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勾践的屠刀,范蠡如何做到全身而退?或许这才是他真正的智慧

2021年01月05日09:10:22 历史 1361

  提到越王勾践我们总能想到他卧薪尝胆的故事,就是这么励志的一个人却在灭吴兴越后对功臣文种、范蠡大下杀手,但聪明如范蠡当然没让他得手。

面对勾践的屠刀,范蠡如何做到全身而退?或许这才是他真正的智慧 - 天天要闻

勾践为什么要杀范蠡呢?其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大家应该都知道韩信“敌国破,谋臣亡”的感慨,勾践谋害范蠡就是基于这一点。第二,在勾践卧薪尝胆期间曾做过一些不太体面的事情,比如尝粪品病等等,这些文种和范蠡全都知道,换言之也就是你知道得太多了让我不得不灭口啊,其实就是面子在作祟;人们大多想让别人看到自己光鲜亮丽的一面,而对于不那么光鲜的一面如果被人看见了就容易生出嫌隙,勾践在一朝称霸后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隐瞒之前那些不堪经历,对于知道这些经历的人他也要强迫他们遗忘。

面对勾践的屠刀,范蠡如何做到全身而退?或许这才是他真正的智慧 - 天天要闻

第三,勾践就是典型的共患难易,同享乐难;在卧薪尝胆时勾践和范蠡、文种之间存在共同的利益,勾践希望文种和范蠡能帮助自己称霸成功,而文种和范蠡则需要用辅助勾践称霸成功这件事来证明自己的实力;但在勾践称霸成功后他与范蠡、文种之间立刻变得对立,勾践认为只有杀了他们才能平衡好其中的利害。

面对勾践的屠刀,范蠡如何做到全身而退?或许这才是他真正的智慧 - 天天要闻

那为什么最后的结果是文种死范蠡活?范蠡和文种皆是因在楚国得不到重用才投奔了勾践,希望能通过帮助勾践绝地反击来证明自己的实力,事实证明他俩的确是又聪明又有能力,但要说大智慧还是范蠡更胜一筹。文种曾在给越王献策时交给他“破吴七术”,勾践仅用三术就破吴,可想而知文种有多厉害,可如此厉害之人放在身边总是心有不安,于是勾践在称霸后便着急逼死了文种。

面对勾践的屠刀,范蠡如何做到全身而退?或许这才是他真正的智慧 - 天天要闻

可惜了文种再聪明也没用,他没看清自己的对手是何种人。范蠡此人最会察言观色,在看到情况不对,一点没犹豫就跑了,什么东西都不带,从范蠡身上可以看出他的舍与得,其实范蠡在跑的时候就告诉过文种,勾践不是什么好人,让他赶紧逃命,但文种想着我都还没享受胜利的果实,于是便留了下来。最终结果大家也知道了,可见有舍才有得。

面对勾践的屠刀,范蠡如何做到全身而退?或许这才是他真正的智慧 - 天天要闻

范蠡的智慧之处首先在于知道自己有多大能力,也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于是在面临选择时才能做好取舍。其次范蠡的执念并不深,他比文种活得更加潇洒,因此在舍与得之间才更加容易做出选择,也才能“大得”。最后就是范蠡其实是一个懂得知足的人,这种人往往可以将生活过得很好,也能适应生活上的各种变动。这也给我们以启示: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清醒而理智地看待问题,切勿让外界蒙蔽了双眼。

面对勾践的屠刀,范蠡如何做到全身而退?或许这才是他真正的智慧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一心为公的教员 - 天天要闻

一心为公的教员

教员始终秉持着"天下为公"的崇高理想,如同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那般,将拯救黎民百姓视为毕生使命。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以他的才学与家世,本可安享优渥生活,却毅然选择了荆棘遍地的革命道路。
太子朱标38岁猝死真正原因,并非患病,而是朱元璋气的 - 天天要闻

太子朱标38岁猝死真正原因,并非患病,而是朱元璋气的

明太祖朱元璋这辈子最得意的,不是打下大明江山,也不是制定《大明律》,而是生下了长子朱标。这个从娘胎里就被寄予厚望的孩子,几乎承载了朱元璋对理想治国者的全部想象。可惜命运弄人,38岁突然暴毙,留下一堆未解之谜,也让明朝初年的政治格局彻底改写。
房伟:在历史的褶皱之处发力 呈现战争横截面 - 天天要闻

房伟:在历史的褶皱之处发力 呈现战争横截面

苏州大学教授房伟既是一名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高校教授,也是一代批评家中的佼佼者,同时还是一名相当高产的文学创作者,曾获茅盾文学新人奖、百花文学奖、汪曾祺文学奖、紫金山文学奖等。 谈及同事房....
全魔乱舞:历史饭圈化背后的情绪价值 - 天天要闻

全魔乱舞:历史饭圈化背后的情绪价值

最近几年,互联网上出现非常明显的历史朝代饭圈化现象!这样的风潮到底是从何而来,有哪些好处和值得警惕的弊病呢?在贴吧和天涯的时代历史饭圈已初具雏形早在抖音、小红书和B站出现前,广大网民主要靠各种论坛和贴吧,维持着社交和日常分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