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托孤重臣,为何司马懿篡魏,而诸葛亮没有篡汉呢

2020年08月20日18:04:06 历史 1170

公元223年,汉昭烈帝刘备病重,召诸葛亮及李严入永安托孤,刘备任命诸葛亮为丞相,李严为尚书令,两人均为托孤重臣,但以诸葛亮为主,李严为副,蜀汉政权进入诸葛亮时代。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睿病重,征召司马懿及曹爽托孤,曹睿任命司马懿为太尉,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任命曹爽为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军事,录尚书事,曹爽与司马懿的官职地位几乎是差不多的,唯一不同的是曹爽有假节钺的权力,而司马懿只有假节权力。

托孤大臣的选择历来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由于手握重权,又担心威胁到皇权,因此托孤最重要的就是维持权力的平衡,刘备与曹睿的托孤都是两个人,而且这两个都是能力差距较大,而能力的不平衡,导致最终托孤结局的不同,只不过幸运的是刘备,因为他选择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而倒霉是曹睿,他选择了一个心狠手辣、谋权篡位的司马懿。

同为托孤重臣,为何司马懿篡魏,而诸葛亮没有篡汉呢 - 天天要闻

刘备托孤诸葛亮

托孤大臣之间历来就是充满了政治斗争,所以很快诸葛亮就扳倒了李严,成为唯一的托孤大臣,也成为了蜀汉真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手握军政大权的权臣,诸葛亮在成为唯一的权臣之后,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北伐,以报效刘备知遇之恩和实现当初共同的理想。

同样,北方的曹魏的两大托孤重臣司马懿与曹爽之间也爆发了权力斗争,只不过司马懿与曹爽之间的斗争维持的时间相当长,从曹睿托孤两人,到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抢夺权力时,过了整整十年时间,而在诸葛亮那边,李严从刘备去世之后就一直处于权力的边沿,直到李严犯错后被诸葛亮贬为庶人。

诸葛亮之所以能够轻易扳倒李严,除了李严的能力不如诸葛亮之外,还因为诸葛亮得到满朝文武百官的支持,这些几乎涵盖了所有朝廷中的重臣,同样的道理,司马懿之所以能够扳倒曹爽,除了两人之间能力的差距之外,还因为司马懿得到曹魏朝廷主要大臣的支持,甚至还有太后的支持。

同为托孤重臣,为何司马懿篡魏,而诸葛亮没有篡汉呢 - 天天要闻

司马懿高平陵政变

但问题是:同为托孤重臣,为何司马懿会篡魏,而诸葛亮没有篡汉呢?

第一个原因就是:诸葛亮与司马懿的政治理想不同

诸葛亮是三国少有的有政治理想的政治家,他的理想就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虽然蜀汉国力弱小,但从隆中对开始,诸葛亮辅佐刘备一步一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仅仅用了十年时间,就从一个客居荆州没有任何地盘的小军阀,一跃成为天下第三大的政治势力,这一个过程,刘备只用了十年,但是,刘备没有完成隆中对的规划,于是这个理想由诸葛亮继续来完成。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种人,有像诸葛亮这样的为了理想坚持奋斗的人,也有像司马懿那样为了现实而不断改变的人,诸葛亮是一个理想的政治家,包括他的北伐,在一定程度他不是不知道北伐能否成功,他是知道不能成功也只得这么做,这种无可奈何是诸葛亮为了理想的牺牲。

同为托孤重臣,为何司马懿篡魏,而诸葛亮没有篡汉呢 - 天天要闻

曹睿托孤司马懿

但司马懿与诸葛亮完全不同,司马懿是一个务实的人,他在意的是自己眼前的利益,家族未来的利益,唯独不在意的是朝廷的利益,我们看不到司马懿身上有什么理想可言,只知道司马懿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人,只要能获取利益,他什么事都会干,包括篡位。

所以当诸葛亮不断把一生拿去实现理想的时候,司马懿却一生都在隐忍,然后伺机夺取政权,获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第二个原因就是:两人的性格、出身有着巨大的差异

诸葛亮出身没落士族,他三岁丧母,八岁丧父,17岁时连唯一的叔叔也去世了,17岁的诸葛亮就得撑起整个家族的生活,他还有一个弟弟和两个姐姐要养活,平常除了耕读,就是研习天下形势,诸葛亮的偶像是管仲和乐毅,一个是辅佐齐桓公成就春秋第一代霸主的名相,一个是辅佐燕昭王几乎要灭亡齐国的名将,注意了,诸葛亮的理想就是像管仲和乐毅一样出相入将。

同为托孤重臣,为何司马懿篡魏,而诸葛亮没有篡汉呢 - 天天要闻

诸葛亮与后主刘禅

但是,司马懿就完全不同,你根本不知道司马懿想的是什么?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只知道司马懿为人低调,城府极深,喜怒不形于色,这种人很可怕,当一个皇帝不能完全看透一个人的内心,是绝对不能让这样的人成为托孤重臣的,很明显,曹睿的识人能力不如刘备。

诸葛亮对待政敌的方法就是将李严贬为普通老百姓,而司马懿对待政敌的办法就是屠杀,光是高平陵政变,司马懿就屠杀了曹爽及其党羽五千多人,这就是两个人的差距,诸葛亮比司马懿不知善良仁慈了多少倍,司马懿篡位一点心理负担就没有,而诸葛亮就完全没有想过篡位的事。

司马懿和诸葛亮同受儒家经学影响,但在两人身上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性格,司马懿出身河内大家族,他的家族不仅人口众多,而且人才济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相反诸葛亮家族就没有这样的利益集团,也就不会进行篡位的政治谋逆。

同为托孤重臣,为何司马懿篡魏,而诸葛亮没有篡汉呢 - 天天要闻

司马懿与幼主曹芳

第三个原因就是:曹魏与蜀汉的政体不同

曹魏政权在当时是天下正统,自从曹丕建立魏朝之后,实行了九品中正制,这是一种以出身来论做官的制度,实际上曹丕与士族集团进行了妥协,以换取支持称帝,然后曹丕又实行了打击直系宗亲的政策,像曹植、曹彰等宗亲就是严厉打击的对象,到了最后,曹氏宗亲的势力越来越弱,而曹魏实现的又是官僚政治,权力都控制在官僚手中,当皇帝的能力越来越弱,或者年龄很小时,权力就掌握在权臣手中,而一旦被人控制权力,朝廷很容易被权臣控制。

所以当司马懿扳倒了曹爽之后,基本上就没有人能制衡司马懿的权力,所以司马懿把权力传承给自己的儿子,当司马懿世袭权力的时候,就说明了司马家开始了篡位的进程,因为这是篡位的标准程序,而所有这一切最重要的就是九品中正制,当司马家掌握权力时,又拉拢了世家大族,包括高平陵政变司马懿能成功,就是因为获得了世家大族的支持。

蜀汉的政体与曹魏不同,蜀汉是外来政权统治益州,作为外来政权的蜀汉,只能依靠外地人作为统治阶层管理益州人,因此蜀汉内部的主要矛盾是统治阶层与益州本土豪强之间的矛盾,因为本土豪强没有政治权力,却要承担最多的纳税,人口、粮食、钱财的上缴,如果诸葛亮要篡位,那么就会遭遇巨大的阻力,首先益州本地豪强就会反对。

同为托孤重臣,为何司马懿篡魏,而诸葛亮没有篡汉呢 - 天天要闻

司马懿与诸葛亮

其次,蜀汉的立国之本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个人尽皆知,诸葛亮如果篡位,那岂不是自己打自己耳光,没有法统性,也没有篡位基础,就连暂时支持诸葛亮的外来荆州派都不会支持,诸葛亮就会成为一个孤家寡人,这种蠢事诸葛亮是不会做的。

当然,最重要的,诸葛亮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北伐实现理想的任务上,对内依法治国,对外连年北伐,凝聚蜀汉向心力,他根本不可能篡位,而司马懿只想不断地获取实际利益,他击败曹爽后,发现整个天下没有任何人能够支援自己的权力,结果欲望马上就上来了,权力这种东西就像毒品,会上瘾的,最终司马懿世袭权力,到孙子辈司马炎时成功篡位建晋。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统一后,台湾叫什么名?台84岁老将王建煊给出答案 - 天天要闻

统一后,台湾叫什么名?台84岁老将王建煊给出答案

两岸关系一直是个敏感话题,尤其是“统一”这事儿一提起来,大家的耳朵都竖得老高。对此,台湾省84岁的前“监察院长”王建煊跳出来,抛出了一些关于统一后台湾叫啥名的看法,搞得网上网下议论纷纷。历史咋回事儿?台湾跟中国大陆的关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
董小姐们最憎恨的人,是他 - 天天要闻

董小姐们最憎恨的人,是他

改革开放后,商鞅、秦国遭到了全方位的抹黑,好事者甚至发明了“秦制”这个概念。在他们看来,中国落后的根源就是商鞅,就是秦制。秦制反民主、反自由,所以导致了落后,商鞅罪大恶极,竟然还写了个《商君书》,提出“驭民术”,教君主们怎么进行愚民,简直十
世界最长寿老人去世!百岁长寿老人往往有这些特点 - 天天要闻

世界最长寿老人去世!百岁长寿老人往往有这些特点

据法新社5月1日报道,世界上最长寿的人、巴西的伊娜·卡纳巴罗·卢卡斯4月30日去世,享年116岁。美国老年医学研究组织和“追求长寿”组织称,现在世界上最长寿的人是115岁的英国萨里居民埃塞尔·卡特勒姆。“活到100岁,健康又长寿”,这是许多人向往的目标。长寿不仅取决于基因,更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大量研究已...
曹县莘冢集村 - 天天要闻

曹县莘冢集村

宣统二年地图莘冢集村位于曹县城西北8.2公里处。聚落呈正方形,东西、南北长约500米。全村总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3公顷,总人口6000余人。属青菏办事处。莘冢集村有夏莘国莘仲君墓,明朝初年,名为伊尹耕莘太平寨。明朝中期成集,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