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南渡”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2020年08月31日12:36:04 历史 1778

衣冠南渡

历史上的衣冠南渡主要发生在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无一不是北方大规模战乱的时期,分别是西晋永嘉之乱后,晚唐安史之乱后和南宋靖康之乱后。随着衣冠南渡的人口大规模迁徙,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逐步完成。

“衣冠南渡”含义

若要了解衣冠南渡的社会历史发展,需要首先知道它的释义。“衣冠南渡”中的“衣冠”指的就是中原的士大夫们,以物代人,在中国古代典籍里十分常见,“南渡”就是向南渡过长江定居在江南。放进历史时期来看“衣冠南渡”就是说在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建立政权后,迫使中原汉族政权(包括士大夫阶层,农民阶层等流亡并迁至江南的历史现象)。那么为什么南渡的士大夫以及农民要放弃中原那么多连片的肥沃土地呢?相信读者自然知道是因为战乱,何况前文中所写过的三个时期都是以乱结尾。

“衣冠南渡”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 天天要闻

第一次南渡

第一次南渡发生在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它直接导致西晋灭亡并引发中原地区的一系列战争,给当时的中国北方和中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各个少数民族通过战争,政治移民等大批进入中原肆意建立政权,历史上也概括为“五胡乱华”,“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族大部落,但实际上五胡是西晋末年所有乱华胡人的“杰出”代表,总的部落数目远非五个。尤其在洛阳被攻占以后大肆屠戮,实行黑暗恐怖统治,那些胡人政权不仅仅满足于杀皇帝,太子,俘虏的士兵,一些无辜群众,他们都不放过,民族矛盾尖锐。北方汉族东晋政权军力不如胡人,趋稳避祸起见,皇室以及北方黄河流域广大居民选择向南逃离,进入安定的长江流域。

此次人口南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南迁,也是“衣冠南渡”的第一个时期。由于北方战乱旷日持久,因此这次人口南迁持续时间也非常长,从公元311年(永嘉五年)一直到公元420年南朝宋初立凡一百多年,人口向南流动络绎不绝;除了时间长以外,此次衣冠南渡的人口数量也非常多,当时的南渡浪潮非常大,不是几家几户的迁徙,据中国历史学家葛剑雄的研究,到刘宋大明年间,在南方定居的北方移民及其后裔总数在二百万左右;另外,南迁人口中包含有大量魏晋时期的中原一流士族,往往集体行动。东晋对于南渡而来的移民非常欢迎,设置了众多侨州郡县,并给予他们政治经济特权。

晋时期的“衣冠南渡”对于南方的开发局限于长江流域,并集中在长江下游,虽然经过几百年的开发,但经济基础仍然在那个农耕文明时期总体比不上北方,这是地域差别也是发展时间不同的因素。当时的南迁最大的意义就是保留了汉家文化火种,保持了原汉文化中央政权的治理传统,这是以后能够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文化相对抗和融合的前提,也可以在后来大一统时进行政治文化等的“再输血”。

“衣冠南渡”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 天天要闻

 第二次衣冠南渡

“衣冠南渡”的第二个时期是晚唐安史之乱后,这件事也是影响南北经济地位转折的重大事件,与之前的晋末混战一样,安史之乱后的北方黄河流域成为藩镇割据混战的场所,人民为了逃避战乱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南迁,此次大规模南迁与晋末南迁的历史时期有一些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此次带去了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更加完善的经验,因此,南方在迅速增加劳动人手和先进技术的加成下,开拓荒地,兴垦田野,人丁兴旺。

中国人是恋家的,然而南迁的人们由于北方政权的持续彼此攻伐,混战不休,今天我武装反叛打你中央军队,明天我中央缓过来了就发动平叛战争,因此,南迁的北方人难以回家,而战争带来的只有伤痛,亲人离去,家财被征,徒耗国力。但这次南迁有力促进了南方区域经济的开发,逐渐超过北方。

“衣冠南渡”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 天天要闻

最后完成

两宋相交之际,中华大地上第三次出现“衣冠南渡”,这也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全面实现的时期。此次诱因则是“靖康之乱”,与“永嘉之乱”一样,国都被攻破,皇帝被掳走,国家蒙受巨大耻辱,当时北方普通人民为了活命又一次上演历史上相同的一幕,此次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大规模的“衣冠南渡”事件。

此时江南地区一跃而起,成为南宋的首都之地,南宋能够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说明了当时南方的经济地位举足轻重,的确,南宋时期的江南经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商品经济越来越繁荣,国家也因此财政收入增加,城镇也在这个时期大量兴起。江南地方有财有权后,文化也开始以江南为盛。当然,南迁的中原士族极大的影响了南方的文化面貌。

“衣冠南渡”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 天天要闻

衣冠南渡的意义

衣冠南渡是汉人被迫情况下,非主动的一个行为,一方面是对生命的渴求,一方面是对土地的需要,衣冠南渡这个断断续续,跨越几个朝代的历史现象也造就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局面。渡江而去的文化精英迅速提升南方的文化层次;民众则通过集体的力量创造新家园,运用先进的生产经验和技术促进南方发展。

在大的层面改变了中国古代历史黄河流域“一枝独秀”的历史格局,逐渐改变了南方“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并凭着南方自然条件的优越,后来者居上,成为后来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影响深远直到现在。

衣冠南渡和经济重心南移是相辅相成的,带动中国古代全国经济的发展,也使得各地经济发展逐渐平衡,虽然北退南进,但在农耕文明下逐渐趋于平衡。

“衣冠南渡”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 天天要闻

总结

纵观所谓的“衣冠南渡”,实质上就是中原汉族的逃难史,与今天的“难民潮”类似,是人民的苦难。希望这些历史永远只出现在我们的课本中。和平可贵。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北京“回南天”,东北下“梅雨”?因为它偏北了 - 天天要闻

北京“回南天”,东北下“梅雨”?因为它偏北了

2025年7月1日8时许,北京大兴天宫院。尹亚飞/新京报/视觉中国2025年7月,北京仿佛进入广东“回南天”,地铁通道的墙壁上甚至挂上水珠。东北地区也连日阴雨绵绵,仿佛进入江淮“梅雨”季。潮湿、闷热、黏腻的空气,让北方人感到陌生。“我们家现在讲粤语。”有人如是调侃。还有人说:“南方人北漂,第一次有家乡的感觉。”另...
痛别!他在杭州逝世 - 天天要闻

痛别!他在杭州逝世

2025年7月5日18时15分,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原院长、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王祖耆先生,因病在杭州逝世,享年98岁。王祖耆1927年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45至1948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1952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电机系硕士学位后于美国西北大学任助教;1955年9月与钱学森同船回国...
沈从文婚外情长达8年,期间找林徽因求助,林:去找金岳霖谈谈 - 天天要闻

沈从文婚外情长达8年,期间找林徽因求助,林:去找金岳霖谈谈

1936年北平一个冬夜,大作家沈从文失魂落魄地敲响了总布胡同三号的大门。开门的是女主人林徽因,她看着门外这位文坛好友,只见他一米六几的个子在寒风中微微发抖,脸上满是泪痕。能让写出《边城》这般纯净文字的男人,哭成这样,一定是天塌下来了。林徽因
外国船只插五星红旗避祸,国防部:公道自在人心 - 天天要闻

外国船只插五星红旗避祸,国防部:公道自在人心

最近中东海域上演了一出"换旗求生"的戏码,在霍尔木兹海峡这片火药桶般的水域,外国商船们突然集体玩起了"变装秀"——清一色挂上中国五星红旗。 (在霍尔木兹海峡,大量外国船只悬挂五星红旗以避免....
郭永红任天津市委组织部部长 - 天天要闻

郭永红任天津市委组织部部长

7月9日,天津市委组织部领导干部会议召开。市委书记陈敏尔主持会议,宣布中央有关任职通知和市委关于市委组织部主要负责同志任职的决定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和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严的标...
以法之名:直到李人骏去救王彧,才知,洪亮被拍视频的真相 - 天天要闻

以法之名:直到李人骏去救王彧,才知,洪亮被拍视频的真相

李人骏把万海定为黑社会,是因为王彧的指证。王彧在幕后老板陈胜龙和程子健的一番操作下,对万海做伪证,陈胜龙告诉他说是零成本,只需要诬告万海,就可以把万海手里的万川集散中心搞到手。但事实上却并不是这样。随着姜红军和孙飞被抓,李人骏被约谈,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