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议会选举失利,马克龙冒险解散议会,法国要迎来95后总理吗

在刚刚结束的欧洲议会选举中,欧盟主要国家中的极右翼政党都斩获颇丰。

德国选择党跻身至该国第二大政党,得票率为15.6%,仅次于最大在野党基民盟,而执政联盟中的三个政党得票率加起来也不过才30%出头。其中,德国现任总理朔尔茨所在的社民党得票率仅为14.1%,创有史以来最差成绩。

朔尔茨又emo了

而在德国东部的五个州中,选择党已然成为第一大党,获得的支持率都超过了27%。对此,选择党领导人魏德尔表示,她们能取得这么大的进步,是因为选民们已经厌倦了布鲁塞尔的官僚主义,更加反对欧洲。

法国的情况更糟糕,执政党复兴党获得的支持率还不到极右翼“国民联盟”的一半,说是惨败也不为过。鉴于法国在欧洲议会中的议席数量仅次于德国,这也就意味着,作为欧盟“领头羊”的法国将向欧洲议会贡献最多的极右翼议员。

投票结果引起了法国总统马克龙的不安,为了阻止极右翼的强势崛起,他出人意料地走了一步险棋——宣布解散国民议会,提前举行大选。

消息一出,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要知道,法国上一次举行国民议会选举是在2022年,而该国议员的任期是5年。也就是说,本届国民议会议员的任期还未过半,就要面临新一届选举,他们原本还能再干三年。

目前,法国执政党在国民议会中拥有169席,“国民联盟”则拥有88席。看起来差距还是挺大的,但执政党并没能获得绝对多数席位,以至于在过去两年中,马克龙的重大立法改革都进行得不是很顺利,遭到了来自反对派的强大阻力。

考虑到这一点,马克龙下定决心快刀斩乱麻,与其在剩下的三年中处处被制掣,无法大展拳脚,不如冒一次险,通过提前举行国民议会选举,重新洗牌,这样没准执政党还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作为老牌民选国家,法国的政局一直都较为稳定,很少出现提前解散国民议会的情况,但也不是没有。1962年,法国时任总理蓬皮杜在议会遭到反对派弹劾,总统戴高乐当机立断解散议会,重新举行大选并获胜,帮助蓬皮杜渡过难关。

法国上一次提前解散国民议会是在1997年,当时担任总统的是右翼领导人希拉克,结果最终获胜的却是左翼联盟,以至于希拉克不得不在剩下的任期中与左翼政府共事。

法国极右翼“国民联盟”领导人勒庞

在这种“左右共存”的情况下,总统能够主导的只有国防和外交,国内事务的最高决策者则是总理。具体到这次选举中,如果“国民联盟”获胜,法国将会迎来史上最年轻的总理——“95”后的巴尔德拉。

巴尔德拉在两年前的党内选举中获胜,成为“国民联盟”主席,被普遍视为勒庞的接班人。“国民联盟”日前对记者表示,他们的目标就是在即将到来的国民议会选举中获胜,然后推举巴尔德拉担任总理。

不同于巴尔德拉的势在必得,法国现任总理阿塔尔则表现得有些畏手畏脚。在欧洲议会选举结果出来之后,阿塔尔向马克龙请辞,却遭到拒绝,马克龙告诉他,现在他是能够对抗巴尔德拉的最佳人选,要对自己有信心。

根据马克龙的安排,新一届国民议会选举将在6月30日和7月7日分别举行两轮投票,而巴黎将在7月26日举办第33届夏季奥运会。巴黎市长伊达尔戈对此表示不安,担心提前大选会影响奥运会举办。

“国民联盟”主席巴尔德拉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倒是没什么顾虑,他表示,法国国民议会选举是“民主进程”,不会对即将到来的奥运会造成干扰和破坏,请大家放心。比起这个,日益增加的恐袭风险才是更值得关注的事情。

马克龙的豪赌在德国同样引发了连锁反应,面对朔尔茨政府的惨淡成绩,德国反对派也呼吁提前举行选举。但显然,朔尔茨的筹码和胆量都远远逊色于马克龙,此前民调也显示,如果现在举行大选,执政联盟几乎肯定会输掉。

因此,德国政府发言人表示,两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截然不同,德国不会效仿法国,本届议会和政府的任期到明年秋天才结束,届时德国将举行新一届选举。

除了德法,其他欧洲国家也普遍出现了极右翼崛起的现象,并在此次欧洲议会选举中表现不俗,虽然不足以威胁到中间派的地位,但欧洲领导人是不是该反思一下:是要继续以价值观治国呢?还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一点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