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称,人类将在2045年实现永生?——关于“数字人”的设想

2021年06月02日18:32:02 科学 1997

全球最著名的美国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预测,在2045年,人类将能够上传大脑意识至计算机,实现数字化永生。

科学家称,人类将在2045年实现永生?——关于“数字人”的设想 - 天天要闻

这个概念似乎很抽象,是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在未来,人们已经能够足够详细地扫描你的大脑,来构建一个数字化的“你”。当你去世时,数字化的“你”开始接替真实的你,住在一个模拟的计算机环境里。

数字极乐世界有你的猫、电视,周围环境跟你生前一模一样,你的亲人可以就像以前一样与“你”通电话。“你”就像活在梦境中一样,丝毫察觉不出自己只是一个数字化的虚拟人物。这样一来,人类就达到了数字永生。

库兹韦尔是奇点大学的校长,是曾获9项名誉博士学位、2次总统荣誉奖的技术大咖。众所周知,他也是著名的预言家。然而,这次2045年的预言会成功吗?

了解人脑

科学家称,人类将在2045年实现永生?——关于“数字人”的设想 - 天天要闻

如果想创造一个一模一样的人,一个与之前的你有同样的记忆、个性、意识的人,首先我们必须创造一个一模一样的大脑,构建出与真实的你一模一样的神经网络,而这一切就得从模拟出神经网络的最基本单元——神经元说起。

现在人们已经可以在一个微晶片上模拟出人类的神经元网络了,利用的原理就是改变神经元之间负责传送信息的突触。比如,你给一个人工智能神经网络一个任务,让它一遍又一遍地尝试。每次它有不错的表现的时候,你给它一个奖励信号。基于一些简单的学习规则,每个突触大小会逐渐改变,不同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会因此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神经网络慢慢形成。

谷歌AlphaGo打败人类顶级围棋大师的新闻,也许已经让你震惊了,AlphaGo的超强智力正是来自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那么,这项技术能扩大到复制人类的大脑吗?

科学家称,人类将在2045年实现永生?——关于“数字人”的设想 - 天天要闻

目前看来,事情远非那么简单。人的大脑大约有1000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能发动约1000个连接,也就是拥有约1000个可储存信息的突触。把这约1000个连接与约1000亿个神经元相乘,就是触点的数量,这个数字显然是惊人的。或许有人会说量子计算机出现后,这些将不成问题。那么,让我们再进一步假设即使人类真的有能力可以创建1000亿的人工神经元网络,每个人大脑神经元之间连接的独特性又该怎么复制呢?

没有现成的扫描仪可以弄清楚每个人神经元的连接格局(连接组)。核磁共振成像扫描仪现在只能达到约1毫米的分辨率,而突触只有几微米。当然,也许科学家们可以杀了你,然后把你的大脑制成显微镜薄片。然后,科学家们可以尝试跟踪树突,轴突和和他们的突触连接方式。这个技术太可怕,但即便如此,现在的技术也远远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

脑部构造没那么简单

不过,现在已经有科学家模拟出了小老鼠神经元的连接组的一部分,也许未来我们真的能扫描你的大脑,提取完整的连接组。那么,制造出了一个神经元异常复杂的神经网络,事情就大功告成了吗?

科学家称,人类将在2045年实现永生?——关于“数字人”的设想 - 天天要闻

暂时不要高兴得太早,因为复制一个人脑远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如果你想要一个自己大脑的副本,你将需要复制它的怪癖和复杂性,这些都决定了你思考问题的独特方式。任何这些细节的失误会导致癫痫、幻觉妄想、抑郁、焦虑。所以,复制了本身的连接组是不够的。如果你的扫描只能确定哪一个神经元是与哪一个连接,在电脑里重新创造了这种模式,你只不过是创造了一个残废的数字人。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真实的大脑是非常独特的,在真实的大脑里,每一个神经元是不同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些神经元有厚而绝缘的类似“电缆”的轴突,以很快的速度发送信息;其他神经元的轴突较薄,以较慢的速率发送信号;有些神经元甚至不发送信号。所有这些神经元在不同的时间里还会有不同的变化。

信号传递的方式也是千差万别的。大脑中有数百种不同的突触,不同突触会使用不同的神经递质,这将会决定接下来有哪些神经元会接收这些信号。还有一些神经元可以直接“对话”,无需通过它们之间的突触。其他神经元表现得像一个腺体,而不是发送一个精密的信号到特定的目标神经元,它们释放出一种化学汤,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影响大脑的很大一部分区域。

科学家称,人类将在2045年实现永生?——关于“数字人”的设想 - 天天要闻

人工神经网络现在还无法模拟真实人脑的复杂构造。人工神经网络的神经元都是相同的,只会随着突触强度的变化而影响彼此之间的联系,忽略了大脑生物构造的复杂性。

所以,要想复制一个真正的人类大脑,科学家们需要弄清楚每个大脑里是什么样的突触,突触发送的是什么样的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以多快的速度被合成,以及多快的速度被吸收。那么,这是不可能的吗?答案当然是可能的,但它听起来像是未来的高科技,而不是指日可待的科技。

数字人有意识吗

科学家称,人类将在2045年实现永生?——关于“数字人”的设想 - 天天要闻

即使现在我们坐着时光机到达了未来,可以一模一样地复制你大脑的未来,那么,还有另一个障碍。这个大脑是真的有意识的,还是一个模仿你行为的数字电脑?

关于意识,人们提出了几十种有影响力的科学理论,这些理论各不相同,没有人知道哪一个是正确的。但是在神经学的理论里,人们认为电脑可以模拟出一个有意识的大脑。如果我们可以全面详细地扫描一个人的大脑,并且在计算机上模拟出结构,那么模拟出的数字大脑会有意识,它将具有记忆、性格、情感和原来的智力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走出了困境。让我们再看一种情况,假如有一天你被绑架了,每天只有一个窗口,会固定地出现水和食物,让你维持生存,你所在的房间里一无所有,几十年来你唯一看得到的是周围10平方米的空荡荡的房间,你会觉得如何?不真实或者很恐怖,总之,感觉不自然,对吗?

把这个房间换做是一个虚拟世界,如果这个虚拟世界什么都没有,而更恐怖的是你发现你竟然连身体都没有,这个时候你即使有意识,恐怕也希望这意识赶快消失。

科学家称,人类将在2045年实现永生?——关于“数字人”的设想 - 天天要闻

我们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常常与周围环境相关,大脑功能和周围世界之间的这种关系有时被称为“具体化的认知”。因此,下一个任务是模拟出实际的身体和一个现实世界,再在其中嵌入模拟大脑。在现在的视频游戏里,真实的身体还无法模拟出来。游戏里的身体不具有正常的人类肌肉、皮肤的弹性或运动的流动性。不过,相比于模拟大脑,这些技术已经是小菜一碟了。

你还是你吗?

那么,现在让我们最后进行一个假设。在未来,我们已经具备了所有的技术。当你接近死亡,我们扫描你的详细资料,火速建立你的数字副本。然后,当你死去,那个模拟的“你”醒来了,具有相同的记忆以及和你一样的个性。

“你”生活的虚拟世界制作得似乎并不完美,气味可能不太一样,细节可能丢失了,但也相当不错,“你”发现自己是在一个熟悉的世界里。这里可能是一个模拟的纽约市,与同样已经死去的人们在一起,但没有老鼠或污垢。或者在乡村里,或者在沙滩上,每年的系统升级会使得环境一次次更逼真。除非操作系统崩溃,“你”不老化、没有伤害、无死亡。

科学家称,人类将在2045年实现永生?——关于“数字人”的设想 - 天天要闻

总之,恭喜你:你终于到达永生了!“你”可以用你活着的时候与世界交流的方式继续交流,用智能手机或通过电子邮件,“你”可以继续更新微博和微信圈。也许“你”仍然有在现实世界中的工作,作为讲师或董事或喜剧作家,将自己的智慧传达给一代又一代人。这就像你已经去了另一个宇宙,但仍然能接触到曾经生活过的世界。

对于你的朋友和家人来说,你还存在着,只是出了趟远门。但是,这是你吗?难道你欺骗了死神,或者仅仅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副本替换了自己?很显然,无论多么精确的模拟,它不会是你。真实的你,已经在你的肉体死亡时跟着死去了,这将是一个怪异的假货。但在虚拟世界里的“你”不会这么认为,与生前的你一样,他会坚信这就是真实的你。

假如你在生前就已经创造出了数字化的“你”,这个问题真的很难搞清,你到底是一个人、两个人,还是世界上存在着一个真正的你,一个假的你?不过,在你弄明白这个问题前要明白,就目前的技术来说,库兹韦尔关于2045年数字化让人永生的预言还不太可能实现。

(相关内容源自网络,侵删)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五一劳动节的遐想 - 天天要闻

五一劳动节的遐想

五一劳动节,这个属于劳动者的节日,总是能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对于我而言,劳动不仅仅是体力的付出,更是脑力的拼搏,是在科研领域中不断探索、不断突破的过程。回顾我的科研生涯,那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机遇、汗水与收获的旅程。1985 年,我全身心投入到
立即远离!带孩子去海边玩 千万别碰这种“塑料袋”! - 天天要闻

立即远离!带孩子去海边玩 千万别碰这种“塑料袋”!

想必这个“五一”假期不少人会选择去海边游玩如果在海边看到这样的“塑料袋”漂浮在海水里的这种——看起来特别像“塑料袋”的水母!千万别碰!近期,就有游客在广东深圳大梅沙海域发现了一大群不速之客提醒:不要去触碰!
针对网传简历,科学家颜宁发文回应:缺乏常识! - 天天要闻

针对网传简历,科学家颜宁发文回应:缺乏常识!

5月4日,著名科学家颜宁通过其微博账号@nyouyou发布声明,打假网传简历。她表示:“一份不知道谁缺乏常识造出来的真真假假的简历从前年就开始流传,哪怕也许出于好心,也是不对的,已被我投诉掉了,不知道为啥现在又被翻出来。”请微博辟谣尽快清理相关信息。据了解,此类虚假简历最早于2023年开始在网络上流传,内容涉及对...
太空会让航天员基因突变?太空生活传言大揭秘 - 天天要闻

太空会让航天员基因突变?太空生活传言大揭秘

新华社记者 连振 李鑫 摄2025年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当天,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在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的托举下顺利升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在距地面400km 高度的中国空间站上,航天员们的日常生活跟地球上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大众对他们在太空中的生活总是充满好奇,比如,太空会让航天员基因突变?不穿航天服进入...
五四青年节 | 从“拆家顽童”到“机器人工程师”,“05”后大学生带“小巨人”跑上马拉松 - 天天要闻

五四青年节 | 从“拆家顽童”到“机器人工程师”,“05”后大学生带“小巨人”跑上马拉松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郑湘琪】个头虽小却气势满满,身着酷炫银蓝拼色套装,“E人”属性拉满频频转头挥手……最近,一场人类和人形机器人共跑的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鸣枪起跑。在一群形态画风各异的“钢铁选手”中,0.75米的“0306小巨人”吸引了不少现场观众拍照打卡,直播平台上也涌现着“萌萌哒”“太可爱了”的评价。...
立即远离!外出遇到这种“塑料袋”别碰,有毒! - 天天要闻

立即远离!外出遇到这种“塑料袋”别碰,有毒!

想必这个五一假期不少人会选择去海边游玩近期各地进入升温通道如果在海边看到这样的千万别捡!当地时间2024年3月27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半月湾,沙丘海滩上的蓝色水母。数百万奇异的蓝色水母被冲上太平洋海岸的海滩↑近期,就有游客在广东深圳大梅沙海
气象部门回应西安雷雨夜不明飞行物 - 天天要闻

气象部门回应西安雷雨夜不明飞行物

5月4日,“西安现不明飞行物”上了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热榜:称5月2日西安雷雨夜空现条状不明物,多名网友拍到黑影疾速掠过夜空,有目击者称像龙一样盘旋,至少有“三条”。
西安现龙状不明飞行物?气象部门回应 - 天天要闻

西安现龙状不明飞行物?气象部门回应

极目新闻记者 张皓5月4日,“西安现不明飞行物”上了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热榜:称5月2日西安雷雨夜空现条状不明物,多名网友拍到黑影疾速掠过夜空,有目击者称不像是风筝和鸟类,“像龙一样围着盘旋,至少有三条。
刚刚,歌手周深紧急发声! - 天天要闻

刚刚,歌手周深紧急发声!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中央气象台18时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受冷空气大风影响,预计5月3日20时至4日20时,新疆南部和东部、内蒙古西部、青海北部和东部、甘肃大部、宁夏、陕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其中,新疆南部、内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