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着时闭目养神,算不算有效休息呢?

很多人到了一定年纪

或者压力比较大时

会出现入睡困难、失眠等情况

当睡不着时

闭目养神算不算有效休息呢?

闭目养神真的有效果吗?

闭目养神就是在安静清醒的情况下,保持“什么都不想”的状态。有研究发现,闭目养神时,大脑不积极参与对外界的反应,这时脑电波表现与睡眠期间基本相同。

有研究表明

大脑在清醒时和睡着时

发出的脑电波完全不同

👉 清醒时、情绪激动时或思考问题时发出的主要是β波

👉 入睡期发出α波和θ波;

👉 深睡期发出δ波。

在闭目养神的状态下,大脑发出更多的是α波θ波。这就意味着闭目养神时,脑电波表现与睡眠期间基本相同,大脑在此时给自己“放假”了。大脑就像处于黑屏手机一样,虽然不是关机,但可以减少耗电量的待机,得到一定休息。

有专家表示,不少人认为没睡着就是失败的休息,心理压力随之增大,辗转反侧更加难以入眠。其实,闭目养神可以让大脑细胞和器官得到一定的休息,帮助恢复精力。

感觉没睡好

是否等于真没睡好?

有些人总会感觉到“我昨晚没睡好,肯定会影响今天的精神状态”。不过,我们以为没睡好,身体并不一定真的没睡好。

也许大家普遍认为,好睡眠在生理上的表现应该是:让人在醒来后感到精力充沛、神清气爽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张卫华表示,“睡眠好不好”除了体现在生理指标上,还体现在主观感受,二者有时存在偏差。比如,一个人可能自己觉得自己睡眠状况不佳,但实际并不影响白天的工作生活及情绪,这种情况则提示睡眠已满足身体需要,因此不用太过焦虑。

有专家表示,有些人追求睡眠上的“完美主义”,其实容易加重睡眠焦虑,进而加重了失眠。

入睡困难时怎么办?

上床关灯后,如果能够在30分钟以内入睡,一般都属于正常情况。超过30分钟,也不必焦虑。越担忧,越睡不好,越难以入睡。

专家给出以下建议

有助于快速入眠

⬇️⬇️⬇️

No.1 制定“睡前仪式感”

试着让睡觉变成一种享受,给睡觉增添一份仪式感。比方说,睡前1小时放下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换上舒适的睡衣,泡泡脚,让身体放松下来。然后闭上眼睛,用声音伴随入眠,可以是一段温馨的音乐,也可以是白噪音

No.2 试着“倒空思绪”

如果你总是因为“想太多”而难以入睡,可以设置一个时限,比如:

👉 允许自己用10分钟思考这件事,时间一到就不再纠结;

👉 睡前把担忧记录下来,写下来的过程有助于帮你厘清思路、获得掌控感;

👉 提高白天的工作效率,下班以后就尽量减少脑力劳动。

No.3 培养“见床就困”的条件反射

睡前可以先在沙发、客厅等区域活动,等困了再上床睡觉。若躺了30分钟还是睡不着,可以离开床做一些有助放松的事情,等困了再躺回床上。通过反复训练,培养床和睡眠之间的条件反射。

No.4 睡眠尽量规律

成年人推荐的睡眠时长为7~8小时,6小时是底线。入睡和起床的时间尽可能规律,哪怕是周末,也不宜太晚起床。

不要为了睡的不好而感到焦虑

如果睡不着就闭目养神

让自己慢慢平复下来

其实身体已经得到了一定的休息

#留言说说#

各位坊友睡得好吗?

睡不着时候会想些什么

做些什么帮助睡眠呢?

小坊福利

有机会获小坊送出的礼品

坊友们千万别错过!

来源:央视新闻、生命时报

编辑:康令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