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正七品以上的官员有多少,多少百姓养一个官?

2025年03月29日00:22:08 历史 1272

古代究竟有多少官员,是偏多还是偏少?我们以明朝为例,来统计一下官员的总数,以及各品级各有多少人?

根据《大明会典》、《明史.职官》等资料综合分析,明朝的正式文职官员(不含武官)额定为24600人,其中七品以下(不含七品)占绝大多数,达20000人以上,我们重点来说说七品以上官员的数量。

为什么选取七品作为一个界线来分析呢?因为按照明朝的官职,县令一般为七品,如果对应现在干部的级别的话,刚好是正处级。以七品来作为标准,大家也比较好理解。

我们先说说京官。

明朝中央实行内阁制和六部制。

最高等级的大学士,最多时为六人,少的时候,甚至为三人。大学士的品级早期只有五品,但他们兼着尚书侍郎等职务。后期的大学士,是直接六部主官里选拔,就不用说品级了。大学士的品级应该是从一品。至于正一品的“三公”等职务,很少有单独授予的,只是荣誉性的官职,就不计算在内了。

中央分为六部,在满编的情况下,各部官员人数如下。

吏部尚书正二品1人;左右侍郎各1人,正三品;文选、考功等各司郎中共4人,正五品;员外郎每司1人,共4人,从五品;主事,每司2人,共8人,正六品。以上为吏部全部正七品官员,在最大限度满编情况下,19人。

各部尚书、侍郎、郎中等官员的品级一致,下文不再赘述。

明朝的户部职责非常广,管理全国的疆土、田地、户籍、民政,以及赋税、俸禄、军饷、救灾等一切财政相关事宜,职能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统计局、审计局、税务总局、粮食局、央行等部门。不仅如此,户部还直接一插到底,管吏各省的财政,设有十三清吏司,所以户部的机构是六部里最庞大的。

户部架构如下:尚书1人;左右侍郎共2人;十三清吏司各设郎中1人,员外郎1人,主事2人,合计为正七品上官员45人。另有照磨、检校、提举、大使等八、九品官员60余人。

礼部:尚书1人;左右侍郎共2人;郎中、员外郎、主事等跟吏部差不多,七品以上官员也约为19人。

兵部:组织架构也为下辖武选、职方等4司,七品以上官员也约为19人。

明朝的刑部,类似于户部,也设有十三个清吏司,因此,组织架构类似于户部。刑部合计正七品上官员45人,八品及以下官员9人。

工部,与吏部、礼部、兵部的架构类似,也是4个清吏司。七品以上官员也约为19人。

除了六部,明朝的中央机构还有这些:

都察院,这个机构非常庞大。正二品的左右都御史各1人;正三品的左右副都御史各1人;正四品的佥都御史2-4人 。另外还有十三道监察御史(正七品)110人。

一个都察院,正七品以上的官员就有120多号人,几乎相当于六部人数的一半。明朝的反腐够厉害吧?结果怎么样呢?

其他的机构七品以上的官员数量,我就简单说一下。

翰林院,这个机构很清贵,正五品的学士1人,从五品的侍读侍讲学士4人,编修约20人。正七品以上的官员共约30人。

国子监,祭酒1人(从四品),司业1人(正六品)。

大理寺,相当于最高检察院,正七品寺卿1人,正四品少卿2人,正四品寺正6人,正七品评事12人,共30人,机构还不小。

太常寺,负责祭祀礼乐,类似于宗教事务局,正七品以上11人。

光禄寺,负责祭享、宴劳、酒醴、膳羞之事,寺卿从三品1人,正七品以上12人。

太仆寺,责管理全国的马政,寺卿从三品1人,正七品以上7人。

鸿胪寺,负责朝会礼仪和接待外宾,寺卿正四品1人,正七品以上官员3人。

钦天监,相当于国家天文台,监正1人,正五品,副监2人,正六品。

其他还有,六科给事中、行人司、课盐提举司、市舶提举司等机构,加来正七品以上官员也在100人左右。

综上所述,明朝北京的中央机构,七品以上的文官数量为500多人。由于明朝实行两京制,南京也有六部等中央机构,但是,南京的机构因为清闲,编制比北京少了一半,因此南京中央机构的七品以上的官员为250人左右。

我们再来看看地方机构

明朝省一级的机构为三套班子,分别是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司属于军事序列,不计算在内。各布政使司设从二品布政使2人,从三品参政2人,从四品参议2人,从六品经历1人,从七品都事1人,从六品理问1人,从七品副理问1人,共10人。提刑按察使司设正三品按察使1人,正四品副使1人,正五品佥事若干,正七品经历1人,共计约6人。布政使司与按察使司共约16人,全国13个省份,省一级的文官中,正七品以上的官员共计288人。

明朝在地方设置府,州,县三种结构,形成了省-州-县与省-府-州-县两种模式。

府设置正五品知府1人,正五品同知1人,正六品通判1人,正七品推官1人,共4人。全国138个府,正七品以上文官共552人。

州设置从五品知州1人,从六品同知1人,从七品判官1人,共计2人(从七品不算),全国193个州共计386人。

县设置正七品知县1人,全国1138个县,共计1138人。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明朝正七品以上的官员总数为:北京和南京两套中央机构加起来共750人,各省一级机关288人,府和州一级(相当于地市级)938人,县一级为1138人。全国共计3114人。

套用现在的行政级别,明朝正七品相当于正处级,那么明朝正处级干部为3114人。

明朝的人口,明初为6600万人,万历三大征之前为最高峰,约1亿8千万人。取人口中间值1.2亿人,平均为3万8千多人供养一名七品以上官员。

另外还有一个数据,明朝七品以下官员大约为2万人,其中九品的就占了一万人。比如,全国驿站的驿丞就有2000多人,驿丞是从九品,王阳明杨慎都做过驿丞。取人口中间值1.2亿人,如此算来,明朝大约是6000多人供养一个正式官员(从九品以上,不含军队和吏员)。

明朝财政供养的边军约100万,卫所兵自身种田无拨款拨粮,不计算在内。明朝吏员约10万人。

如果把需要老百姓供养的官员、吏员和边军全部加起来,约为113万人。取明朝人口中间值1.1亿人,大约为100人供养一个官吏(兵)。

明朝正七品以上的官员有多少,多少百姓养一个官? - 天天要闻

明朝正七品以上的官员有多少,多少百姓养一个官? - 天天要闻

明朝正七品以上的官员有多少,多少百姓养一个官?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解放军在台岛演训,台军“跟拍”都拍不清被嘲 - 天天要闻

解放军在台岛演训,台军“跟拍”都拍不清被嘲

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施毅陆军大校4月1日表示,从当日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等兵力,位台岛周边组织舰机多向抵近台岛,重点演练海空战备警巡、夺取综合制权、对海对陆打击、要域要道封控等科目,检验战区部队联合作战实战能力。施毅还强调,这是对“台独”分裂势力的严重警告和有力遏制,...
手上一颗黑痣险些要了命,竟是“癌中之王” - 天天要闻

手上一颗黑痣险些要了命,竟是“癌中之王”

痣在很多人眼里,不过是皮肤上的一个小标记,甚至有人觉得它是“福气”的象征。但你知道吗?有些痣可能是恶性黑色素瘤,它是皮肤癌中最危险的一种。“从小到大就有的黑痣,我也没引起重视。突然长大了,左肘处还长出2厘米大小的硬肿块,摸上去还疼。”嘉定市民王女士说,5年前,黑斑开始长大,逐渐出现破溃、渗出症状,并伴...
土匪王姚大榜:从乌龙山剿匪记原型到最后的水鬼 - 天天要闻

土匪王姚大榜:从乌龙山剿匪记原型到最后的水鬼

谁能想到,上世纪热播剧《乌龙山剿匪记》中那个令人过目难忘的"田大榜",竟是以一个真实的土匪为原型?他在湘黔边区称霸半个世纪,最终却葬身江底,成了一个令人唏嘘的水鬼。这个人就是姚大榜,一个从农家子弟到悍匪魁首的传奇人物。
电视剧《周生如故》精彩台词合辑 - 天天要闻

电视剧《周生如故》精彩台词合辑

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人不得顾,车不得旋,阗城溢郭,旁流百廛,这就是你眼前的西州。 忍一时,能平顺一世。 为弟子者,晨昏醒觐,不可怠慢。 长风至而波起兮,若丽山之孤母。 古有云,弟子事师,敬同于父,怎能忘? 世行为鉴,守节
台独势力,不听话就要用棍子教训! - 天天要闻

台独势力,不听话就要用棍子教训!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李登辉主政台湾之前,历任台湾领导人,从来没有说要台独!后来的陈水文扁、蔡英文、赖清德等都变着花样叫嚣台独!为什么台独分子越来越嚣张!其实就是一句话,宠爱太过,导致肆意妄为!屡屡犯错就要家法伺候,来一顿棍
有这样几种台湾人,他们或许真的不怕战争 - 天天要闻

有这样几种台湾人,他们或许真的不怕战争

大家在新闻里肯定都瞧见了,解放军东部战区又开始了抵近台岛的实战演训。 而且,与去年的“联合利剑-2024A”、“联合利剑-2024B”有所不同,此次实战演练事前没有放出一丝风声。开启后,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