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11月,延安机场迎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美国总统罗斯福私人代表赫尔利。
话说1944年,中日激战正酣,日军已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守阶段。开始收缩兵力,处于守势,中国的抗日战争己从战略相持阶段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华北,华中,华南各地,不断对日伪军发起袭扰战,破袭战。使日军不得不抽调大量主力部队回来维持既得果实。
而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豫,湘桂战役却惨败,河南,湖南,湖北,广西,广东大部分领土落入日本人手中。
而国际方面,自1947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的珍珠港后,美国宣布对日开战。
美国与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处于胶着状态。美国决定派航母上的航空队轰炸日本本土,由于远距离起飞后轰炸机不能加油,飞不回航母降落,只能就近降落在不是日占区的中国华北地区,华北地区大部分都由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控制。美国对于共产党的接触,了解比较少,为了探查共产党这边的情况,及飞机降落,美国相关人员安全等问题。
于是美国组织了一个军事观察团前往延安考察。他们选派在军中供职多年,又精通中文的包瑞德作为代表团团长。
在团长包瑞德的带领下。美国观察团成员进行了比较客观,公正,真实的报道,认为八路军确是真正的抗日盟友,是抗日不可忽视的力量,应该给中共适当的援助。
并由包瑞德起草了一份报告呈罗斯福总统,希望派高级代表与中共作进一步的沟通,在这种情况下。罗斯福总统派赫尔利准将作为他的私人代表前往延安,并吩咐,如能调节国共之间的问题,将中国内部的矛盾和平解决,使之形成统一的抗日力量,美国对日本的作战将减轻极大的压力。那会是大功一件!
罗斯福总统交给赫尔利五项任务。1、防止国民政府崩溃;二、支持蒋介石任共和国总统和军队统帅;三、协调委员长与美军指挥官的关系;四、促进中国战争物资的生产和防止经济崩溃;五、为打败日本,统一所有中国军队。”
赫尔利信心满满地来到中国。他先到重庆拜会蒋介石,听取蒋介石的一通怜讯后,逐渐甘心成为了蒋的铁杆粉丝,他对中共的董必武说,希望有机会到延安拜会毛主席。就国共两党问题作些工作,董必武向中央作了汇报。
经中共商议认为,美国代表提出的要求,我们应尽一切力量满足。展示中共的诚意与胸怀。希望借此为中国组建联合政府,和平解决国内问题有所帮助。
1944年11月7日。赫尔利乘专机到达延安。周恩来临时安排一个野战排举行了一个简单的欢迎仪式。这个好面子,爱虚荣的赫尔利非常高兴。一路哼唱着美国西部的牛仔歌。
第二天,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赫尔利举行第一次会谈,赫尔利拿出在重庆与蒋介石协商拟定的《为着协定的基础》商议改组中共军队的问题。共有五条,主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的军队遵守并执行国民政府及其军事委员会命令,要共产党军队的一切军官和士兵接受政府的改组,然后,国民政府才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这明显是一个偏袒蒋介石的不合理协议,毛泽东没有马上回复这个问题,而是首先申明,中共是希望组建一个由全国人民执政的,包括各爱国人士组建的政党的联合政府,改组军队是为了更好地战胜日本,应该是淘汰那些腐败的,战斗力低下的军队,而不应该全是中共的军队。
并且中共作出了修改协定的若干意见,赫尔利也认为中共是有诚意的,意见是中肯的。
经过与中共的几轮蹉商。重新作了一份协议名为《五条协议草案》。双方都在上面签字,并让周恩来亲自陪同赫尔利到重庆,希望共同说服蒋介石能在这份协定上签字。
果然,生性多变的蒋介石并不认同这一协议,坚决不同意组建联合政府。但可以承认共产党为合法政党,但军队要统一交由政府管辖,中共高级将领可以在军中任职。明眼人都明白,给中共的都是虚职。一句话,蒋介石要收编共产党的军队。
周恩来一口拒绝。恕斥这是没有一点诚意的假和谈。
赫尔利在这次谈判中左右说和,但蒋与中共的条件相差甚远,最终没有达成。这令他非常沮丧。又提出中共与蒋组成联合军队。总司令由美国人担任,这种下三滥的想法也能说的出口,被周恩来当场拒绝。
后来赫尔利向蒋介石建议,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赫尔利这招很阴险,他认为毛泽东必不敢来重庆。
这样就给了蒋介石以口实。说中共和谈没有诚意,连谈判都没有胆量来。如果毛泽东来重庆。则蒋可拖延谈判时间。蒋可以调兵占领华北,华东地区,挤压中共的生存空间。
这看似一石二鸟的妙计,在伟人毛泽东面前,就如一小丑跳舞,毛泽东以大仁,大智,只身前往重庆,广泛接触社会各界,宣扬中共思想,其间写的一首《沁园春.雪》,令无数国人倾倒,均一睹了集诗人与政治家于一身的领袖风采。一时风头无二,得到各界人士的认同。
蒋介石气急败坏,令文胆陈布雷等国民党文官必须写一篇压过主席那首《沁园春.雪》的诗来。可几天过去,陈布雷们均表示,鄙人无才。确实写不出能盖过主席诗词的了。
重庆谈判经过43天,终于签订了一个《双十协定》也算是小有收获吧,赫尔利的阴谋没有得逞,反倒为中共作了很好的宣传。
而在谈判之间,国共的几次由国民党挑起的战争也一点便宜也没占到,反而损兵折将不少。
不久蒋介石便撕掉协议,大举进攻解放区。
赫尔利未能完成他的中国任务。遭到了国际国内的遣责。他开始变的更为偏执。公开支持蒋介石,抵毁中共。达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毛泽东曾在多个场合批评赫尔利。"他既然公开宣布不与共产党合作。那他跑到解放区去做什么?"《新华日报》也多次发表社论,批评赫尔利不顾事实,歪曲,丑化中共的可耻行径。
可以说毛泽东非常讨厌赫尔利这个人。有一次,毛泽东在接见美国民主同盟代表时说"我这几条烂枪,既可以打日本人,也可以打美国人,第一步,我就是要把赫尔利赶走了再说"。毛泽东平生从未对一个外国人如此发火,可见毛泽东是很讨厌赫尔利口是心。两面三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