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提到的宗室英翘,是恭亲王常宁的六世孙,他的入仕渠道稍微特别一点,是通过捐输的名义,成为了宫中的二等侍卫。后来,凭借着他自己的努力,也成为了地方三品大员。来介绍一下:
一:祖上世系。
1.五世祖海善(1676-1743)
海善是恭亲王常宁的第三子,虽然生母是庶福晋,但是父亲还是将爵位交给他来承袭。
不过,海善在康熙朝初封奉恩将军,后来父亲恭亲王常宁去世后,海善就承袭了多罗贝勒的爵位。
康熙五十一年,因犯事被革去了贝勒的爵位,后来爵位就让他的二兄满都护来承袭。然后在雍正四年恢复了多罗贝勒的爵位。之所以恢复爵位,是他的二兄长在雍正九年去世,生前也已经降低到固山贝子的爵位。那么,多罗贝勒的爵位又空出来了,正好让海善恢复了爵位。
2.高祖父隆霭(1694-1753)
弘字辈,与康熙帝的嫡孙弘皙是同一年出生,而且他在恭亲王常宁的孙辈中也是居长。
康熙三十三年,隆霭出生在多罗贝勒的府中;
乾隆元年,已经42岁的隆霭才被朝廷授予了一个四等侍卫,官至从五品。
乾隆二年,擢升为三等侍卫,领正五品衔;
乾隆九年,因病告退侍卫。
3.曾祖父闲散宗室谦益(1721-1805)
永字辈,在顺治帝脉下的永字辈玄孙中,谦益应该算得上年龄较长的了。
然而闲散宗室谦益活到了85岁,却一直没有担任朝廷官职。
一个从康熙年间活到嘉庆年间,这在当时的宗室中还是很少见的。
值得一提的是谦益的嫡妻是额驸孙承恩的女儿,然而孙承恩的妻子就是谦益的姑母,因此他们成婚是属于表兄妹成婚的。
当然,孙承恩还有一个嫡妻是康熙长子的第四女,被封为了县君,属于弘字辈的。在族内还是属于谦益的姑母。
4.祖父闲散宗室连端(1763-1801)
连端是谦益的第三子,前面两位兄长也是幼年早逝,他成为了实际上的长子。然而,他也没有被朝廷授予官职,一生闲散。
他的嫡妻还是朝廷三品城守尉的女儿,对于他这样的远支宗室来说,在乾隆年间也算是选择了较好的人家了。
5.父亲闲散宗室钟静(1780-1856)
奕字辈,咸丰帝族兄,也是一位闲散宗室,活到了77岁高龄,后来娶了一位六部笔帖式的女儿,为他生育了5个儿子。
二:祖上三辈都是闲散,英翘如何成为出类拔萃的三品大员?
爱新觉罗英翘(1821-1904)
道光元年,英翘出生在闲散宗室钟静的府中,此时钟静已经42岁了。
咸丰四年,凭借着家里捐输,朝廷赏给了一个二等侍卫,这一年英翘已经34岁了。
同治元年,42岁的他被授予护军参领,在京城武职中属于正三品。
同治十一年,恩赏二品顶戴,说明在护军参领任上表现优异,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也就是说,此时他虽然还担任护军参领,但是已经属于正二品的官员了。
同治十二年,以正二品的品级,外放凤凰城守尉,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了。
同治十三年到光绪四年,英翘先后被调任复州城守尉、兰州城守尉。可见,在这样的职位上,英翘还是很出色的官员,每年的考绩都是名列前茅,才能够得以调任。
光绪十八年,已经72岁高龄的英翘奏请开缺,回家养老,朝廷下旨准许,让他以原品休致。
光绪三十年,84岁高龄的英翘走完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