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枚美制导弹凌空爆炸,俄军找到乌军弱点:中国或成最大赢家

2024年05月18日14:05:16 军事 1079

俄乌冲突打了两年多时间,在美西方的“帮助”下,乌军与俄军打得有来有往。经过长时间的较量,俄军终于找到了乌军的薄弱环节,而这个薄弱环节很可能成为美军的致命弱点。


近期,俄罗斯国防部宣布其防空导弹部队在克里米亚半岛上的一场显著防御行动中,成功拦截了10枚美制ATACMS战役战术导弹。此外,俄军还击落了包括法国制造的铁锤炸弹、美国的HARM反雷达导弹、大型固定翼无人机以及大口径火箭炮弹在内的多种攻击武器。这一系列复杂而危险的攻防对抗,不仅展示了现代战争的技术和战术层面,也反映出各方力量的较量。



10枚美制导弹凌空爆炸,俄军找到乌军弱点:中国或成最大赢家 - 天天要闻

【美国制造ATACMS战役战术导弹】



自从美国再次推进援乌计划之后,北约的侦察活动显著增加,特别是针对克里米亚半岛的防空阵地、机场、军用港口等关键设施的搜索和探测活动。与平时相比,这种侦察行为几乎增加了一倍,表明紧张局势正在升级。


在这样的背景下,乌克兰军队集结了ATACMS战役战术导弹发射部队,并部署在赫尔松州附近。此次攻击中,乌军出动米格29战机并采用了所谓的“野鼬鼠”战术,即在米格29战机被敌方锁定前,迅速发射HARM反雷达导弹攻击已经暴露的俄军防空雷达系统。


面对如此激烈的攻势,俄军的应对策略值得深入分析。经历了多次损失后,俄军不但在S-300S-400防空导弹阵地周围部署了“铠甲”近程防空系统,还大量利用R-330ZH电子干扰系统来干扰敌军导弹的GPS卫星导航系统。这种结合远程防空、近程防空及电子战系统的综合防御,证明了俄军在应对北约高精度攻击武器方面的能力。



10枚美制导弹凌空爆炸,俄军找到乌军弱点:中国或成最大赢家 - 天天要闻

【俄军摧毁乌军的军火库】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俄罗斯军队在早期遭受了重大损失,包括S-400导弹、S-300防空系统和一系列高端装备的损坏,但这一系列实战检验使俄军迅速适应并找到了对策。实际上,这种连续的适应和调整过程,不仅展现了现代军事冲突的快速变化性,也彰显了技术和战术创新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通过这些冲突,俄军不仅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也提高了其针对先进西方武器系统的防御能力。


分析认为,俄军此次是不仅找到了乌军的薄弱环节,甚至找到了美国的致命弱点,待冲突已结束,中国或将成为这场冲突的最大赢家。原来,俄军发现,GPS卫星制导信号从轨道卫星到达地面的时候,信号的强度是逐渐减弱的。


尽管美国军队装备了“选择性可用性防欺骗模块”以提升抗干扰性能,俄罗斯军队仍然找到了对策,通过使用大量电子信号来阻塞和干扰乌克兰军队获取加密信号的能力,并利用伪造的GPS信号欺骗乌克兰的美制精确制导弹药。俄罗斯军队不仅成功拦截了西方的战术导弹反辐射导弹精确制导炸弹,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战术打法,有效地对抗西方先进的防空导弹系统。



10枚美制导弹凌空爆炸,俄军找到乌军弱点:中国或成最大赢家 - 天天要闻

【美国GPS】



外界一直有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比GPS更优秀的言论,如今,俄军将美国GPS的弱点破解,估计会有越来越多国家意识到GPS的劣势,相反会选择更可靠的北斗以代替GPS的位置。从这个角度来看,俄乌冲突给中国北斗在国际上打开销路,中国虽然没有介入俄乌冲突,却从这场冲突中获利。


总之,尽管北约国家持续的高科技军事压力给俄罗斯带来了极大挑战,但通过这些战斗的检验和应对,俄罗斯似乎正变得更加精于利用其现有的防御系统,并在实战中迅速找到对策,减少损失,提升效率。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金日成催促中国立即出兵,毛主席说他想多了,得让苏联和他说说 - 天天要闻

金日成催促中国立即出兵,毛主席说他想多了,得让苏联和他说说

就在早前,朝鲜已经接到了毛主席亲自签发的电报,明确表示中国将出兵援朝,并已做好准备。然而,朴一禹来到沈阳后,并没有就志愿军入朝具体事宜进行沟通,只是传达了金日成首相的要求,希望中国军队立即过江,并说金日成现在德川,志愿军指挥部也应该设在那里
来自铁军第43军的两大王牌师,六大军长,皆是军中翘楚 - 天天要闻

来自铁军第43军的两大王牌师,六大军长,皆是军中翘楚

在1948年十一月,由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改编而成的第43军,是解放战场上,四野大军的头号主力部队之一,为加快促进东北地区的解放立下赫赫战功。在战略追歼阶段,第43军与兄弟部队共同南下作战,参与衡宝战役,和兄弟部队共同重创白崇禧军事集团。此举
战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来战争新纪元 - 天天要闻

战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来战争新纪元

战争冲击波,科技世界的重塑与变革。近期战火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再次点燃,但这场战争不仅仅是对地理和政治版图的重新划分,更是一场科技领域的无声革命。战争的硝烟背后隐藏着科技创新的澎湃动力,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世界。首先,我们看到了无人机技术的突飞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