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走廊:德意志人民心中永远的痛

2020年04月01日14:00:21 历史 1285

如果你仔细观察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地图的话,大概就能够发现在德国的东西两部分之间有一块狭长的波兰领土直通波罗的海,这片条状土地就是大名鼎鼎的“但泽走廊”(又称波兰走廊)。

波兰走廊:德意志人民心中永远的痛 - 天天要闻

因为二战之后欧洲格局的重新划分,德国的东部领土已经大都归于波兰,所以那条将德国一分为二的“走廊”已经成为历史名词,不过倒退回一百年前却是波兰通向海洋的唯一窗口,同时也是德意志人民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伤痕。

濒临波罗的海的格但斯克是波兰最重要的港口之一,不过在并入波兰领土之前,它有一个典型的德语名字——但泽。关于但泽在历史上的归属确实是笔糊涂账,根据今天的考据我们只能模糊地了解到在公元980年左右,波兰人首先在维斯瓦河注入波罗的海的入海口建立据点,这便是格但斯克(或者是但泽)的前身。不过由于这一地区本就处在日耳曼人与斯拉夫人活动范围的交界之处,因此该港口屡屡在两者之间易手。从公元10世纪到18世纪,围绕但泽究竟爆发了多少次战争已经很难统计,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其最终落入了崛起的波兰王国手中。

波兰走廊:德意志人民心中永远的痛 - 天天要闻

可惜好景不长,普鲁士走向强盛之后于1772至1795年之间,连续三次伙同俄、奥两国瓜分波兰,自此波兰作为一个国家消失了整整123年,而普鲁士分得的土地当中就包含但泽市。进入十九世纪之后,普鲁士以武力强行整合德意志诸邦,最终建立起如日中天的德意志第一帝国,此时没有人怀疑,也不会有人敢去怀疑德国人对但泽的主权。不过战争总会改变一切,当威廉二世驾驶德意志的战车冲向一战战场之后,欧洲又一次不可避免地遭到洗牌。

波兰走廊:德意志人民心中永远的痛 - 天天要闻

战败后的德国不得不屈辱地接受《凡尔赛和约》,而和约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涉及到“波兰复国”问题。根据美国总统威尔逊的主张,复国后的波兰如果只是一个纯粹的内陆国,那么其日后的经济、政治将不可避免地依赖德国,这对于战后对德国的制衡极为不利。因此协约国策划了将维斯瓦河沿线至但泽市之间的德国领土割予波兰,这样后者就有了直接沟通波罗的海的出口。显然德国人对这样的主张极其抵触,但身为战败国却只能接受,而“但泽走廊”也由此成为德意志民族主义者挑动仇恨的依据。

波兰走廊:德意志人民心中永远的痛 - 天天要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德国人不得不通过开辟海上航运来连接东普鲁士,而且任何牵涉到陆路运输的倡议都会遭到波兰方面的无情拒绝,仇恨的种子开始在德国人心中萌发。希特勒上台之后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军事冒险,包括兼并莱茵非军事区、吞并奥地利、兼并捷克斯洛伐克,而完成上述动作之后,德国很自然地对波兰提出了“波兰走廊”的要求。因为有英法的军事承诺,波兰放心大胆地回绝了希特勒,而后者随即发动了闪电战。

波兰走廊:德意志人民心中永远的痛 - 天天要闻

在苏德共同夹击之下,波兰全境沦陷,包括“但泽走廊”在内的大片波兰西部领土被党卫军占领。1945年,德国再度战败,而这一次不仅是“但泽走廊”,就连东普鲁士也被并入了他国。时光荏苒,转眼进入21世纪,今天的但泽早已改名格但斯克,而关于这座城市的过往还有多少人记得呢?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马屁 - 天天要闻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马屁

俗话说得好: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你要求人办事、想要达到某种目的时,拍马屁往往特别管用。 江湖上有一个人,那就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他特别喜欢别人拍马屁,因为他属于威权型人格,特别享受那种君临天....
中国人民抗战纪念馆展出赵一曼遗书:亲爱的孩子啊,希望不要忘记母亲是为国而牺牲 - 天天要闻

中国人民抗战纪念馆展出赵一曼遗书:亲爱的孩子啊,希望不要忘记母亲是为国而牺牲

极目新闻记者 李迎 曹雪娇7月7日,《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开幕式,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8日,该展览面向公众对外开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恢复开放。赵一曼牺牲前给儿子的遗书(图源:记者拍摄)据了解,本次展览面积1.22万平方米,将展出照...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 天天要闻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围绕明确奋斗目标形成的团结才是最牢固的团结,依靠紧密团结进行的奋斗才是最有力的奋斗”。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确立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提出了“两个一百年”...
鉴往知来|百团大战:战绩辉煌,永垂史册 - 天天要闻

鉴往知来|百团大战:战绩辉煌,永垂史册

立狮脑山巅,望太行云烟。那座座峰峦如同无言的丰碑,铭刻着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勇御外侮的峥嵘岁月、不朽功勋。 7月7日,恰逢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纪念日,正在山西阳泉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向百团大战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缅怀抗战烈士英雄事迹。 1940年8月,为粉碎...
第1视点|跟随总书记回望百团大战伟大胜利 - 天天要闻

第1视点|跟随总书记回望百团大战伟大胜利

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省阳泉市考察。他来到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向百团大战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缅怀抗战烈士英雄事迹,重温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勇御外侮的光辉历史,了解当地开展革命历史教育、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等情况。 阳泉狮脑山主峰 形如刺刀的百团大战纪念碑直指苍穹 不远处,...
古人用秸秆,也是烧吗? - 天天要闻

古人用秸秆,也是烧吗?

焚烧秸秆,常被误认为是千年传统,实则是现代农业的“时代病”。古人用秸秆,少有“一烧了之”的草率,而是千般用法、万种智慧。 从《齐民要术》到《陈旉农书》,从堆肥还田到修筑屋舍,秸秆在古人的手中,是滋养农田的肥料,是遮风挡雨的材料,是饲养牲畜的食粮。焚烧秸秆,绝非古人首要的选择,而是现代化农业发展中人们...
观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记的抗战历史,不曾忘记的无名之辈 - 天天要闻

观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记的抗战历史,不曾忘记的无名之辈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血与火的14年抗战,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无数国人在民族危亡时挺身而出,奉献牺牲。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超过3500万人。在抗战相持阶段,湖南是对日战事最多、最惨烈的正面战场之一。当时全省人口3000万,征募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