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鲍之谊指辅助春秋齐桓公称霸的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深厚交情。
1915年9月,在长沙读书的23岁毛泽东,也遇到了一名让他主动提出愿结管鲍之谊的志同道合的人——罗章龙。
罗章龙
当时毛主席以“二十八画生”之名发出征友启事。也在长沙读书的中学生罗章龙看到启事,当即回信约见。两人见面后相见恨晚,连续谈了三小时,涉及治学、处世、人生、宇宙观和社会改造问题。分手时,毛泽东对罗章龙真诚地说:“我们谈得很好,‘愿结管鲍之谊’,以后要常见面。”1918年罗章龙启程去日本留学,毛泽东专门赋诗壮行,可见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后来两人都来到了北京进行革命工作。
1920年1月28日,进步团体“辅社”同仁游北京陶然亭时合影。左四为毛泽东,左六为罗章龙。
罗章龙后来到北京大学上学,曾参加五四运动,并和李大钊共同发起组织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是中共创建时的党员之一。随后,先后组织领导了陇海铁路、京汉铁路工人一系列的罢工,是中共早期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
1923年,在党的三大上,毛泽东、罗章龙同时进入由5人组成的中央执委会常设的中央执行局,其他3人为陈独秀、蔡和森、谭平山。会后调往上海,担任中共中央会计,与委员长陈独秀、秘书毛泽东等负责中共中央日常工作。
1931年,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前后,他因拥护托洛茨基、陈独秀的主张,与李立三、王明等人有分歧,于1931年1月被开除出党。
1934年后,罗章龙转向学术界,辗转到河南大学做经济学教授并担任经济学系主任,后转到湖南大学等高校做经济学教授,一直到1949年退休。
罗章龙老年照片
罗章龙任教期间出版过《中国国民经济史》《近代欧洲各国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国民经济计划原理》等著作,对中国古代和近现代、欧洲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对社会主义中国如何实现工业化及繁荣富强有不少思考和设想。
罗章龙与毛泽东之间的友谊,尽管经历了政治上的分歧和个人命运的波折,但他们之间的尊重和理解从未改变。
1958年,两人再次重逢,他们紧握的双手,象征着对过去岁月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望。
1995年,罗章龙以99岁高龄辞世,这时毛主席已经离世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