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我虽然姓钱,但我并不爱钱!”

2020年05月11日11:44:09 历史 1892

钱学森回国月薪只有335元,但他有个特别待遇,连十大元帅都没!钱学森:“我虽然姓钱,但我并不爱钱!”

钱学森:“我虽然姓钱,但我并不爱钱!” - 天天要闻

钱学森有句广为流传的名言:“我虽然姓钱,但我并不爱钱。”钱老的这句话,并非虚言,要不然他也不会主动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冲破重重阻力艰难回国,投入了百废待举的新国家建设。

钱学森:“我虽然姓钱,但我并不爱钱!” - 天天要闻

钱学森是清华大学第七届庚款的留美学生。1935年9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1936年9月获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后转入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成为世界著名科学家冯·卡门的得意门生。

钱学森:“我虽然姓钱,但我并不爱钱!” - 天天要闻

在加州理工学习期间,钱学森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的钱学森,于1938年7月至1955年8月,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并与导师共同完成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和建立“卡门-钱学森”公式,28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钱学森:“我虽然姓钱,但我并不爱钱!” - 天天要闻

在美国享有优厚的生活待遇与先进的科研条件的钱学森,虽然身在异国,却时刻关注祖国,得知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便和夫人蒋英达成统一思想——回国报效国家。由于其曾参与过美国军方的高精尖项目,钱学森夫妇的回国之旅受到美方的重重阻挠,并且,钱学森还因此被关进过美国的监狱。直到1955年10月8日,钱学森一家才终于回到了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

钱学森:“我虽然姓钱,但我并不爱钱!” - 天天要闻

得知钱学森离美回国的消息后,美国海军次长丹金布尔无不遗憾地对美国人说:“无论在哪里,钱学森都值5个师。”我们的伟大领袖则说:“美国人把钱学森当成5个师,在我看来,对我们说来钱学森比5个师的力量大多啦。”

钱学森:“我虽然姓钱,但我并不爱钱!” - 天天要闻

钱学森刚回国时,他每月的工资是335.8元(当时所有人工资并不高,大将的工资是每月425元)。钱学森夫妇除了负担两个孩子外,还要负担父亲钱均夫、蒋英母亲蒋佐梅以及蒋英奶妈的生活,所以,335.8元钱一月的工资,对他们来说是,是够紧张的。后来,由于国内经济的好转,钱学森的工资与补贴有所提升(职务工资350元,学部常务委员的补贴100元,每月共450元),但是,他却不愿享受这样的“高工资”,并向组织提出降薪。

钱学森:“我虽然姓钱,但我并不爱钱!” - 天天要闻

在自己的工资待遇上,都如此谦让,工资之外的奖励金,则更是坚拒不受,全部捐出。比如,1959年、1961年,钱学森两次分别获得了3700元、11568元稿费,他全部捐献了。1957年,苏联送给钱学森2.6万卢布礼金,当时约合1.47万元人民币,这也是一笔巨款,结果钱学森直接全部捐献了。

钱学森:“我虽然姓钱,但我并不爱钱!” - 天天要闻

不爱钱的钱学森,却有着自己的最大追求,那就是他常对人说的:“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工作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奖赏。”

钱学森:“我虽然姓钱,但我并不爱钱!” - 天天要闻

钱学森确实以自己的工作赢得了人民的赞赏与世界的肯定,他也因此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有人说,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钱学森:“我虽然姓钱,但我并不爱钱!” - 天天要闻

正是因为钱学森在中国导弹、原子弹领域的举足轻重地位,也给他的生活带来高于一般人的风险,敌对势力的黑手,早已悄悄向他举起。1964年,正值“两弹”研制的关键时刻,却出现了特务在食品中投毒案,为此公安部门决定加强对钱学森的保护。为了确保钱学森的生命与饮食安全,除了公安部门给他配备顶级保镖以外,卫生部门还专门给他配备了一位食品化验员。这种特殊待遇,就连当时的十大元帅都没有享受到。

钱学森:“我虽然姓钱,但我并不爱钱!” - 天天要闻

那名食品化验员叫做段恩润,为了时刻能帮助钱老检测食物里是否有有毒物质,段恩润受命在离钱老家不远处组建了化验室,专门用于检测钱老的食品安全。哪怕是每一片茶叶,他都会经过仔细的化验才会放心让钱老食用。段恩润一共陪伴钱老度过了6个春夏秋冬,在这6年里,他兢兢业业的照顾着钱老及钱老一家人的生活起居,6年里,他没有给敌人留下一丝可以下手的机会。

钱学森:“我虽然姓钱,但我并不爱钱!” - 天天要闻

没有了后顾之忧的钱学森,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攻关中。在钱学森的努力带领下,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图片来自网络)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李在明收到中方邀请,要不要出席九三阅兵?韩国还在看美国脸色? - 天天要闻

李在明收到中方邀请,要不要出席九三阅兵?韩国还在看美国脸色?

7月2日,韩联社记者提问,据报道,中国政府近期通过外交渠道向韩国政府询问李在明总统能否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对此,中方是否能够确认相关信息?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方将隆重
桓玄篡位最大失算:逼死反复无常的刘牢之,却漏掉了影帝刘裕 - 天天要闻

桓玄篡位最大失算:逼死反复无常的刘牢之,却漏掉了影帝刘裕

公元402年,桓玄率军逼近建康,成功清除司马元显、司马尚之及其一众党羽后,自任都督中外军事、丞相、录尚书事、领扬、荆、江、徐四州刺史,掌控了东晋的最高权力。为了扫清隐患,他决定过河拆桥,除掉反复无常的北府军统帅刘牢之。于是任命刘牢之为会稽内
泰山和崔康熙矛盾激化,拉拉扯扯各有算计,天价违约金成最大障碍 - 天天要闻

泰山和崔康熙矛盾激化,拉拉扯扯各有算计,天价违约金成最大障碍

近日,山东泰山俱乐部韩国籍主帅崔康熙“失联”一事被外界闹得沸沸扬扬,成为这个中超间歇期最热门的一个话题。这一事件初看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背后实则是山东泰山俱乐部与主教练崔康熙之间复杂矛盾的一个集中总爆发。从表面上看,“失联” 事件源于泰山俱乐部欲与崔康熙沟通夏窗调整事宜,却无法联系到他。但事情远非这...
历史回响中的民族觉醒 - 天天要闻

历史回响中的民族觉醒

卢沟桥畔的钟声穿透八十八载光阴,惊醒了沉睡在历史褶皱里的血色记忆。当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首次公开展示胡桃泽正邦 83 分钟口述影像,这位 731 部队原解剖技师的自述,让那段湮灭于档案深处的暗夜重新浮现于阳光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