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袁隆平,水稻专家: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无党派人士的杰出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中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2]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奖项。[1]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1533年——伊丽莎白一世,英国女王:
伊丽莎白一世(全名伊丽莎白·都铎,英文:ElizabethI,1533年9月7日-1603年3月24日),英格兰与爱尔兰的女王,都铎王朝最后一位君主,英格兰与爱尔兰的女王,也是名义上的法国女王。
她即位之初成功保持了英格兰的统一,使英格兰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也在此期间开始确立。同时在其辉煌的建树之后,也给后人留下了少得可怜的财富和庞大的债务。1603年3月24日,伊丽莎白一世在里士满王宫去世,她终身未嫁,因此被称为“童贞女王”,也被称为“荣光女王”“英明女王”。
786年——嵯峨天皇,日本第52代天皇:
峨 天皇(さがてんのう),生于 延历5年9月7日(786年10月3日),卒于 承和9年7月15日(842年8月24日),日本的第52代天皇。
嵯峨天皇的名字是神野,在位期间大力推行“唐化”,从礼仪、服饰、殿堂建筑一直到生活方式都模仿得惟妙惟肖。嵯峨天皇不恋权位,反倒寄情琴棋书画,徜徉山水之间,是位无为而治的信奉者,他迷恋汉学,诗赋、书法、音律都有相当的造诣。'
1707年——布丰,法国博物学家:
布封(1707~1788),亦作布丰。十八世纪法国博物学家、作家。生于孟巴尔城一个律师家庭,原名乔治·路易·勒克来克,因继承关系,改姓德·布封。布封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1]。布封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中常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他写的课文中的《马》就被赋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又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雅高贵的绅士。布封的《马》被选入七年级第29课,《松鼠》被选入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7课课文,沪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7课课文,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0课课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7课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