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讲 11 个有趣的心理效应,看完之后,我们会更了解自己

2022年06月29日01:28:20 心理 1737

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对人性的考验,许许多多的学者研究人类的共性,让我们可以轻松解释许多真实发生的事情。

它们本身或许没有意义,但是却非常有趣。

如果我们了解了这些心理效应,或许就会发现,我们远没有别人了解自己。

这11个有趣的心理效应,或许会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

讲讲 11 个有趣的心理效应,看完之后,我们会更了解自己 - 天天要闻

1、内存凸点

我们在小区中听那些老头老太太们聊天,除了聊聊国家大事之外,他们更热衷于谈论自己年轻时发生的事情。

许多老年人或者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谈论的话题也往往是自己年轻时候的故事。

这种现象称为内存凸点。

就是说,在我们人生经历最为复杂和精彩的那几年,发生的事情往往会让我们印象深刻。

而且这几年的变化也会让我们拥有更强的情绪波动,毕竟人生中的这几年,代表着结婚,生子,创业等等新的选择。

称之为人生的拐点也不为过。

有研究称,这几年发生的事情很容易被我们从聊天中提取出来。

因为这些事情与自我认同有关,而且对个人的态度,信仰以及生活目标都有重大的贡献。

讲讲 11 个有趣的心理效应,看完之后,我们会更了解自己 - 天天要闻

2、所罗门悖论

格罗斯曼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

他找来了许多恋爱情侣,并且让其中一部分人生动地想象自己的伴侣出轨了,而另一部分人则想象自己好朋友的伴侣出轨了。

最后,格罗斯曼问这些研究参与者,作为被出轨一方应该怎么做?并且参与者还要回答一系列的问题来测量他们所做决策的明智性问题。

结果显示,为朋友出谋划策的参与者对这个问题的处理表现得更加明智。

这个实验向我们传递出了一个事实: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在实际生活中也是如此,不管我们的年龄大小,我们在考虑问题时,解决别人的困难总是比解决自己的困难更能理性得思考。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遇到困难时,苦思冥想找不出解决方法,而别人随意的一句话,就能够让我们豁然开朗。

所以遇到问题时,我们应该让自己退出这件事,用第三人的角度去审视问题,或许就会清晰很多了。

讲讲 11 个有趣的心理效应,看完之后,我们会更了解自己 - 天天要闻

3、邓宁-克鲁格效应

提到这个效应,就不得不提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在1995年的一天,一位光头大汉抢劫了匹兹堡的两家银行,他没有戴面具也没有任何伪装,就这样堂而皇之得抢劫了银行。

甚至还对着摄像头微笑。

当他被警察逮捕时,他自己都有些惊讶,为什么警察会这么快地找到他。

因为他认为只要把柠檬汁涂在脸上,自己就会隐形,因为当时的隐形墨水,就是用柠檬汁制作的。

所以他认为这样,自己也能够隐形。

但显然并不是,他弄错了柠檬汁的用法,还偏执地认为自己能够隐身。

这件事反映到现实生活中,往往更有意思。

当一个人在酒桌上夸夸其谈,高谈阔论时,往往认为自己说的话是正确的,而别人的观点全部都是错的,甚至有些傻。

由于他本身知识的匮乏,让他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甚至还固执地觉得,是别人不懂而已。

讲讲 11 个有趣的心理效应,看完之后,我们会更了解自己 - 天天要闻

4、人与狗

根据一项研究表明,那些性格易怒,且攻击性很强的人,往往饲养的狗也具有同样的特征。

因为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更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交往,这种特点会延伸到日常的所有事物上,包括宠物。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差不多就是这个道理。

就比如那些与社会隔离,或者是居住在犯罪率比较高的地方的人,除了要长期承受压力之外,他们本身也会变得更有攻击性,哪怕他是一个好人。

所以在选择宠物时,可能也会更倾向于选择更具有攻击性的宠物。

讲讲 11 个有趣的心理效应,看完之后,我们会更了解自己 - 天天要闻

5、白日梦是一件好事

有多少人会做白日梦,每天都会因为一些事而走神,幻想着自己可以升职加薪,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如果你有这样的习惯,是否会觉得自己有些颓废和不够专注呢?

其实大可不必。

因为研究表明,做白日梦可能是一种智慧与创造力强的表现。

那些高智商的人群,往往具有高水平的思维发散能力,在智商测试中的得分也会更高,大脑也会更有活力。

这些人的大脑在执行某些简单的任务时往往会“一脑两用”,一边做着简单的事情,一边幻想着其他事情。

这让我们的大脑会时刻处于一种兴奋当中,更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思考能力。

讲讲 11 个有趣的心理效应,看完之后,我们会更了解自己 - 天天要闻

6、痛苦地拒绝

失恋是一种什么感受?表白被拒绝为什么会心痛?

当我们看到这些问题时,下意识觉得,痛其实只是一种感受,我们被拒绝或者失恋,并不会真的心痛。

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当我们被拒绝时,大脑中的某个部位就会被激活,然后身体就会做出相应的反应。

心痛或者出现呕吐,都是这样反馈带来的结果。

千万不要觉得,被拒绝时的痛只是一种感受,它其实也是真实存在的。

而且远比想象中带来的伤害更大。

7、外语让我们理性思考

讲外语还是说母语,其实是能够影响到我们的决策的。

因为讲外语时,我们就必须在潜意识中压抑说母语的冲动,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理性地思考问题。

而讲母语时,完全没有这样的顾虑,因为所有的反应都是一种潜意识里形成的条件反射。

换句话说,讲外语时,我们必须强迫自己冷静且理智地思考,这样才能够组织语言;

而说母语时,我们可能更多的是冲动型决定,完全凭借个人喜好去做出决定。

这种决策偏差,在很多事情上,完全意味着不同的人生选择。

因此,个人在说外语时会做出更理性的决定。

讲讲 11 个有趣的心理效应,看完之后,我们会更了解自己 - 天天要闻

8、基本归因错误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基本归因错误。

邹忌齐国的相国,有一天,他想知道自己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的容貌更出众,便问自己的夫人、小妾和朋友“吾与城北徐公孰美”,得到了大家一致的回答:“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邹忌听了心满意足,直到有一天看到了徐公本人,感觉自己比不上徐公,照镜子以后,更是觉得自己与徐公相比,差太远了。

邹忌发现自己的认知和大家口中的并不一致,因为他完全忽略了夫妻,小妾和朋友与他的关系。

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这样的感悟。

因此,当我们去评价一件事或者一个人时,我们要注意避免出现基本的归因错误,尤其是在家庭当中。

妻子的唠叨不是因为不爱你了,而是因为她工作遇到了麻烦;孩子不爱说话,不是因为他性格内向,而是因为环境让他找不到开口的机会。

也许妻子已经给你准备了开口的饭菜,也许孩子和小伙伴们玩耍时,乐观开朗。

我们总是高估倾向性因素,而低估了情景性因素。

讲讲 11 个有趣的心理效应,看完之后,我们会更了解自己 - 天天要闻

9、第三人效应

我们是不是喜欢听到别人夸奖自己?

我们是不是也同样好奇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

这两者本身其实是矛盾的,因为当你开口询问别人时,别人很难真实的表达想法,大多数时候都是夸赞居多。

毕竟别人也不想得罪你。

但是如果你并不在场,别人的夸奖是通过第三人转达时,你就会觉得特别高兴。

因为你觉得,这就是别人对自己的真实评价。

在《传播中第三人效应的作用》中提到过第三人效应。其实在我个人的理解看来,用一个很实际的例子就可以说明:

比如我们看中了一个水杯,但是我们不确定它的质量是否可靠,尽管媒体和网页上描述得非常全面,但我们依然存在顾虑。

这时候如果出现一个第三方,声称这款杯子非常不错,那么我们大概率就会选择相信,而且深信不疑。

讲讲 11 个有趣的心理效应,看完之后,我们会更了解自己 - 天天要闻

10、短期愉悦感

我们可以忘乎所以地连续刷上几个小时的短视频,也不会感觉到无趣。

这种短视频的机制就是会让我们产生短期愉悦感。

当然这一切都归结为寻求多巴胺的奖励循环。

多巴胺被称为愉悦化学物质,因为它使您寻求享受和愉悦的活动,例如饮食、性、药物等。但是多巴胺也会让你变得好奇和寻求信息!

所以我们在刷网页或者短视频时,会被里面五花八门的内容所吸引。从而完全忽略了时间。

令人不安的是,您永远不会对可用的信息量感到满意!所以你可能会一直刷一直刷,直到有事情打断你。

讲讲 11 个有趣的心理效应,看完之后,我们会更了解自己 - 天天要闻

11、帮助别人让我长寿

我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

自己在地铁上给别人让了座,内心会高兴一整天;

自己帮助一位老人过了马路,心情也会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我们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幸福感和内心愉悦感。

而且定期志愿服务还可以帮助我们管理压力和避免疾病,同时还可以增加自己在生活中的成就感。

心理学家发现,那些经常做志愿者的人,往往比那些不参加此类活动的人活得更长。

讲讲 11 个有趣的心理效应,看完之后,我们会更了解自己 - 天天要闻

结语:

这11个心理效应,让我们看到了发生在身边的很多有趣的现象,也明白了其中的很多道理。

或许这些小实验并不适合所有人,但是对于我们自己而言,可以作为一种参考和学习。

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方式让我们自己主动去成长。

这些或许不足以改变我们的生活,但至少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

心理分类资讯推荐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 天天要闻

人的情绪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情绪的突然出现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未解决的内心创伤人们可能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某些创伤,这些创伤在潜意识中留下了痕迹。当遇到类似的情境或触发点时,这些潜在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情绪的突然爆发[1]。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 天天要闻

N+1孤独症家庭康养项目启动,劝募大使发布倡导书

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N+1孤独症(农村)家庭康养项目"劝募大使董家乐发布关爱孤独症倡议书。尊敬的志愿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乐,来自郑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国助残日,很荣幸以劝募大使身份参加本次助残日主题活动。您了解孤独症吗?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 天天要闻

心理学专业,可没那么简单!解读心理学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头条创作挑战赛#孩子上大学,想学心理学专业,那你知道心理学在大学里面,到底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吗?从心理学专业毕业,未来是干什么的?以及这个专业的就业怎么样?好不好找工作?围绕这几个问题,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来解读下——心理学。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 天天要闻

社会弱势群体生存现状: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发公众关注与反思

近日读罢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慧子的相关采访报道,不禁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生存状况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华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举引发公众强烈反响及传媒广泛关注。借由此案,我们既可洞见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现状,亦能对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进行反思。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 天天要闻

抑郁焦虑症强迫症导致人格改变,是驯化思维的结果,要学会...

从心理层面来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都会经历漫长的思维驯化过程。由此被驯化后的思维模式导致刻板的条件反射,形成行为方式跟认知方式,经年累月下沉到潜意识层面,逐步渗透并影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取向,导致抑郁性人格跟焦虑性人格。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 天天要闻

发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吗?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人类的心灵感应或者第六感,是真实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驳!我们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觉”的俗称,又称“心觉”,此能力能透过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讯息,能预知将要发生的事情,与当事人之前的经验累积所得的推断无关。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 天天要闻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现过“情绪劳动”吗?

近日,#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劳动是什么#这个网络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情绪劳动是耐心、爱心、操心的复合词,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还不一定能得到对方认可”。记者注意到,这一说法得到了很多点赞认可。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 天天要闻

艺术助我释放情绪,找回丢失的“松弛感”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紧张和疲劳,导致我们常常忽视或压抑自己的内在情绪:压抑自我:习惯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悦别人;持续焦虑:不想“内卷”,但竞争压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束缚心灵:身边有太多框架规则,囚禁住了那个曾经热爱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天天要闻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么,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孤独感增加当男人习惯了与伴侣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在夜晚,没有伴侣的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