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炒作中国边境建设,印军上将要求做好准备,防止中巴“发难”

2022年06月28日23:13:33 军事 1934

2年前,中印在加勒万河谷地区爆发了肢体冲突。不过很快双方就建立了联系,一起管控分歧。经过多轮军长级会谈,中印边境态势便逐渐缓和了下来,双方也在一些地区实现了脱离接触,这是一个好现象,但是印度有些人并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

在近日,印度媒体又开始炒作中国边境建设,《印度教徒报》发表文章称,中国在中印边境西线实控线附近大幅升级武器系统;与此同时,印度空军参谋长乔杜里上将在接受印度媒体采访时,突然提出了一个“两线作战”概念。

印媒炒作中国边境建设,印军上将要求做好准备,防止中巴“发难” - 天天要闻

按照印度媒体的说法,解放军在中印边境实控线100公里范围内大兴土木,升级武器系统和营房、跑道等基础设施,已经可以为12万人提供临时住宿,而与印军对峙的中国部队也已经由新疆军区的4个师转变为合成旅。

同时还拥有15式轻型坦克、PHL-3火箭炮、红旗9防空导弹等先进装备,战斗力比2020年中印冲突时有大幅提升。而乔杜里则表示,如果中国和巴基斯坦突然联手向印度“发难”,印度军队必须要有能力应对这种“双线”突发事件。

印媒炒作中国边境建设,印军上将要求做好准备,防止中巴“发难” - 天天要闻

目前印度在西北方向上与巴基斯坦对峙,双方时不时爆发冲突,在北部边境则与中国对峙,乔杜里所谓的应对双线威胁,与几年前美国提出的“同时打赢两场局部战争”有很大的相似之处。现在的问题是,印度方面从军方到媒体疯狂炒作中印边境问题,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

假如解放军真如印度媒体所说,在中印边境西线部署了一支12万人的精锐部队,那么印度军队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如何抵挡中国进攻方面,必要时甚至还要保护首都新德里的安全,这种经验,他们1962年就已经有了。

印媒炒作中国边境建设,印军上将要求做好准备,防止中巴“发难” - 天天要闻

如果解放军真的大兵压境,印度军队怎么会有多余精力再去对付巴基斯坦呢?一方面疯狂夸大解放军在边境地区的相关活动,另一方面又展现出信心满满的样子,要同时对付中国和巴基斯坦,印度的这些表态明显自相矛盾。

合理的解释有两个,第一,印度军方希望通过刻意夸大解放军在边境地区的军事部署,从而索取更多的军费。众所周知,印度的国防军事工业极其虚弱,大部分的武器装备都依赖进口,隔三差五地向印度政府要钱买国外的高价武器已经成了惯例,这次也不例外,而所谓的“中国威胁”就是最好的借口。

印媒炒作中国边境建设,印军上将要求做好准备,防止中巴“发难” - 天天要闻

第二,印度军方想通过大肆宣传与中国的对峙,来转移国内的视线。6月14日,印度政府公布了最新的征兵政策,政策规定印度军队不再招募服役超过10年的专业士兵,改为招募4年合同制新兵,合同结束后大部分新兵将拿着约一万元人民币的补助离开军队。

政策发布后立即招致印度青年的强烈反对,迅速引发全国性的抗议活动。截止6月20日,印度全国范围内已经有369趟列车被取消。一次征兵改革,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危机,因此印度军方试图在边境地区制造一些小摩擦和恐慌情绪,用来转移国内民众的注意力。

印媒炒作中国边境建设,印军上将要求做好准备,防止中巴“发难” - 天天要闻

同时印度军方也想借此展现一下自己的对外强硬形象,提升印度年轻人对军方的好感。由此可见,印度方面对中印边境危机的渲染,是有特殊目的,而且有着很大的冒险性。凭印度军队松散的军队管理风格,很有可能引发与中国或者巴基斯坦的摩擦。

因此这段时间印中、印巴边境地区局势可能会升温,但不管印度怎么折腾,都不可能在解放军这里占得便宜。因为中印在两年前已经分出了胜负,如今解放军装备又进行了升级。当敌人说你有的时候,你最好真的有,这样才能起到威慑作用。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金日成催促中国立即出兵,毛主席说他想多了,得让苏联和他说说 - 天天要闻

金日成催促中国立即出兵,毛主席说他想多了,得让苏联和他说说

就在早前,朝鲜已经接到了毛主席亲自签发的电报,明确表示中国将出兵援朝,并已做好准备。然而,朴一禹来到沈阳后,并没有就志愿军入朝具体事宜进行沟通,只是传达了金日成首相的要求,希望中国军队立即过江,并说金日成现在德川,志愿军指挥部也应该设在那里
来自铁军第43军的两大王牌师,六大军长,皆是军中翘楚 - 天天要闻

来自铁军第43军的两大王牌师,六大军长,皆是军中翘楚

在1948年十一月,由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改编而成的第43军,是解放战场上,四野大军的头号主力部队之一,为加快促进东北地区的解放立下赫赫战功。在战略追歼阶段,第43军与兄弟部队共同南下作战,参与衡宝战役,和兄弟部队共同重创白崇禧军事集团。此举
战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来战争新纪元 - 天天要闻

战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来战争新纪元

战争冲击波,科技世界的重塑与变革。近期战火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再次点燃,但这场战争不仅仅是对地理和政治版图的重新划分,更是一场科技领域的无声革命。战争的硝烟背后隐藏着科技创新的澎湃动力,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世界。首先,我们看到了无人机技术的突飞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