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贵阳观测站圆满完成火箭跟踪观测任务

2021年05月07日20:42:06 科学 1234

北京时间2021年5月7日凌晨2时1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号08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贵阳观测站圆满完成火箭跟踪观测任务 - 天天要闻

五一节期间,正当全国上下的年轻人都在考虑去哪旅行?去干什么的时候?有这样一群人,依然默默的坚守在自己的一线战斗岗位上,加班加点进行设备改造后的拷机测试,机房里异常安静,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盯着仪表盘,不放过任何一组参数,确保设备各项技战术指标可靠,为5月7日的航天发射任务做着万全准备,他们就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贵阳观测站航天人,用某型设备组组长安家驰的话来说就是:“劳动节坚守在航天一线岗位上,这本身就是对劳动节最好的纪念”。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贵阳观测站圆满完成火箭跟踪观测任务 - 天天要闻

“贵阳跟踪正常”,熟悉的口令再次回荡在指挥大厅,火箭起飞后约100多秒,该站某型设备岗位操作手成功捕捉到“目标”,娴熟的操控着摇杆,稳定跟踪着火箭,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该站自2021年2月4日圆满完成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六号的发射以来,又一次成功为火箭保驾护航,用满分的成绩拉开了下半年超高密度航天发射任务的序幕。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贵阳观测站圆满完成火箭跟踪观测任务 - 天天要闻

自2月4日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六号发射任务结束后,该站进入了三个月的休整阶段,他们利用这难得的间隙,厉兵秣马、充电升华、积蓄力量,为迎接新一轮高密度任务的到来做足了准备。他们积极通过开展岗位资格认证考核,外出学习交流培训,用好“三室两讲”,搞好“五小”创新,开展“青蓝”“雄鹰”人才培养计划等方式,汲取养分,弥补能力短板。此外,该站通过党课交流、党日活动,参观见学等方式,积极开展建党百年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对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史进行深入学习,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激励斗志。该站某型设备自2009年列装以来,已经工作12个年头有余,为了让“老设备”焕发“新活力”,该站充分利用这次休整期,为该设备做了一次全面检查和升级改造,确保该型设备能够在接下来的超高密度航天发射任务中披荆斩棘、迎难而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贵阳观测站圆满完成火箭跟踪观测任务 - 天天要闻

“对我们航天人来讲,传承好“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初心如磐,勇当使命,圆满完成航天发射任务,建设航天强国,就是对历史和先辈最好的告慰”该站党委书记胡晓枫激动的说。


来源:我们的太空

作者:杨武超、王轶群

编辑:麻雨洁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人工智能还将带来多少可能? - 天天要闻

人工智能还将带来多少可能?

原创 黄鑫 经济日报与大模型对话,生成一件大师风格画作;依托人工智能技术规划路线,具身智能机器人可精准识别和抓取零部件……日前举办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集中展示了多项新技术新成果,生动展现了数字经济的澎湃活力,而人工智能技术在其中扮演着激
Wi-Fi 6的MU-MIMO 技术:究竟藏着怎样的奥秘? - 天天要闻

Wi-Fi 6的MU-MIMO 技术:究竟藏着怎样的奥秘?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术解析】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无线通信技术已深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无论是家庭、办公场所还是公共区域,Wi-Fi 连接都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移动设备数量的急剧增长和应用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传统无线网络技术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制约了无线通信的效率与性能。值得庆幸的是,Wi-Fi 6 ...
“长江三剑客”之一的极危物种,现身府河 - 天天要闻

“长江三剑客”之一的极危物种,现身府河

近日,鱼类科研工作者王新越进行鱼类资源调查时,在府河孝感段发现“长江三剑客”之一的极危物种——鳤(guǎn)。今年5月1日,在府河水域发现“长江三剑客”之一的极危物种——鳤。王新越 摄这尾鳤体长36厘米,体重290克。“这已经是长江十年禁渔
颜宁发声:网传不实,已投诉! - 天天要闻

颜宁发声:网传不实,已投诉!

5月4日,著名科学家颜宁在其微博发布声明,辟谣网传简历。颜宁表示:“一份不知道谁缺乏常识造出来的真真假假的简历从前年就开始流传,哪怕也许出于好心,也是不对的,已被我投诉掉了,不知道为啥现在又被翻出来。”她呼吁尽快清理相关信息。
立夏:跃动夏始,拔节生长 - 天天要闻

立夏:跃动夏始,拔节生长

5月5日,立夏,跃动夏始,拔节生长。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由春到夏,万物从复苏到成长,由萌芽至蓬勃,绿色铺满大地。立夏时节,蝼蝈鸣,蚯蚓出,藤蔓蜿蜒攀墙,大自然以热烈的姿态迎接盛夏。暑气初显,宜顺应夏季昼长夜短的规律,适时调节生活节奏,确保有充足的睡眠。对于夏季运动的原则,《黄帝内经》提倡“无厌于日...
最新研究称地球海洋可能会变成紫色 几亿年前呈绿色 - 天天要闻

最新研究称地球海洋可能会变成紫色 几亿年前呈绿色

【CNMO科技消息】我们常说地球是蓝色星球,但其实这种颜色并不是一直如此,也不会永远不变。有研究指出,地球的海洋在过去曾经是绿色的,而如果未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它们甚至可能会变成紫色。 这项研究主要探讨了数十亿年来海洋颜色的变化过程,发现这和海水的化学成分以及光线在水中的折射方式密切相关。在3.8到18亿年前...
清华大学徐军课题组《自然·通讯》:揭示稀溶液结晶的临界晶核尺寸不随溶液过饱和度变化 - 天天要闻

清华大学徐军课题组《自然·通讯》:揭示稀溶液结晶的临界晶核尺寸不随溶液过饱和度变化

结晶是无定形基元有序堆积形成晶体的过程,是自然界中最普遍和基本的有序化过程之一。结晶过程通常遵循成核-生长路径,成核过程中自由能最高点对应的晶核尺寸被称为临界晶核尺寸。小于临界尺寸的晶核往往会在热涨落中再次熔化或溶解,而大于临界尺寸的晶核则会进一步生长成为稳定的晶体。很多情况下,临界晶核的形成是结晶...
今日立夏,要做这些事! - 天天要闻

今日立夏,要做这些事!

说吧你有多久没称体重了什么?你说你看到秤上飙升的数字就会呼吸困难心跳加速想要晕倒怀疑是对称体重这项活动严重过敏?
开屏见“好”|他带濒临倒闭药厂扭亏为盈,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 天天要闻

开屏见“好”|他带濒临倒闭药厂扭亏为盈,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开屏见“好”》栏目,聚焦山东好人好事,让普通老百姓上封面、上开屏、上首屏,用最突出的位置推介“身边的榜样”,讲述精彩山东故事。本期人物是“五一特辑·致敬奋斗者”系列。4月28日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齐都药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郑家晴获评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