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慈禧御用翻译德龄公主:我们的英文,其实不如一个清朝人

2020年05月16日20:44:04 历史 1917

前阵子,一个1930年拍的视频在网上火了。

慈禧的御用翻译,晚清德龄公主的一则全英文演讲。该视频拍摄于1930年,当时德龄公主44岁。

在演讲中她表示,当今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她希望国家与国家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世界的和平。

德龄公主44岁时的英文演讲

详解慈禧御用翻译德龄公主:我们的英文,其实不如一个清朝人 - 天天要闻

且不说

这位穿着花盆底鞋的格格,

英文水平有多溜,

单单说这演讲的思想观点,

古不输今,艳惊四座!

详解慈禧御用翻译德龄公主:我们的英文,其实不如一个清朝人 - 天天要闻

看完德龄公主的超流利英文,你是不是跟网友们一样感慨:

哎,我的英语还不如一个清朝人。

中英双语演讲原文

The world today is passing through the most tremendous periods of real adjustment as mankind has seen.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着人类所见过的最重要的调整时期。

And the real desire to do away with the war is being manifested.

而真正想要废除战争的愿望正慢慢的呈现。

Peace on earth and good will towards man can only be accomplished by the mutual respect and understanding from one nation towards another.

在地球的和平上,就与人为善而言,只能通过国与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来实现。

Since I have been in this country first time through my writing and lecturing, I have endeavored to creat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by presenting their beautiful artistic and cultural side of Chinese life.

因为这是我首次以写作和演讲的方式来到这个国家,我已经努力的向你们介绍中国具有艺术性和文化方面的生活,并希望以此来增进中美之间的关系。

I am grieved that this side of Chinese life is very little known here.

令我伤心难过的是这一方面的中国在国外竟是鲜为人知的。

Although China is a very old country, she is a young republic. She is striving, muffling to develop and become up to date.

虽然中国是古国,但她也是一个新生的共和国。她努力奋斗,不断发展,与时俱进。

This will take time, but in Chinese heart, it is not far behind her American sisters in her desire to become emancipated.

这也都是需要时间的,但是她们心里渴望的是解放,像美国姐妹一样。

Rapid transportation has brought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o each other s doorway.

而迅捷的交通就是敞开彼此的国门,让中美关系发展起来。

I feel especially privileged and grateful.

我因此感到特别的愉快和荣幸。

看完这个视频,是不是很好奇这位“德龄公主”到底是什么来头呢——

德龄公主(Yü Derling, Princess Derling),本名裕德龄,1885年6月8日生于湖北武汉。

“德龄公主”是满族正白旗汉军旗人,其父裕庚是清朝外交官,曾官至清廷总理衙门大臣,先后出使日本、法国,裕德龄随父先后在日本和法国生活六年。

详解慈禧御用翻译德龄公主:我们的英文,其实不如一个清朝人 - 天天要闻

身穿清朝宫廷服装的德龄

1903年,处于内忧外患的清廷急需通晓外语的国际人才,于是裕庚一家被召回京城,裕庚的夫人路易莎以及女儿德龄和容龄入宫成为慈禧的翻译。

详解慈禧御用翻译德龄公主:我们的英文,其实不如一个清朝人 - 天天要闻

左起瑾妃、德龄、慈禧太后、容龄、裕庚夫人、隆裕皇后

在慈禧身旁侍奉两年后,德龄因父亲病重,于1905年离宫前往上海照顾父亲。后来,她在1907年与美国人撒迪厄斯·怀特结婚。

1911年,她以“德龄公主”为笔名,出版了《清宫二年记》(Two Years in the Forbidden City)。

详解慈禧御用翻译德龄公主:我们的英文,其实不如一个清朝人 - 天天要闻

在书中,德龄回忆了自己两年的宫中生活,向世人展示了不为人知的清廷深闺以及慈禧太后的真实性格,展现了即将被革命所推翻的末代皇朝。

In this book, Cixi is not the monster of depravity depicted in the popular press, but an aging woman who loved beautiful things, had many regrets about the past and the way she had dealt with the many crises of her long reign, and apparently trusted Der Ling enough to share many memories and opinions with her.

书中,慈禧并不是像大众媒体报道的那样,是一个腐坏堕落的恶魔,而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太太,也会喜欢漂亮的事物,对往事,对自己经历过的那些国之大难抱有遗憾。很显然,慈禧非常信任德龄,跟她分享了很多自己的回忆和感想。

详解慈禧御用翻译德龄公主:我们的英文,其实不如一个清朝人 - 天天要闻

Two Years provides unique insights into life at the Manchu court and the character of the Empress Dowager Empress. Der Ling continued to write and published seven more books.

这本书为后人研究满族宫廷和慈禧太后提供了珍贵的材料。随后,她又先后出版了7本著作。

Princess Der Ling died in Berkeley, California, as a result of being struck by a car while crossing an intersection. She had recently taught Chinese a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1944年,德龄公主因一场交通意外,不幸逝世于美国加州伯克利。逝世前,她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中文。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德龄所著《清宫二年记》、《清末政局回忆录》、《御苑兰馨记》等,也被翻译成中文,被国人广泛阅读。

详解慈禧御用翻译德龄公主:我们的英文,其实不如一个清朝人 - 天天要闻

德龄的故去并没有减少外国读者对她作品的喜爱:时至今日,歪果仁读者们依然十分喜欢这本百年前的回忆录

详解慈禧御用翻译德龄公主:我们的英文,其实不如一个清朝人 - 天天要闻

作为慈禧时期历史的见证人,德龄公主用第一人称讲述的清朝故事,至今都影响着对清朝的历史研究,而她的优秀,也影响了现在的我们。

详解慈禧御用翻译德龄公主:我们的英文,其实不如一个清朝人 - 天天要闻

左二为德龄

//互动时间//

看完视频后你有什么感想呢?

留言区见~

来源:翻译米

图文摘编整理自网络,仅用于分享交流,若涉及版权纠纷,敬请联系平台妥善处理或编辑删除,感谢。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长沙贾谊故居发布闭馆,陈展将进行全面提质改造 - 天天要闻

长沙贾谊故居发布闭馆,陈展将进行全面提质改造

5月5日,长沙市贾谊故居管理处公众号发布闭馆公告,公告中称此次闭馆原因为“贾谊故居文旅项目建设需要”,闭馆期间将对陈展进行全面提质改造。此前,长沙简牍博物馆启动了“文脉在兹 谊居千年——西汉长沙王太傅贾谊和他生活的城市”文物特展,展览展现了贾谊的生平、思想及其对湖湘文脉的影响。展览持续至2026年5月31日(...
中国鞋王,曾叫板美国,如今惨遭孙子逼宫? - 天天要闻

中国鞋王,曾叫板美国,如今惨遭孙子逼宫?

靠制度,才能基业长青。作 者丨张静波华商韬略出品丨ID:hstl88881992年的纽约,火药味十足。当美国记者质疑汪海,他穿的是否为双星鞋时,这位中国鞋王当即脱下鞋子,高举过头顶,向人们展示鞋底的商标,并用英语高呼:China Double Star!此举在美国引起轰动,有媒体戏称:汪海是除赫鲁晓夫之外,第二个敢在美国公众面前脱...
汉朝使者为何死亡率居高不下? - 天天要闻

汉朝使者为何死亡率居高不下?

有听友问我这么一个有些难回答的问题,说历史上汉朝使臣频繁遭遇杀身之祸,到底啥原因?实话讲,哪个朝代我们的使臣都有被杀的,但确实汉朝人数上是多了些。我们就试着串着故事讲讲大概。
高句丽复活甲还没捂热,就被大唐反手砸了个稀碎 - 天天要闻

高句丽复活甲还没捂热,就被大唐反手砸了个稀碎

一万唐军暴揍五万敌军,将高句丽死灰复燃的气焰彻底覆灭!也将反水的新罗连带着一起疯狂教育。此战歼敌上万,俘敌同样达到上万。这一战将盛世大唐之威扬遍四海,此战就是公元668年的石门之战。这一战的背景有点搞笑,因为这一年大唐刚刚覆灭高句丽,并将他
南阳王府山的七大难解之谜 - 天天要闻

南阳王府山的七大难解之谜

南阳王府山,坐落在河南南阳市工农南路旁,是明朝唐王府的后花园核心。这座用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不光是个建筑奇观,还因七大未解之谜闻名,吸引了无数人来探秘。朱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二十三子,1376年9月18日出生,母亲是李
基因证实,芬兰人是汉族亲戚,8000年前分开,还带走了狗 - 天天要闻

基因证实,芬兰人是汉族亲戚,8000年前分开,还带走了狗

基因研究证明,芬兰人和汉族竟然是远房亲戚!这关系得追溯到8000年前的一次大迁徙,而且更绝的是,当时迁徙的人还带上了他们的狗。这事儿听起来像历史悬疑剧,但全是真材实料,科学家们用DNA证据一步步揭开的。先说这发现的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