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湖南株洲火车站,一辆专列停靠在夜色中。一群穿着工整的男人急匆匆跑进月台,登上专列。
“主席,让您久等了!”
“省委同志,你们好!”
专列上,毛主席坐在靠窗的位置,站起来同大家握手,一脸微笑。
随后,毛主席问了下湖南省的发展问题,省委对答如流。谈完发展后,一位精神饱满的小伙子走到毛主席面前。
“主席好!我是湘潭县委书记。”
“吆,这么年轻!”
毛主席对华国锋的第一印象非常好。此时的华国锋还不知道,这次见面将改变他的人生。
“同志,你叫什么名字?”
“报告主席,我叫华国锋。”
“华国锋,好名字!中国的锋芒,这个寓意不错。”
毛主席和蔼地看着华国锋,眼里尽是长辈对晚辈的关怀。
华国锋原名苏铸,参加革命后,为不拖累家人,改名为华国锋。1949年初,华国锋随军南下,来到湖南工作,扎根基层,一步步晋升为湘潭县委书记。
在湘潭,他虚心请教,不说空话,做了很多为民服务的实事,深获好评。
专列上,毛主席看到初出茅庐的华国锋,好像看见年轻时的自己。
“国锋同志,你是我的父母官,我有好多事要向你请教!”
“主席,您是前辈,我应该向您请教。”
“我问你,湘潭的农业怎么样?”
听到这个问题,华国锋思考了一会儿,说出实情:
“农业遇到了困难,但我坚信人定胜天。”
华国锋实话实说,吓坏省委众人。因为他们在先前的谈话中,跟毛主席说农业没有一点问题。
“你准备怎么解决?”
“开展农业互助组。”
“不愧是年轻人,有想法,有魄力!我看好你!”
毛主席把手放在华国锋的肩膀上,重重拍了两下,示意不管发生什么事,自己都会替他撑腰。
“国锋同志,你放手去干吧,我在北京等你好消息!”
华国锋接过毛主席伸出来的手,紧紧握了两下。二十多年后,这两双手会经常出现在报纸和电视上。
回到湘潭后,华国锋按照计划,开展农业互助组。在他的规划下,湘潭农业走上正轨,越来越好,成为丰收县。
消息传到北京后,毛主席非常开心,对身边人说:
“华国锋人品可靠、头脑活泼,将来一定能成大才!”
1955年,在毛主席推荐下,华国锋来北京参加中共七届六中全会。当时,他只有34岁,职务在全场人中最低。
“下面,请湘潭县委书记华国锋同志发表工作报告。”
华国锋在一片质疑中站起身来,铿锵有力地说:
“通过农业互助组,湘潭连续两年获得丰收,我认为可以把这个模式推广到全国。”
华国锋在全会上一鸣惊人,成为政坛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大会结束后,毛主席这样评价华国锋:
“他是一个老实人,不搞虚头巴脑那套。党需要这样的干部,人民需要这样的领导。”
1971年,华国锋被调到中央,一步步登上政治巅峰。
谨以此文,纪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