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长达2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共和制度,民国正式成立。
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能够被推翻,作为领导辛亥革命的关键人物中山先生自然是功不可没,就是他首举反帝反封建的旗帜,建立中国同盟会,为革命事业而奔走。尽管这条道路很危险,但他并没有畏惧,而是勇往直前,寻找志同道合的进步人士,发动推翻清王朝的革命起义。
在中山先生等人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在1911年,爆发了武昌起义。这次起义的成功,是推翻清王朝的关键所在,它就像熊熊烈火迅速蔓延全国,南方各省纷纷响应,中山先生被推中华民国的举临时大总统,与袁世凯为首的清廷进行谈判,史称南北议和。
这次议和的结果,溥仪退位,清王朝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结束。孙中山先生辞去总统一职,推举袁世凯为民国大总统。
清王朝能够被推翻,孙中山先生肯定是关键人物,因此,他也被誉为是辛亥四杰之首。
第二位是黄兴,他被誉为是孙中山先生的第一知交,两人一文一武,共同领导中国同盟会,发动推翻清王朝的武装起义。
比如近代史上影响最大的黄花岗起义,核心领导者就是黄兴。虽然最后,这次起义以失败告终,但在全国起了极大的革命激励作用。黄兴是这次起义的总指挥,他勇敢无畏,身先士卒,在国内和旅居国外的华侨中,赢得了崇高的声望。
在1911年,爆发的武昌起义,黄兴任职革命军战时总司令,率领起义军在汉阳前线与清军奋战二十余日,为确保武昌起义的成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在民国成立后,黄兴被大家推举为大元帅,后因黎元洪的反对,黄兴改为副元帅并代大元帅职权。
第三位李烈钧,孙中山先生称赞他,上马能文,下马能武,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儒将。
李烈钧是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加入了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出色的工作能力,及卓越的军事才干,让他赢得中山先生的器重与信任,成为同盟会的骨干,发动九江起义,成立中华民国驻九江军政分府,任职起义军的总参谋长。
尤其是在武昌起义爆发的时候,由李烈钧领导的江西革命军支援武昌,共同剿灭清军。等到武昌起义结束后,李烈钧被黎元洪委任为苏皖粤鄂赣五省联军总司令兼中央军总司令。
第四位柏文蔚,他是中国有史以来首位第一军军长。
在武昌起义爆发后,黄兴负责武汉,柏文蔚负责南京,他从上海购买枪支弹药,与徐绍桢共同发动起义。
不过,在这过程中,遭到以张勋为首的清军阻拦,导致起义陷入被动状态。但柏文蔚并没有放弃组织交给他的任务,等待时机,继续发动起义,赶跑了张勋,收复南京。
辛亥四杰以其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共同推动了辛亥革命的胜利进程。他们的贡献不仅推动了清朝的覆灭,也为中华民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