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茶淡饭情意浓:周总理的特别“家宴”

2025年04月10日23:44:25 历史 1235

粗茶淡饭情意浓:周总理的特别“家宴” - 天天要闻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会不定期地举办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家宴”。这种“家宴”与普通家宴相同之处,就是居家操办,比较随意、自如,具有浓厚的家庭氛围。而特别之处,则是邀请的对象大都是非亲非故的普通人,主人与客人大都萍水相逢,交流的非亲情与友情,而是超越亲缘关系的人间真情。

周恩来作为开国总理,肩负纷繁复杂的治国理政重任,日理万机,夜以继日的工作,是人所共知的常态,非常难得有闲暇的时候。在这样一种状态下,他为什么要挤出时间亲自出面设“家宴”款待那些“无关紧要”的人?他的用意何在?又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倾情关怀传递家的温暖

亲民、爱民是周恩来一贯的主张,也是人民总理的显著标志。新中国成立伊始,他就告诫政务院工作人员:“中南海是过去的封建皇帝待的地方,在这个黄圈圈里都是穿黄马褂的,是个与民隔绝的又统治百姓的禁城。现在解放了,我们在中南海工作,就要打破往日的‘黄圈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当真正的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他身体力行,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以民为本,亲近百姓,“谈笑”不仅有“贤达”“鸿儒”,“往来”还有“布衣”“白丁”,千方百计给普通群众以关怀和温暖。

中南海西花厅是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一直工作、生活的地方。走进中南海、成为西花厅的座上宾,对于一般人来说无疑是莫大的荣耀,对于被邀请对象来说无疑是极高的礼遇。获得过这种荣耀和礼遇的有工人,如掏粪工时传祥;有农民,如全国农业先进单位会议代表;有文艺工作者,如乌兰牧骑基层演员;有体育运动员,如乒乒球选手;还有原国民党高级将领,如卫立煌;有特赦战犯,如末代皇帝溥仪;有日本友人,如西园寺公一。

周恩来的“家宴”没有丰盛的菜肴,更没有什么山珍海味,都是家常饭菜,但粗茶淡饭情意浓。1958年12月,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代表会议召开,周恩来出席了开幕式。31日上午,他邀请包括时任中共淮安县委副书记颜太发在内的10位与会代表到西花厅家中做客。见面后,周恩来与代表们一一握手,并问起每一个人的姓名,接着就在办公室前与大家一起合影留念。午饭时,周恩来特意将淮安代表安排在身边就座,还不住地给每个人夹菜。他看到大家的神情逐步放松下来,非常高兴地说:“这样好,我们是家里人嘛!”

粗茶淡饭情意浓:周总理的特别“家宴” - 天天要闻

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主创人员在周恩来家中做客

1960年,全国地方戏表演艺术家到北京开会。周恩来、邓颖超借机请常香玉袁雪芬等到家中吃饭,还特意请程砚秋夫人果素英参加,以聚餐的方式为一直沉浸在丧偶之痛中的程夫人散心。吃完午饭还与客人散步漫谈。客人们看周恩来对文艺界朋友遗属这么体贴入微,都感到党的温暖可亲,心里异常宽慰。1961年2月12日,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周恩来邀请特赦不久的末代皇帝溥仪及其亲属到西花厅做客。他热情地说,请你们来,一起过个年。按北京习惯,这次过春节吃饺子。26届世乒赛结束后,周恩来招待中国乒乓球队“功臣”的是“四菜一汤”,外加每人一个煮鸡蛋。1965年12月22日,在年根岁末,周恩来邀请新疆和田文工团和内蒙古乌兰牧骑巡回演出队的文艺工作者到家中做客,和大家一起吃窝窝头大锅菜,把党和国家的关怀与温暖传递给这些来自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基层文艺工作者。

热情鼓励赋予爱的力量

周恩来精心安排的特殊“家宴”,与其说是一次洋溢美味的“饭局”,不如说是一种充满温情的“犒赏”。他宴请的对象时常有某个行业、某个领域有重要贡献、突出成就的先进人物。在“家宴”上,周恩来对这些先进人物在事业上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代表党和政府对他们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并希望他们再接再厉,突破新挑战,攀登新高峰,争取更大进步。

置身万人瞩目的“家”中,与一国总理同桌就餐,面对面聆听教诲,对这些先进人物来说是一种超乎寻常的精神奖励。这里尽管没有红旗招展的盛况,没有掌声雷动的喧闹,但有着春风化雨的教诲,有着真诚热情的温暖,有着人生境界的升华。

1961年4月,第26届世界乒乒球锦标赛在北京举行,中国乒乓球队取得了男子团体和男、女单打三项冠军。比赛结束,周恩来特意在西花厅设家宴招待取得优异成绩的乒乓球队员。吃饭时,他对获得女子单打冠军的邱钟惠说:“你虽然拿来世界冠军,可是我算起小分来,你还输对手两分呢!”以此鞭策运动员不骄傲、不自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1963年3月,中国乒乓球队即将出征第2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周恩来又在家中设宴,为他们壮行,并赠送勉词:“友谊重于比赛,胜不骄,败不馁,生生不已,必胜必成。”

1963年2月,周恩来两次观看南京部队话剧团进京演出的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4月2日,邀请话剧团负责人、编剧、导演和主要演员到家中做客,对他们创作的话剧予以鼓励,并表示愿意为这出戏做宣传。《霓虹灯下的哨兵》在周恩来的关心、指导下,拍成电影,搬上荧幕,引起很大反响,最终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一部经典。时传祥是北京市的清洁工、全国劳动模范。他热爱本职,勤奋工作,“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周恩来邀请时传祥到家中共进晚餐,与他亲切交谈,鼓励他为人民多做工作,多作贡献。

1965年12月,周恩来在“家宴”中,对乌兰牧骑队员们说,你们走遍了全国,带动了全国的文艺团体。希望你们保持乌兰牧骑的称号,把革命的音乐、舞蹈送到人民群众中去。还提醒他们:住了高楼大厦,不要忘记了蒙古包,坐了火车,不要忘记了骑马。你们还要回到马背上去,回到贫苦牧民中去。乌兰牧骑没有辜负周恩来的期望,多少年不断发展壮大,但始终没有离开宗旨,在面向基层牧区的同时走出国门,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成为活跃在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粗茶淡饭情意浓:周总理的特别“家宴” - 天天要闻

1961年6月10日,周恩来在西花厅举行午餐会,庆祝溥仪家人团圆

周恩来还把“家宴”当作十分难得的“请进来”“请上来”的调研机会。“家宴”上,面对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基层一线的代表,周恩来与“客人”们开诚布公地平等交流,客厅里谈,饭桌上聊,详细地了解各方面人士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并指导他们做好基层工作。在西花厅会客室与全国农业会议代表交谈时,他一再强调:要搞好农业,一定要动员群众多养猪。一定要和农民落实政策,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把养猪的事认真抓起来。并且叮嘱:回去以后,要照毛主席“关心群众生活”的话去做,把人民群众的生活切实安排好,把市场供应抓好。只有这样,才能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搞好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

真情感化拉近心的距离

统战和外交是周恩来一生不懈追求的事业,充满温馨气息的“家宴”也成为周恩来拓展统战和外交空间的独特舞台。非官方场合的轻松氛围,家庭亲友式的随性互动,没有繁琐的程式与礼节,气氛融洽,关系和谐,没有距离感的真诚沟通,可以产生润物无声的感化效果。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发出“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欢迎海外各界人士参加祖国大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号召,身在香港的卫立煌响应号召,成为第一个从海外归来的国民党高级将领。1955年4月6日,即将赴万隆参加举世瞩目的亚非会议的周恩来,从百忙中抽出时间,会见并设家宴款待刚到北京的卫立煌及夫人。交谈中,周恩来询问他俩的健康状况、回大陆的经过,共叙两次国共合作时期的旧谊,鼓励他俩努力学习,为解放台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贡献力量。卫立煌归来后,一直扎根祖国大陆,关心国家建设,致力于祖国统一大业。

末代皇帝溥仪自1959年获释抵京后,多次受到周恩来的亲切接见,对其今后的工作、生活以及家族成员的归属安排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并在很短时间内三次被邀请到西花厅家中做客。1960年5月,周恩来在家中接待了溥仪及其亲属,主要是就溥仪的弟弟溥杰与弟媳嵯峨浩团圆问题征求意见。周恩来从中日友好的大局出发,循循善诱,打消了溥仪及家人的顾虑,达成了一致意见。1960年11月,溥杰获释。两个半月后,周恩来、邓颖超又把溥仪、溥杰及亲属请到中南海家来。周恩来对请来的客人说,你们爱新觉罗氏清朝皇族,过去是统治人民的,溥仪是皇帝嘛!今天都已成为人民的一部分,这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变化,是前进。席间,周恩来嘱咐溥杰,遵照爱新觉罗氏家族人的意见,“你就执笔写封信吧,把妻子和女儿召到身边来”。1961年6月10日,在中南海西花厅举行午餐会,周恩来祝贺溥仪家人大团圆,并为溥杰和嵯峨浩等从日本归来的5人接风洗尘。午餐会上,周恩来以极高的兴致,从历史上的清朝讲到今天的满族,从日本军国主义讲到日本的前途,启发在座的人要正确对待历史,促进中日友好事业的发展。

松琦君代是日本著名乒乓球运动员,曾在第2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得女子单打和女子双打冠军。周恩来对她十分欣赏,闻讯后专门致电祝贺。1964年10月,国际乒乓球友谊赛在北京举行,退役后的松琦君代以代表团编外队员身份受到邀请。在此期间,周恩来和邓颖超特意安排松琦君代到家中做客。上午11时半,小车在中南海西花厅前徐徐停下,松琦一下车,周恩来就迎上前同她握手。松琦很感动,连忙向周恩来鞠了一躬,表示诚挚的谢意。看到松琦有些紧张、拘谨,周恩来爽朗地说:“你是我特意请来的贵宾,当然要接你到我家里来叙叙家常啰。今天,这儿就是你的家,你要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一点也不要客气。”就餐前,周恩来送给松琦一份装饰着红色饰带的礼品,说:“你的婚期快到了吧?”松琦感动得无以言表。临别时,周恩来与大家一起合影留念,并对松琦说,你什么时候愿意再来,就写信告诉我或体委的荣高棠。对你,对所有主张中日友好的日本朋友,中国的大门永远是敞开的。一直以来,松琦君代没有忘记周恩来的谆谆教诲,始终没有“脱离中日友好之轮”。

西园寺公一是日本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平战士。1953年新中国刚刚诞生不久,西园寺公一便取道莫斯科来中国访问,1958年又冲破重重障碍,毅然携全家来北京定居,1970年由于中国国内形势,离华回国。西园寺公一在北京的13年,为中日关系的正常做了大量民间友好工作,周恩来称他为中日友好的“民间大使”。这段时间,西园寺公一与周恩来经常见面,他也因此成为周恩来“家宴”的常客,1961年6月10日招待爱新觉罗氏“皇族”西花厅午餐会,他应邀出席;1964年10月中日乒乓球“球星”西花厅聚会,他作陪;1970年8月,他离华回国前,周恩来设家宴为他和夫人饯行,并诚恳地表示:“欢迎西园寺先生每年来华一次,看看中国的变化。”1972年中日建交前,周恩来对日本友人说:我们两国人民之间22年的来往超过了任何国家,这是多年友好的积累,到今天必然会开花结果。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男子“赌神”附体连赢好多场?原是麻将机内有蹊跷 - 天天要闻

男子“赌神”附体连赢好多场?原是麻将机内有蹊跷

极目新闻记者 黄忠通讯员 黄梦玲“老王,你最近火气怎么这么好,清一色说来就来?”“是啊,每次都是我们几个人打,你的水平我可清楚啦!”“虽然我们只是娱乐,输赢很小,但老王你要是有胡牌的诀窍也要告诉我们一声啊!”……近日,湖北省宜都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一起非法销售窃照专用器材案宣判,很好地解答了老王牌友...
英雄重庆⑨|邹进贤:被赞誉的“革命启蒙老师” - 天天要闻

英雄重庆⑨|邹进贤:被赞誉的“革命启蒙老师”

新重庆-重庆日报 邹进贤 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供图【人物简介】邹进贤(1899~1930)又名邹游、邹定达,化名朱三元、周三元、周正清,四川省綦江县(现重庆市綦江区)人。四川共产主义先驱者,四川党组织和武装斗争的重要领导人。
宇文护弑君连环局:西魏宗室婚配簿里的血色权谋 - 天天要闻

宇文护弑君连环局:西魏宗室婚配簿里的血色权谋

独孤部私兵的崛起:从草原铁骑到关陇暗棋 公元535年的关中平原,寒风卷着沙尘掠过残破的城垣。一支身披兽皮、腰悬弯刀的骑兵队伍悄然进入长安,马蹄踏碎北魏末年的最后宁静。这支队伍的首领独孤信不会想到,他带来的五百私兵,将在未来三十年里成为撬动中
四平市司法局团委开展“弘扬五四精神 铭记英雄历史”主题团日活动 - 天天要闻

四平市司法局团委开展“弘扬五四精神 铭记英雄历史”主题团日活动

为纪念五四运动106周年,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5月6日,四平市司法局团委组织市直司法行政系统青年干部参观解放一江山岛空战纪念馆,开展“弘扬五四精神 铭记英雄历史”主题团日活动。 在纪念馆内,全体青年干部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依次参观了各个展厅。...
青岛双星名人家族内斗 84岁创始人被儿子和孙子逼宫? - 天天要闻

青岛双星名人家族内斗 84岁创始人被儿子和孙子逼宫?

“ 知名鞋服企业青岛双星名人集团陷入内斗传闻之中,有媒体报道称84岁的双星鞋服集团董事长汪海声称遭儿子、儿媳以及孙子‘逼宫’。”5月5日,一封署名是青岛双星名人创始人汪海的公开信在网上流传。双星名人鞋业正是80、90后耳熟能详的双星运动鞋生产商,汪海是创始人、总裁,今年84岁。网上流传的公开信称,汪海被儿子汪...
春申君传奇只身的赶赴 凶险的咸阳近在眼前 - 天天要闻

春申君传奇只身的赶赴 凶险的咸阳近在眼前

只身的赶赴 凶险的咸阳近在眼前——《春申君传奇》沈国冰1按照楚国王室传统,太子傅不仅要教授太子诗书礼乐,还要教导太子骑射武艺。一般,太子傅很难文武兼备。但是顷襄王为太子熊完所选定的太子傅黄歇,却是文武双全。楚人尚武,作为楚国王室的传人,每一个被立为太子的王子都要文武兼修。翻身上马,可以驰骋战场。立于...
噩耗传来:他不幸牺牲,年仅42岁 - 天天要闻

噩耗传来:他不幸牺牲,年仅42岁

5月1日上午,退役军人高武不顾个人安危,跳入水中救起落水者,自己却不幸牺牲,生命定格在42岁。高武,男,汉族,1983年1月出生,武警退役,中共党员,温州鄱阳商会副会长,中保恒杰保安集团法人代表。他养育有一儿一女,儿子今年16岁,女儿今年8岁,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5月1日,高武携带妻女出发去浙江省温州市楠溪江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