示牌或者路桩,上面往往写着严重的警告:“国防光缆 严禁开挖”、“国防光缆 破坏判刑”、“光缆一断 损失百万”……

挖断两次,获刑1年!为什么破坏光缆的后果这么严重? - 天天要闻

路边的警示桩

然而如此直白的言语,还是抵不住一些人“顶风作案”。2020年11月6日,一家液化气站的老板在明知附近有国防光缆的情况下,不通知维护人员,执意施工,结果挖断了一条二级干线国防光缆,使通信中断了5个多小时,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有11.36万。

挖断两次,获刑1年!为什么破坏光缆的后果这么严重? - 天天要闻

暴力挖断的光缆

更为可笑的是,在短短11天后,他又“自信”地安排起了挖掘机作业,结果挖断了一条一级干线国防光缆,这次中断了3个半小时的通信,损失了15.57万。

挖断两次,获刑1年!为什么破坏光缆的后果这么严重? - 天天要闻

断裂后的光缆

后来,即使认错态度极好,也进行了补偿,这位老板还是被判了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类似的新闻还有很多,这可能会让人有些疑惑,光缆是干嘛用的?为什么挖断的后果这么严重?断了之后又该如何修复呢?

挖断两次,获刑1年!为什么破坏光缆的后果这么严重? - 天天要闻


光缆的发展历程

别看光缆的外表是粗粗一根,其实它里面包裹的是一根或者多根细细的“光导纤维”

挖断两次,获刑1年!为什么破坏光缆的后果这么严重? - 天天要闻

光缆的内部结构

在上世纪60年代,原有的通讯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科学家们便把目光转移到了激光载体上。可随后的很多实验证明,透明材料会吸收大量的光,并不适合用于通信。

挖断两次,获刑1年!为什么破坏光缆的后果这么严重? - 天天要闻

激光在透明材料中的“全反射”

就在大多数人已经放弃时,1966年7月,华人工程师高锟发表了一篇论文。他认为:造成损耗的主要原因是材料不纯,而不是玻璃本身。

可惜那个时候,玻璃厂商基本都在生产装饰品和器皿,根本没有人愿意尝试制作玻璃纤维。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1970年,美国的康宁公司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根“低损耗光纤”。后来,随着光纤系统的迅速壮大,人们在海底也铺设了许多光缆。

挖断两次,获刑1年!为什么破坏光缆的后果这么严重? - 天天要闻

联通世界的“海底光缆”

可以说,整个世界的便捷通讯,人们愉快的网上冲浪,都离不开高锟的贡献。也正是因为这项成就,2009年,高锟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挖断两次,获刑1年!为什么破坏光缆的后果这么严重? - 天天要闻

高锟和妻子


光缆的价值所在

话说回来,玻璃纤维本身倒是不值多少钱,但是光纤的作用是传输信息,这就值太多钱了,更何况还是关乎军事通信的国防光缆呢!

除此之外,光缆的修复也相当麻烦。想象一下,要把比头发丝还细的光导纤维一根根地重新连接起来,能不费时间吗?

挖断两次,获刑1年!为什么破坏光缆的后果这么严重? - 天天要闻

和头发丝差不多细的光纤

现在,人们常用的方法是——熔纤。首先,要把外层包裹的皮去掉,露出一段内芯;然后将其固定好,清洗干净;下面,要用专用的切刀进行切割,这一步的目的是要得到两根切面平整的光纤;接下来,把处理好的玻璃纤维放进机器里,释放出的高压电弧会将截面熔化,与此同时,机器两端也在平稳地推进,最终让两根光纤熔成了一根。这个画面是不是看着还挺解压的~

挖断两次,获刑1年!为什么破坏光缆的后果这么严重? - 天天要闻

去掉表皮

挖断两次,获刑1年!为什么破坏光缆的后果这么严重? - 天天要闻

切割光纤

挖断两次,获刑1年!为什么破坏光缆的后果这么严重? - 天天要闻

放进“熔纤机”

挖断两次,获刑1年!为什么破坏光缆的后果这么严重? - 天天要闻

光纤的熔化过程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立即远离!带孩子去海边玩 千万别碰这种“塑料袋”! - 天天要闻

立即远离!带孩子去海边玩 千万别碰这种“塑料袋”!

想必这个“五一”假期不少人会选择去海边游玩如果在海边看到这样的“塑料袋”漂浮在海水里的这种——看起来特别像“塑料袋”的水母!千万别碰!近期,就有游客在广东深圳大梅沙海域发现了一大群不速之客提醒:不要去触碰!
针对网传简历,科学家颜宁发文回应:缺乏常识! - 天天要闻

针对网传简历,科学家颜宁发文回应:缺乏常识!

5月4日,著名科学家颜宁通过其微博账号@nyouyou发布声明,打假网传简历。她表示:“一份不知道谁缺乏常识造出来的真真假假的简历从前年就开始流传,哪怕也许出于好心,也是不对的,已被我投诉掉了,不知道为啥现在又被翻出来。”请微博辟谣尽快清理相关信息。据了解,此类虚假简历最早于2023年开始在网络上流传,内容涉及对...
太空会让航天员基因突变?太空生活传言大揭秘 - 天天要闻

太空会让航天员基因突变?太空生活传言大揭秘

新华社记者 连振 李鑫 摄2025年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当天,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在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的托举下顺利升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在距地面400km 高度的中国空间站上,航天员们的日常生活跟地球上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大众对他们在太空中的生活总是充满好奇,比如,太空会让航天员基因突变?不穿航天服进入...
五四青年节 | 从“拆家顽童”到“机器人工程师”,“05”后大学生带“小巨人”跑上马拉松 - 天天要闻

五四青年节 | 从“拆家顽童”到“机器人工程师”,“05”后大学生带“小巨人”跑上马拉松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郑湘琪】个头虽小却气势满满,身着酷炫银蓝拼色套装,“E人”属性拉满频频转头挥手……最近,一场人类和人形机器人共跑的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鸣枪起跑。在一群形态画风各异的“钢铁选手”中,0.75米的“0306小巨人”吸引了不少现场观众拍照打卡,直播平台上也涌现着“萌萌哒”“太可爱了”的评价。...
立即远离!外出遇到这种“塑料袋”别碰,有毒! - 天天要闻

立即远离!外出遇到这种“塑料袋”别碰,有毒!

想必这个五一假期不少人会选择去海边游玩近期各地进入升温通道如果在海边看到这样的千万别捡!当地时间2024年3月27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半月湾,沙丘海滩上的蓝色水母。数百万奇异的蓝色水母被冲上太平洋海岸的海滩↑近期,就有游客在广东深圳大梅沙海
气象部门回应西安雷雨夜不明飞行物 - 天天要闻

气象部门回应西安雷雨夜不明飞行物

5月4日,“西安现不明飞行物”上了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热榜:称5月2日西安雷雨夜空现条状不明物,多名网友拍到黑影疾速掠过夜空,有目击者称像龙一样盘旋,至少有“三条”。
西安现龙状不明飞行物?气象部门回应 - 天天要闻

西安现龙状不明飞行物?气象部门回应

极目新闻记者 张皓5月4日,“西安现不明飞行物”上了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热榜:称5月2日西安雷雨夜空现条状不明物,多名网友拍到黑影疾速掠过夜空,有目击者称不像是风筝和鸟类,“像龙一样围着盘旋,至少有三条。
刚刚,歌手周深紧急发声! - 天天要闻

刚刚,歌手周深紧急发声!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中央气象台18时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受冷空气大风影响,预计5月3日20时至4日20时,新疆南部和东部、内蒙古西部、青海北部和东部、甘肃大部、宁夏、陕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其中,新疆南部、内蒙
数学家发现了一种解决代数最古老的难题的新方法 - 天天要闻

数学家发现了一种解决代数最古老的难题的新方法

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分校的一位数学家发现了一种解决代数最古老的挑战的新方法——求解高等多项式方程。多项式是涉及一个变量的幂方程,例如二次多项式:1+ 4x -- 3x2= 0 的这些方程式是数学和科学的基础,它们在数学和科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