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佛罗里达群岛投放转基因蚊子,消灭蚊子,公众在害怕什么?

2021年05月09日07:09:14 科学 1127


美国在佛罗里达群岛投放转基因蚊子,消灭蚊子,公众在害怕什么? - 天天要闻

蚊子有时候确实很烦人,它们的适应能力十分惊人,繁殖能力非常强,无论你住在哪里,住在几楼,只要到了夏天,蚊子总是能找到你。

现在确实有一些让蚊子种群数量锐减的方法,但是它们庞大的种群基数,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你很难下“狠手”。

不过,这些一些蚊子要遭殃了,美国最近在佛罗里达群岛开始投放转基因蚊子

我们知道所有会吸血的蚊子都是雌性,而雄性只会吃一些花蜜和树汁。为了不让转基因蚊子影响到人类,这次是对雄性蚊子进行基因改造的,毕竟它们和人几乎没有交集。

美国在佛罗里达群岛投放转基因蚊子,消灭蚊子,公众在害怕什么? - 天天要闻

简单地说,就是让携带“致命基因”的雄性蚊子寻找正常的雌性蚊子交配,然后这些“致命基因”会传递到后代上,而这种“致命基因”会阻止雌性后代建立一些生存必需的蛋白质,而雄性后代却不受影响。当没有这些蛋白质的时候,雌性后代会在成熟之前死亡,而雄性后代依然可以去祸害其它雌性。

不过,这个计划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反对者还成立了一个网站,以便让网民可以随时签署请愿书。

截止转基因蚊子的投放,累计237,410人签署停止计划的请愿书。

也正因为反对的人太多了,这次投放是“秘密投放”的,并没有告知公众具体投放地点,害怕设备遭到破坏。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美国这次非投不可?而又为什么23万人会反对消灭蚊子,他们在害怕什么呢?

消灭的蚊子有何来历?

美国这次之所以敢用基因技术来对付蚊子,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他们这次要消灭的蚊子种群数量并不多,但是攻击性却很强。

美国在佛罗里达群岛投放转基因蚊子,消灭蚊子,公众在害怕什么? - 天天要闻

图注:以人类为食的埃及伊蚊

这种蚊子叫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话说它的样子和我们的花蚊子还挺像的,这种蚊子是一个典型的入侵物种,大约在1600年左右通过奴隶贸易抵达美国。

这个入侵并不算很成功,在佛罗里达群岛的所有蚊子中,它们大约只占4%。该地区是美国蚊子重灾区,占比最高的一种蚊子是盐沼蚊。

盐沼蚊会叮咬所有的哺乳动物,但是埃及伊蚊不知道哪里想不开,它们只喜欢叮咬人类。

不仅如此,埃及伊蚊还是寨卡病毒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黄热病等病原体的传播者。

美国在佛罗里达群岛投放转基因蚊子,消灭蚊子,公众在害怕什么? - 天天要闻

据信,在2009年至2010年期间,佛罗里达群岛西部爆发了登革热,罪魁祸首就是埃及伊蚊,也正是这次事件推动了这次转基因埃及伊蚊的投放。

(其实,这个计划的议案在2010年就提出了,只是一直被当地压制没有执行而已。)

占比低,伤害高,还专挑人类下手,因此它们被治理也就情理之中了。

按照执行这次计划的生物公司的意思,一个入侵物种,而且只有4%的占比,它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非常小,所以完全可以通过基因手段制约它们。

美国在佛罗里达群岛投放转基因蚊子,消灭蚊子,公众在害怕什么? - 天天要闻

​而且,在别的地方已经有测试成功的案例,比如巴西,开曼群岛,巴拿马和马来西亚等许多地区通过这种方法让埃及伊蚊的数量下降了90%。

最重要的是,此前佛罗里达群岛每年需要为治理蚊子等害虫投入100万美元,而投放转基因蚊子可以大大减少成本,而且大有一劳永逸的味道。

对付蚊子传统的方法是通过空中喷洒杀虫剂来杀死蚊子,但是现在蚊子的耐受性越来越强,所以也确实很有必要投入新的方法。

话虽如此,但是负面的报告也是很多,潜在风险也确实非常大,反对者其实最大的一个诉求就是不想被当作“小白鼠”。

美国在佛罗里达群岛投放转基因蚊子,消灭蚊子,公众在害怕什么? - 天天要闻

转基因蚊子的潜在风险

很多投放转基因蚊子的地方都是在岛屿进行,就是因为有一些风险是无法评估的,如果出现失控的情况,在岛屿上可以有效防止扩散。

这次投放的转基因蚊子也确实存在一些公众健康风险,其中一点是,当携带“致命基因”的雌性后代暴露在四环素类抗生素环境中时,它们可以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

而这些存活下来的雌性,它们身上的细菌将会发生改变,这可能会增加被它们叮咬的人类患上抗药性感染的风险。

也就是说,它有可能会出现类似“超级细菌”感染的情况,那时我们现在已知的抗生素可能对这些感染不起效果。

美国在佛罗里达群岛投放转基因蚊子,消灭蚊子,公众在害怕什么? - 天天要闻

​​而且,四环素还是比较普遍存在的,它经常在人类的粪便中出现,也经常被用作处理果树,只要在这些受污染的水体里,雌性蚊子就有机会存活到繁殖完成,又有谁知道这种雌性蚊子诞生的下一代会是怎么样的呢。

在反对者的网站上有一句话特别有警醒意味,“几乎所有转基因作物的实验最终都导致了意想不到的后果:超级杂草对除草剂更有抵抗力,变异的、具有抵抗力的昆虫对生态系统造成附带损害。”

确实如此,我们关于“转基因”的使用还太短暂了,没人知道最终结果会如何,这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去证实,而现在的实验对象是专门叮人类的蚊子,如果出现问题是难以想象的。

美国在佛罗里达群岛投放转基因蚊子,消灭蚊子,公众在害怕什么? - 天天要闻

最后

其实,这家生物公司有很多问题都没有正面回答,甚至在之前的投放数据中出现两个完全矛盾的数据,所以佛罗里达群岛的许多公众认为自己被当作了“小白鼠”。

从4月底开始,该生物公司在三个岛屿上的6个地点布置了盒装的蚊子卵装置,在之后的12周里,大约12000只新孵化的雄蚊子会从箱子飞出寻找雌蚊。

如果一切正常,今年晚些时候还会投放2000万只,结果会怎么样,是翻开没有蚊子的新篇章,还是打开潘多拉魔盒,现在没人能够回答。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上海企业“数智碳”实践 | 从第一颗种子开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 天天要闻

上海企业“数智碳”实践 | 从第一颗种子开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东禾九谷开心农场的全自动插秧机。今年的水稻插秧时节,在崇明区竖新镇的东禾九谷开心农场,一台新引进的无人驾驶插秧机成为稻田里的“明星”。工作人员为插秧机装好秧盘后,只需进行简单设置和遥控启动,插秧机就能自动作业,将装载的秧苗持续插入稻田。临近稻田尽头,插秧机会自动掉头,在返程中继续插秧。几趟来回后,工...
杨幂论文争议:查重率异常低,AI痕迹明显,字数不足引质疑 - 天天要闻

杨幂论文争议:查重率异常低,AI痕迹明显,字数不足引质疑

近日,关于杨幂论文的争议在学术界和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据报道,杨幂所提交的论文查重率异常低,仅为0.9%,且字数远远达不到发刊标准,这不禁让人对其论文的质量和原创性产生质疑。更为引人关注的是,论文中疑似存在AI生成的痕迹,这一发现更是加剧
嫦娥六号轨道器正前往执行拓展任务! - 天天要闻

嫦娥六号轨道器正前往执行拓展任务!

2024年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至此,为期53天的“嫦娥六号”任务完美收官。 在此之前,13时20分许,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向“嫦娥六号”轨返组合体(轨道器与返回器组合体)注入高精度导航参数。此后,轨道器与返回器在南大西洋海平面上空约5000千米处解锁分...
科学家应该发财!疫情功臣李兰娟院士,名下医院估值80亿 - 天天要闻

科学家应该发财!疫情功臣李兰娟院士,名下医院估值80亿

李兰娟院士是新冠肺炎期间的最美逆行人,70多岁高龄的她,在忙碌了一天后,回到休息室,摘下口罩,一道深深的勒痕横在脸上,令人看了无比的心酸,无比的感动。如今,李兰娟院士和爱人郑树森院士创办的“树兰医疗”两次冲击港股IPO,合计估值约80亿。科
从开伞到落地 如何准确捕捉“嫦娥六号”图像? - 天天要闻

从开伞到落地 如何准确捕捉“嫦娥六号”图像?

今天14时0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工作正常,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嫦娥六号”采用的是特殊的“打水漂”返回方式,在地广人稀的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着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景象测量分队在着陆场布设多台小型无人测控设备,构建起了一道...
嫦娥六号,到家! - 天天要闻

嫦娥六号,到家!

今天,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工作正常,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嫦娥六号探测器已于本月初先后完成月球背面软着陆、采样、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及样品转移等工作。欢迎回家致敬追梦的中国航天来源:央视新闻、央广网编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AI技术厉害在哪?业内人士:将支持虚拟员工等未来智能产品创新 - 天天要闻

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AI技术厉害在哪?业内人士:将支持虚拟员工等未来智能产品创新

封面新闻记者 欧阳宏宇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共评选出250个项目。记者注意到,在本次国家科学技术奖各获奖项目中,与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相关联的项目明显增加,涉及多语种智能语音、智能车联网、智慧高速、超级计算等应用场景。其中,“多语种智能语音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