滂沱大雨中,工运舞台剧《大雨将至》首演开启红色工运精神穿越之旅

2025年05月24日08:30:16 历史 1818

滂沱大雨中,工运舞台剧《大雨将至》首演开启红色工运精神穿越之旅 - 天天要闻

滂沱大雨中,工运舞台剧《大雨将至》首演开启红色工运精神穿越之旅 - 天天要闻

本报讯(记者 孙云)昨天的申城,滂沱大雨几乎整日未断。在这样应景的天气中,一场反映第三次上海工人武装起义等工人运动的原创舞台剧《大雨将至》在徐汇区工人文化体育中心首演成功,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心灵的红色文化盛宴。

今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上海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也是五卅运动100周年。徐汇区总工会历时一年时间,倾力打造了这部由职工创作、职工演绎的原创舞台剧《大雨将至》。本剧以第三次上海工人武装起义的胜利为切入点,生动演绎了以赵世炎为代表的早期工运领袖们“为国谋利,为工求福”的事迹及深远影响,用舞台剧的艺术形式讲好红色工运故事。

滂沱大雨中,工运舞台剧《大雨将至》首演开启红色工运精神穿越之旅 - 天天要闻

舞台剧从 2025年5月的一个雨夜开始:基层工会干部小徐正加班为即将到来的工运知识竞赛做准备,渐渐睡意袭来,穿越到1927年3月的上海。当时,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上海正危机四伏,小徐在一批工运领袖的影响下,选择参加革命,见证了从第三次上海工人武装起义胜利的欢庆鼓舞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血雨腥风。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以新时代工会干部的视角,展开对百年工运精神的解读,让观众们仿佛置身于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之中,深刻感受先辈们的无畏与担当。

参与首演的演员都来自徐汇职工五月剧社。剧社致力于打造徐汇职工戏剧爱好者交流、学习和展示平台,为剧社成员提供发声表达、剧本创作、节目编排等全方位的能力训练,体验戏剧魅力,释放工作压力。演员们用真挚的表演和饱满的情感,将剧中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赢得了观众们经久不息的掌声。

滂沱大雨中,工运舞台剧《大雨将至》首演开启红色工运精神穿越之旅 - 天天要闻

演出结束后,观众们沉浸在剧情之中,久久不能平静。许多观众表示,这部舞台剧让他们对上海的工人运动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工会干部傅蕴恺说:“1925年,上海租界的暗夜被工人们的呼声撕裂。舞台剧以穿越手法,再现了赵世炎烈士领导上海第三次工人大罢工的历史片段。作为工会干部,当看到舞台上那支由码头工人、纺织女工、电车司机组成的游行队伍冲破军警封锁,义无反顾唤醒工友沉睡在心底热血,这场跨越百年的工人运动在新时代的剧场里激荡出令人震颤的回响。这种艺术化的暴力呈现,让观众直面反动派的残酷,了解百年前工人的艰苦工作环境。”还有观众感慨道:“这场演出不仅是一次艺术的享受,更是一堂生动的工运历史课。工运先辈们的精神穿越时空,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继续奋斗。”

昨天下午,徐汇区总工会还举办了《回望五卅狂飙・赓续百年荣光》主题展,进一步丰富了此次活动的文化内涵,让职工们在观剧之余,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工运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跨越时空 AI让81岁老人和她19岁的哥哥“重逢” - 天天要闻

跨越时空 AI让81岁老人和她19岁的哥哥“重逢”

在安徽芜湖市南陵县有个家发镇,是以志愿军特等功臣李家发烈士的名字命名的。1953年,李家发在朝鲜战场上英勇牺牲时,年仅19岁。如今,70多年过去了,李家发最小的妹妹李家英,希望再走进李家发烈士曾经所在的部队,在哥哥的营房里,与记忆中那个保家卫国的身影,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前段时间,总台记者陪同老人完成了...
四川雅安汉阙百年历史老照片合集更新 - 天天要闻

四川雅安汉阙百年历史老照片合集更新

沙畹1907年的高颐阙拓印上部分沙畹1907年的高颐阙拓印下部分沙畹1907年的高颐阙拓印1914年谢阁兰拍摄的高颐阙照片部分截图高君颂碑 1914年网络图 碑拓印目前国内历史上对雅安汉阙拍摄(研究)较为出名的人物,一位是1914年第二次来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内蒙古一副市长任上被查! - 天天要闻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内蒙古一副市长任上被查!

内蒙古纪委监委5月23日消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孟晓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公开信息显示,孟晓冰,男,蒙古族,1971年10月生,大学,公共管理硕士,中共党员。1991年以来,孟晓冰一直在赤峰市工作,曾任共青团红山区委书记,共青团赤峰市委副书记,...
山河印记·寻访抗战足迹|探访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 - 天天要闻

山河印记·寻访抗战足迹|探访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

在辽宁省阜新市太平区孙家湾街道,三座深灰色粗粝质感的建筑依山而建,这便是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 建馆至今,这里已累计接待645万人次参观,已成为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 记者:杨青、姜兆臣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痛悼!新中国第一位女大法官,因病去世,致力于推动男女平等 - 天天要闻

痛悼!新中国第一位女大法官,因病去世,致力于推动男女平等

据新华社消息,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党组成员马原同志,因病于2025年5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马原 资料图 图源:中国妇女报马原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马原,女,1930年6月生,辽宁新民人。1951年1月参加工作,195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9月至1963年1月任北京大...
滂沱大雨中,工运舞台剧《大雨将至》首演开启红色工运精神穿越之旅 - 天天要闻

滂沱大雨中,工运舞台剧《大雨将至》首演开启红色工运精神穿越之旅

本报讯(记者 孙云)昨天的申城,滂沱大雨几乎整日未断。在这样应景的天气中,一场反映第三次上海工人武装起义等工人运动的原创舞台剧《大雨将至》在徐汇区工人文化体育中心首演成功,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心灵的红色文化盛宴。今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上海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也是五卅运动100周年。徐汇区总工会历时一年时...
血海洗剑:日军残暴大屠杀系列6-萧垅大屠杀 - 天天要闻

血海洗剑:日军残暴大屠杀系列6-萧垅大屠杀

一、时间1895年10月20日(阳历),发生于乙未战争期间日本侵台的关键阶段。二、地点台湾台南县佳里镇(旧称“萧垅村”),位于布袋嘴港通往台南城的战略要地,今属台南市佳里区。三、遇难人数约7000人:多数史料记载为藏身于萧垅村壕沟及树林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