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冠病毒的4个真相:或许大多数人不知道,值得去重视

2022年12月21日22:13:05 健康 1436


关于新冠病毒的4个真相,或许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一定要重视


01 儿童康复,不代表风险立刻中止

随着疫情的蔓延,相信很多儿童,已经感染新冠,并得到了康复,但各位家长们,别掉以轻心,儿童康复,并不代表风险的终止。

国外不少机构已经研究发现,儿童通常在从新冠肺炎感染中恢复后的2-6 周,可能会出现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症(MIS-C)症状,概率约在0.03%。

关于新冠病毒的4个真相:或许大多数人不知道,值得去重视 - 天天要闻

比率虽然不高,但在出现症状后转化为重症和死亡的过程非常快,请务必警惕。

因此,一旦您的孩子,感染新冠后,2-6周左右,如果出现发烧合并出疹、红眼、肠胃道不适、淋巴结肿、甚至活力减低、尿量减少等现象。

一定要立刻就医,千万不要耽误了。


02 新冠病毒并不是“一种病毒


大多数人理解里的病毒,或许是像天花、鼠疫、肺结核类似的存在,但新冠并不是。

新冠它不是一种病毒,而是一个病毒家族,从出现至今,已经进化出了多种同胞兄弟,包括国内流行的BA.5、BF.7之外,国外还有BQ.1 和 XBB 等多种分支。

譬如最近,中国多地就已发现 BQ.1 和 XBB 分支,国家卫健委称“其传播优势会逐渐增加”。

关于新冠病毒的4个真相:或许大多数人不知道,值得去重视 - 天天要闻

意思就是说,就算已经感染BA.5、BF.7的同学也不要太浪了,新的“毒王”此刻也在静默传播中,虽然体内的抗体会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流逝。

重复感染BQ.1 和 XBB分支,也是个说不准的。

另外中国拥有14亿人口,在新冠的传播过程中,是否会变异出什么“厉害的角色”,现在谁也说不准。


03 死亡已在发生,别过于轻视


随着感染的进一步增加,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只是一个“小号感冒”,或者觉得,当作感冒治疗就好了,不用想太多了。

但,就在当下,死亡已经在发生,别过于轻视。

譬如近日,贺州的一名小学生,就因为新冠阳性离世。

按照父母的说法是,13号弱阳,14号发烧39.5,15号正常,16号突然身体酸痛,吃布洛芬止痛。

17号早上,就突然翻白眼,打救护车抢救无效死亡。

关于新冠病毒的4个真相:或许大多数人不知道,值得去重视 - 天天要闻

此外,四川建院的一位32岁博士也是因为新冠独自隔离,高烧惊厥不幸去世。

关于新冠病毒的4个真相:或许大多数人不知道,值得去重视 - 天天要闻

这并非个例,大家去看下最近新闻平台的讣告就会发现,最近死亡的社会知名人士不是一般的多。

其实已经证明了,这并非一个“小感冒”,还是要去重视,去认真对待。

否则,万一真搁自己身上,来个生离死别,我相信,没人能够接受。


04.疫苗没那么可怕,能打尽量去打


最近网络流传着一种说法,表示某些公司的某些疫苗存在问题,千万不能打,如何如何,怎样怎样。

对此,我不能直接否定,或者确定。

但是,能肯定的是,打疫苗只有好处,坏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特别是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几乎所有人都会感染新冠,那更要打了。

毕竟,我们现在打的都是“灭活疫苗”,也就是“死病毒”。

在所有人都会感染“活病毒”的情况下,你说你怕“死病毒”,那似乎有些说不过去了。

因为,肯定是“活病毒”更可怕!!

既然“活病毒”避免不了,整个“灭活疫苗”保护下自己,是不是更好呢?

我相信,这笔账,大家能算的过来。

关于新冠病毒的4个真相:或许大多数人不知道,值得去重视 - 天天要闻

而且,根据香港的数据显示,他们没有接种新冠疫苗的人群,死亡率高达2.97%,而接种三针新冠疫苗的人,死亡率才0.04%。

也就是说,在接种疫苗的情况下,能够大大的降低感染新冠的致命率,真的很有用。

现在感染都变成这样,再说避免,无疑很难。

为了减少亲人的风险,建议大家能打疫苗的,还是尽早去打。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拒绝“尾骨痛”你可这样做 - 天天要闻

拒绝“尾骨痛”你可这样做

【来源:西安体育】 久坐族们 是不是常常在起身时 感觉尾椎处传来一阵隐痛 或者坐下、起身的瞬间 尾骨尖仿佛被“狠狠揪了一下” 这就是尾骨痛在作祟! 今天,就让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体育医院专家聊聊尾骨痛,以及如何有效应对 尾骨痛为何找上门 尾骨痛是一种临床的常见症状,常因保持坐姿太久或从坐位到起立时感到尾...
心理学的力量:走出强迫思维需要三个步骤 - 天天要闻

心理学的力量:走出强迫思维需要三个步骤

文|袁淑秀强迫思维,这个如同幽灵般盘踞在我们意识深处的“不速之客”,常常与焦虑和抑郁结伴而来,将我们的心灵拖入反复纠缠的旋涡。它像一个内置的、永不疲倦的“复读机”,将那些令人不安的念头、画面或冲动,一遍遍在我们的脑海中播放,消耗着我们宝贵的
预告|助残在行动 医患同心创康复之路 - 天天要闻

预告|助残在行动 医患同心创康复之路

每年的五月,是全国助残日与上海助残周的重要时刻。全国助残日自1991年起设立,旨在唤起全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与支持,倡导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社会风尚。今年,第35次全国助残日(5月18日)与第26次上海助残周(5月12日-18日)如约而至,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积极响应号召,以“共享生活之美,共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