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9个孩子在手臂刻下名字,方便为彼此收尸,一人竟守灵30年

2022年10月04日14:04:29 热门 1358

1938年,淮北中学,13岁的欧兴田与同班8个小伙伴躲在一个角落,死死盯着不远处。9个孩子个个眼睛通红,充满着愤怒与泪水,可是谁也不敢发出一丁点声音。

在前方,就见一队日军横冲直撞地进入了村子,把村子里17户人家,不论男女老少全部赶了出来。欧兴田他们听不懂日军在说什么,但不一会就见日军开始了对村民屠杀。

用刺刀刺,用枪扫射,平时经常热情招呼的老大爷、村里可爱的小妹妹就这样一个个倒在了日军的屠刀之下。欧兴田他们看到这一幕,恨不得立马冲上去与日军搏斗,把他们都给消灭了,为父老乡亲们报复。

但理智告诉他们不能出去,出去也于事无补,双方人数、力量的悬殊,只会让他们白白送了性命。

1938年9个孩子在手臂刻下名字,方便为彼此收尸,一人竟守灵30年 - 天天要闻

9个孩子就这样眼睁睁看着日军肆无忌惮地残害着自己的同胞,满眼泪水,却毫无办法。待日军走后,孩子们无法忍住心中的悲痛,冲回了学校教室。

教室中也没有了老师和同学的身影,9个孩子咬破了手指,在身上写上请愿书,虽然我们年纪小,但我们也要上战场打仗,为亲人、朋友保仇,保卫我们的祖国,让同胞了不再受这样的屈辱。

孩子们都知道一旦上了战场,九死一生,他们也立下了一生的誓言:在战场上,彼此要互相扶助,谁活着,谁就要为牺牲的战友收尸守墓,同时要照顾好对方的一家老小。

如果自己牺牲后,为了方便其他人能在战场上寻找到彼此的遗体,9个孩子用毛笔在小手臂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并且用针一针一针地刺上去,把墨汁刺入血肉里,以此来保证这个名字一生不会消失。

1938年9个孩子在手臂刻下名字,方便为彼此收尸,一人竟守灵30年 - 天天要闻

因为此时学校里已经没有了纸,欧兴田就用吃饭刷锅用的刷子,蘸上锅灰在墙上写下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几个大字,来表明自己赶走日本鬼子的决心。

就在这样的誓言下,1939年,9个孩子加入了抗日队伍,成立了尖刀班,走向了血雨腥风战场,只为心中那一个保家卫国,赶走侵略者的信念。

刚上战场不久,一天敌军一梭子弹扫了过来,正好打在了欧兴田腿上,当下他的腿就断了,倒在日军的封锁圈内。

9个孩子中的老大哥潘志邦看到这一幕,二话不说,转身冒着枪林弹雨爬回了封锁圈,背起了欧兴田慢慢,小心翼翼地往回挪。

他对欧兴田说:“我们约定好的,有人受伤就要互相帮助,我们不会抛下你,我会带你出去的!”

幸运的是,最终潘志邦成功地把欧兴田救了回来。可是当时战场条件恶劣,压根就没有足够的医生和药物对欧兴田的枪伤进行及时治疗。

为了防止伤口感染、发火,只能拿一把盐直接洒在了伤口上,用这种最简单、最原始的方法进行消毒,然后等伤口自己愈合。

伤口碰上盐,当下就把欧兴田疼得直冒冷汗,他愣是咬紧牙关,拼命忍着。之后因为无法行走,其他几个同学就轮流抬着他,奔赴在各大战场,这一抬就是7个月。

1938年9个孩子在手臂刻下名字,方便为彼此收尸,一人竟守灵30年 - 天天要闻

7个月后欧兴田勉强能下地走路了,重返了战场,没想到等着他的是一个个噩耗的传来。

1940年,潘志邦在一次战役中被日军围困,突围失败。等最后欧兴田他们找到这个老大哥时,却发现潘志邦身上、腿上全被子弹打穿了,冒着生命危险去救欧兴田的老大哥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他们。

1941年,草沟战役,欧兴田所在部队只有60人,而交战的日军有600人,1个人要打10个鬼子。人数、军事装备实力的不对等,很快我军的弹药都打光了。负责此次战役的副连长丁在森,也是9个孩子之一,是和欧兴田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兄弟。他在看到这样的情形后,马上下命令,让所有战友必须撤退,而他和连长断后掩护大家撤退。

撤退的队伍中,欧兴田是最后一个跨过了标志着安全防线的河流时,他回头看了一眼,那一眼让他一生无法忘记。

在那一瞬间,他看到日军刚好冲了上来,抓住了丁在森。抓住丁在森的日军为了泄愤,专门挑了一把重机枪,对着丁在森就是顿扫射,在他的身上打出了几百个弹孔。就这样,9个孩子中,第2个好哥们离开了欧兴田。

之后的战斗中,许明杰被日军围困,坚决不投降,宁死不屈,活活饿死;张殿加被燃烧弹打中,活活烧死;乔景昆被汉奸出卖,壮烈牺牲......

1938年9个孩子在手臂刻下名字,方便为彼此收尸,一人竟守灵30年 - 天天要闻

也正是在这些英烈的守护下,欧兴田的家乡安徽省固镇县任桥镇清凉村成为当时苏皖边区唯一没有伪政权的地方。

就这样,经过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最后,当初立下誓言的9个孩子,只有欧兴田一人看到了新中国的成立。

从此,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祖国越来越强大,再也不是当初任人欺负的弱国了。欧兴田见证了小伙伴们用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

但欧兴田的心中却一直牢记着那个在教室时立下的誓言。

1938年9个孩子在手臂刻下名字,方便为彼此收尸,一人竟守灵30年 - 天天要闻

于是他怀着对战友的怀念,踏上了寻找牺牲战友的遗体,带他们回家的路途。

经历了战火的洗礼,欧兴田在战场上曾多处受伤,留下了暗伤,随着年纪的增长,身体也逐渐虚弱。可是他为了完成当初的誓言,拖着弱病之躯,行走在中国大地上,翻山越岭,只为找到曾经的好伙伴们。

要知道那是上个世纪80年代,没有互联网,没有移动电话,找一个人哪有那么容易,更何况是找多年前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友遗体,更是难上加难。

可是欧兴田依然坚持去做,骑车、步行奔走在所有有消息、有希望找到战友遗体的地方。皇天不负有心人,2年后,欧兴田找到了第一个战友遗体。有了开头就更加坚定了欧兴田继续寻找下去的信心,最后一具遗体在23年后才找到,但遗憾的是那位掩护战友撤退,自己身中百弹的丁在森烈士遗体,最终还是没能找到。

1938年9个孩子在手臂刻下名字,方便为彼此收尸,一人竟守灵30年 - 天天要闻

战友找到后,遗体安放在哪呢?

1945年抗战胜利后,欧兴田所在的部队在清凉村修建了一座淮北西大门抗日烈士陵园,安放在战场中牺牲的战士遗体。可是随着解放战争的爆发,这个陵园被毁于战火,再也没有烈士陵园可以放安牺牲的人。

于是欧兴田边寻找战友遗体,边开始重建烈士陵园之路。

为了筹集重建经费,他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和全部的退休金用于修建陵园。可是经费还差得很多,不得已,欧兴田最后依依不舍地拿出了自己珍藏的六枚军功章,把它们变卖了凑重建费用,让自己的战友不再流落在外。

1938年9个孩子在手臂刻下名字,方便为彼此收尸,一人竟守灵30年 - 天天要闻

在重建过程中,欧兴田还遇到一些趁建园占便宜、捞好处,造谣中伤他的人,甚至还有一些当地的地痞流氓还上门来威胁老人,想趁机获得一些好处。

所幸的是,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很多老战友、乡亲们,还有一些老将军们,都给予他巨大的支持,纷纷伸出了援手,支持烈士陵园的重建工作。

在欧兴田的不断努力下,烈士陵园重建了。正因为有这所陵园,欧兴田才能把战友们一个个接回家,而他本人在陵园建好后就搬出了家,住了陵园,他要实现当初的誓言,陪着这些战友们,为他们守墓。

1938年9个孩子在手臂刻下名字,方便为彼此收尸,一人竟守灵30年 - 天天要闻

要知道这个占地20亩,住着2400多位抗战英魂的陵园虽然建好了,但地处偏僻,114台都查不到这个陵园的电话,连邮差都从来没去过的地方,欧兴田老人一守就是30年。

每天欧兴田老人都会亲自打扫陵园,给战友擦拭墓碑。

有人问他在这住会感到孤独吗?他回答不会,因为这里住着他的同学和战友,他不孤独。

每天老人都会在陵墓前走走,打扫陵墓,看着墓碑上熟悉的名字,老人就像看到了曾经的战友站在自己的面前。

他对着潘志邦的墓碑说:“咱们几十年了,你的家庭人口发展地很旺盛,你现在有五辈人了,瞑目吧。”

1938年9个孩子在手臂刻下名字,方便为彼此收尸,一人竟守灵30年 - 天天要闻

这些朴实的话语,寄托着欧兴田老人对兄弟、战友们的思念之情。

2008年,老伴去世后,家人也曾经试图把欧兴田从陵园接回城里,想让他在家里安享晚年。可是没想到老人当天就回陵园了,他说死也不会走,要一直守下去。

直到2016年,欧兴田老人身体不适,住进了医院,而这次住院,也是他第一次离开陵园这么长时间。

入院后的欧兴田老人还不忘叮嘱家人要注意打扫陵园,一定要保持陵园干净整洁。

殊不知此时的老人已经是食道癌晚期了。

2016年3月6日晚10时01分,欧兴田老人与世长辞,享年91岁。

老人在生前特别交代孩子们,他死后不开追悼会,不立碑,不收礼金,骨灰埋在陵园内,生前为战友守墓,死后他要与战友同眠。

欧兴田老人临终前放不下陵园,怕他走后无人打理,把这个事项托付给了孙子。孙子承诺爷爷,他一定会遵从爷爷的安排,全心全力打理好陵园。而且他还会努力在陵园里建立一个抗日纪念馆,展示爷爷珍藏的数百件抗战遗物和抗战书法作品,完成爷爷生前的心愿。

1938年9个孩子在手臂刻下名字,方便为彼此收尸,一人竟守灵30年 - 天天要闻

欧兴田老人生前曾说:“仇恨可以暂放,但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尊严要守住。当年我和我的同学,还有一些千千万万的热血青年,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守住他们,就是守住这一段历史,守住他们就是守住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一位抗战老兵,为了儿时的一个誓言坚守了30年,因为这件事对他来说不仅仅是战友之情,而代表了守护一种属于中华民族的尊严。

这样的坚守,更代表了中华儿女的民族气节,正是老一辈英烈们用血肉之躯铸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让华夏儿女如今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拥有自信抬头微笑的底气!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