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和这些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如何面对“既要”、“又要”的问题?
在国内一直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拒敌于国门之外,不仅反对帝国主义的军事恐吓、经济制裁、认知战,同时坚决抵制和反对和它们做生意;
而另一种态度是张开双臂拥抱,为着“发展经济”而全面学习、接受它的一切,“宁愿生在美国”。
兹事体大,不得不辨。
一、抵制日货的本质——为抵制日货正名
抵制日货在中国由来已久。
百度词条这样解释:中国民众在日常生活消费中基于民族情结而做出的消费选择。
最早的一次抵制日货运动是在1908年,中国水师在澳门附近扣留走私武器的日本船只,引起中日外交纠纷, 随即由粤商自治会发起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抵制日货运动。
广州市内“日货几绝于市,日商之损失,不可胜数计”。反对日货浪潮很快就波及到上海、梧州、南宁、香港等地,“影响之及,极至南洋美洲各埠,历数年而不懈。”
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围绕着巴黎和会上山东问题的归属, 中国掀起了最轰轰烈烈的抵制日货运动,而且效果明显。
在1918年的时候,日本在列强对华商品输出的总量上占44.9%,从1919年以后就持续走低,到1921年降至24.5%;在1923年因为收回旅顺和大连问题, 抵制日货再起, 当年日本对华输出量只占各国对华输出总量的24.2%。
而在1932年《中央关于抵制日货的决议》是我党对抵制日货的纲领性文件。
“每个党员,团员和赤色工会会员,都应该是抵货运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群众中的每一斗争,党,团,工会都应使与抵货运动密切的联系起来,抓住任何小的抵货运动应当领导组织成为群众的抵货运动,要使抵货运动的领导,绝对保障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领导群众抵货运动走到正确的道路,才能使抵货运动在实际行动上的开展,而更加发展群众反日反帝反国民党斗争的高潮。”
1932年上海全员抵制日货
本质上,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军事侵略、经济殖民的自发运动。
所谓的民族情结,只不过是表现形式而已,并不能说明抵制日货的本质。
因为这非常容易与日韩的“使用国货”相混淆,而使我们具有反帝反侵略伟大意义的抵制日化沦为狭隘的民族主义。
日本人大多用日系车
同样,围绕钓鱼岛问题所产生的一系列抵制日货事件,依然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而引起的群众性自发性运动。
无论如何辩解,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帝国主义的本性——侵略性、殖民性、寄生性都丝毫没有改变,强盗放下了武器,笑容可掬,难道它的本性就变了吗?
它们试图以更为隐蔽的形式例如投资、金融、商业以及其制定的商业规则等继续对第三世界国家进行殖民、侵略、掠夺,抵制它的产品和投资等就成为必然的选项。
因此当代睿智的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处于后殖民主义时代。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被殖民国家和地区纷纷获得了政治上的独立,掀起了非殖民化运动的高潮,于是,殖民主义这一政治现象不得不退出历史的舞台,人们开始进入一个“非殖民化”的时代,然而,这种“非殖民化”仅仅是形式上而已,殖民国家与被殖民国家之间原有的矛盾并没有因此而消失或改变,依靠武力征服的殖民主义时代虽然已经终结,但西方发达国家却没有彻底放弃对原有殖民国家和地区的牵制、统治,而是力图采取新的方式、手段继续履行其殖民主义的路线,企图把原有的殖民地国家依然纳入到自己的发展轨道上来。
二、如何正确处理对抗与合作的关系?
基于这一认识,面对美国视中国为头号战略竞争对手的军事威胁、经济制裁、科技封锁、思想舆论战等一系列举措,民间用自己的方式来配合政府进行助攻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
因此,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它的阴谋和“阳谋”。
那么,或许有人要问,我们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美日呢?
是完全抵制采取不合作、敌视,拒敌于千里之外的态度,还是完全放下成见抓住我们的主要任务——一心一意地大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呢?
我认为,这两种态度是完全错误的,也是非常偏执的。
这个问题,就是社会主义国家如何正确处理与这些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对抗与合作的关系的问题。
有必要理清楚讲明白。
而不能被胡锡进之流带进沟里去。
1、根本性矛盾
如同夫妻关系一样,如果没有共同的追求信念,那么必然不可能长久地走下去;而美日等西方国家与中国的根本矛盾,就在于两种制度、两种追求的矛盾,这个是永远不可能调和的矛盾。
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必然要以消灭剥削和阶级、实现共产主义为历史使命,而这些帝国主义国家里的资本家以及其社会制度必然在被消灭之列。
这是根本性的“主义”之争。
而有些人故意模糊这个根本性的问题,试图或明或暗地抹去共产党人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必然是站在对立阶级的一面。
但是,这个历史使命由于当今社会主义国家不够强大,共产主义运动依然还没有蓬勃兴起,绝非朝夕之功,因此,也必须正视现实,继续壮大革命力量。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就成为首要任务。
那么,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成为必然的选项。
那么,我们正如某些大V建议的那样,就此便“归顺”、“臣妾”了不成?
2、平等是关键
有个“大V”胡锡进者如是讲,因为西方还有许多先进的东西,因此就算美视我为敌,要“通过拔掉树根和树枝来解决问题”,而胡锡进却认为“敌意和实际敌对”并不相等。这依然不是“美国征战中国的真正战鼓和号角”。
这是典型的臣妾主义,或者说鸵鸟政策。
危险来了依然蒙着眼,把头埋进沙子里,并且还用颇具影响力的大V身份来奴化中国人民。
而如何处理与它们的关系呢?
五个字:斗争与合作。
既要斗争,又要合作。
而这个的基础,就是我们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关键是平等,互利。
如果不平等,没有在平等基础上实现互利,不交也罢!
如同国共一样,该打打,该谈谈,边打边谈,边谈边打。
但无论如何,我们的原则是追求平等,你敬我一尺,我可以敬你一尺或一丈;但是,你如不敬我,那么一寸也别想得到。
军事经济等各方面对抗,也可以在平等互利自愿的基础上做生意。
胡锡进的臣妾主义便是剥削阶级不择手段唯利是图的思想,但表现为为着利益不惜牺牲尊严,同时使自我陷入危险境地。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义利面前,自然舍利而取义。
为什么是这样的态度而非其他态度呢?
基于几个判断:
一是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貌似强大但失去正义必将失败;
二是平等才是国与国之间最基础的准则,任何霸权都将被消灭;
三是历史潮流滚滚向前不可阻挡,任何落后腐朽的制度都将被淘汰,不管它们愿意不愿意,或早或晚的事情。
三、反帝和做生意两不误
新中国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来。
因此,在和发展了几百年的资本主义及其最高阶段的帝国主义的斗争中得到了深刻的认识和教训。
帝国主义的阴谋和伎俩早已被中国人民识破。
军事政治上反、防结合,经济上平等互利合作。
如何反?
反对军事侵略、武力威胁,反对霸权主义;分化瓦解敌人;团结一切被侵略、压迫者,结成反帝统一战线,政治军事上旗帜鲜明。
如何做生意?
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的作用,将朋友搞得多多的,将敌人搞得少少的。美国日本人要来做生意,欢迎,但要平等;如果不愿意做,那么请走不送。
要识别是平等的互利互惠做生意,还是以经济侵略和金融殖民为目的;是试图消灭民族经济进行文化殖民,还是共同发展;是试图掌控中国的经济命脉和基础民生,还是经济主权在我;是共享科技发展成果,还是窃取重要信息垄断相关行业;等等。
毒教材事件
间谍隐藏在内部
经济政治军事上的独立自主,才能保证国家的强大和安全。
坚决不能为了所谓经济发展、眼前利益而影响国家长远利益、出卖民族尊严,如果那样,得到的或许是眼前的少许利益,而失去的将是民心和未来。
从1840年走来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再也不怕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和制裁,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我们挺过来了,并且还拥有了两弹一星,再也不怕帝国主义的核讹诈。
从改革开放走来,帝国主义越制裁,越封锁,我们独立自主的能力就越强,最终必然练成了金钟罩铁布衫,无懈可击。
引用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以报复花剌子模对蒙古的侵略行为,成吉思汗派人送去的战书:“你要战,便作战”。
这就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一切,建立在坚持原则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