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大唐最后的荣耀,一个不容忘记的英雄

唐宣宗坐在朝堂之上,他和文武百官,正在等待一个衣衫褴褛的人,宣读从西北带来的一个消息。


只见这个人跪在大殿下,颤颤巍巍地打开一封信,然后用尽全身的力气大声疾呼:“沙州光复,大帅张议潮收复沙州!”




顿时整个朝堂沸腾了,这是安史之乱后,长安收到的唯一的好消息。


很快,张议潮的名字便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这个时节沙州的瓜果应该熟了,张大帅和将士们可以用甜美的瓜果解解渴了。




来,来,来,我的兄弟,我们再喝一杯。


这酒的味道怎么有点咸?


整个长安已经买不到一滴酒了,那是我忍了这么多年的眼泪。。。。。。




这一夜,整个长安张灯结彩,这一夜,整个长安陷入不眠。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位张议潮的传奇故事。


大唐,这个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朝代。




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开始急速地走下了巅峰。


就在这个时候,西北这个地区,吐蕃人看准时机,逐渐蚕食了整个西北。


自此,西北地区的老百姓陷入了异族的统治,他们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




甚至,他们没有被当做人,而是像牲畜一样,遭人驱赶。


而大唐,再也无力出兵解救这里的百姓,这里似乎成了人间炼狱。


张议潮出生在瓜州的望族,他所在的张氏家族,是吐蕃统治者拉拢的对象,所以在当地有一些 势力。




但是,张议潮从小就看过太多的人间悲剧,他却无能为力。


因为他的家族,在这里仅仅能自保,在这个兵荒马乱的世界里,能活着一天就是赚了一天,根本没有希望。


不过,复仇的种子,一直在张议潮的心中,他从小就苦练本领,等待着一个时机。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吐蕃统治者意外亡故,他们内部开始了内斗。


张议潮认为机会来了,他在沙州府衙竖起了大旗。


一时间,沙州的英雄豪杰听说了消息,都前来投奔他。




他看着眼前的众人,深情地对大家说:“我们原本都是大堂的子民,现在沦陷于异族之手。如今胡人忙于内乱,光复瓜州,正待此时!”


随即,义军很快就光复了瓜州。吐蕃军队看到声势浩大的义军,根本没敢抵抗,直接弃城而逃。


光复瓜州之后,张议潮便派人将这个消息向大唐传递。




他渴望唐朝皇帝得到消息后,可以与他共同收复河西诸州。


在他和义军之中,大唐是他们勇于反抗的胡人的精神支柱。


于是,便有了开头提到的那一幕,跪在大殿之上的人,就是张议潮派出的信使高进达。




就在高进达向宣宗皇帝报捷的时候,张议潮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


他率领手下的义军,一举收复了甘州、肃州、伊州。


这时完成报捷任务的高进达回到了张议潮身边,他带了大唐的封赏。


从此张议潮的义军,有了自己的名号“归义军”,张议潮任归义军节度使。




尽管大唐派不出一兵一卒,这对于张议潮和河西百姓来说,已经足够了。


当地的百姓看到归义军的大旗在城头飘扬,他们知道唐军还在,大唐的雄威还在!


受到了鼓舞的张议潮,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打下凉州,只要打下凉州,我们就与大唐接壤了!




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跟归义军的众多将领说了出来。


听到这个计划的众多将领,各个神采奕奕,恨不得下一秒就把凉州一口吃掉。


因为他们憋屈太久了,在胡人的统治之下,他们太久没有这么扬眉吐气的胜利了。


所以凉州城必须拿下,这场胜利必须拿下!




但是,凉州是胡人重点经营的地盘,不但有重兵把守,更是易守难攻。


张议潮没有被之前的连续胜利,冲昏了头脑。


他做了认真的准备之后,才对凉州发起了进攻。




这一仗,一打就是两年,归义军的将士经过浴血奋战,终于拿下了这块硬骨头。


在攻破城门的那一刻,河西终于又一次与大唐连成了一片。


这一战,打得惊天动地,火光直冲云霄,喊杀声久久回荡在天际。




凉州之战,不但打通了河西与大唐的联系,更是打掉了胡人的嚣张气焰。


这一战,让河西的诸多番族,又一次回想起了被唐军压制的恐惧。


从此,在中国的历史上,张议潮和归义军,留下了属于他们的地位。


取得胜利后,消息传到了长安,长安城再一次沸腾了,张议潮奉诏进京面圣。




当张议潮走在了繁华的长安城,这里曾经是他梦里的地方。


现如今,梦想照进了现实,他看着周围百姓投来的目光,享受着他们的呐喊。


他值得拥有这一切,这个古老的都城,自从安史之乱后,就如同失去了色彩,陷入了一片死寂。




是张议潮的胜利,让长安城的百姓,心中再一次燃起了希望之火。


仿佛,大唐的盛世并没有远去,往日的荣光,在这一刻重现。


张议潮的传奇故事,被记录在了敦煌的壁画上。




在这副壁画上,你会看到一位威风的大将军,正在带领他的军队,前往前往的战场。


这就是著名的《张议潮统军出行图》,这就是大唐最后的余晖,张议潮。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