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文物志(四十)

2024年07月06日22:30:18 历史 6503

曲靖市文物志(四十) - 天天要闻

曲靖市文物志

(四十)

开栏的话

有人说时间稍纵即逝,看不见摸不着,可我们能看到时间留下的形状,我们能触摸时间留下的痕迹。乌蒙磅礴、群山叠翠、山雄水秀、宝藏丰富、文化璀璨,在曲靖这块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这片充满传奇而又充满希冀的热土上,千百年来,前人走过的路我们这样看见。曲靖发布推出的《曲靖市文物志》专栏,带你穿越时空,看看什么样的物件和故事都留存在了时间里。

小布今天带你走进

曲靖的铜器(3)

青铜剑

共5件。分叙如下:

(一)战国八塔台圆茎青铜剑

曲靖市文物志(四十) - 天天要闻

战国。青铜质地。通长26.81厘米、茎长9.69厘米、宽3.47厘米,质量172克。剑身呈长三角形,后端有2条凹槽,凹槽两侧饰1组对称圆圈纹,无格。茎首略呈圆锥体,边缘无齿,顶部有圆穿,茎部后端为1圈镂空长条形,中部靠前端有蛙人纹饰,中间1人正面蹲踞,左右各有1人侧立,蛙人纹形状略长较清晰。

曲靖市麒麟区珠街八塔台墓地中二号堆83号墓出土。2014年9月云南省文物鉴定专家委员会鉴定为三级文物。原藏于曲靖市文物管理所,2016年10月调拨至曲靖市博物馆。保存基本完好。现藏于曲靖市博物馆。

(二)战国八塔台圆茎青铜剑

曲靖市文物志(四十) - 天天要闻

战国。青铜质地。通长22.98厘米、宽3.85厘米、茎长7.76厘米、茎宽2.47厘米,质量148克。剑身呈长三角形,后端有2条凹槽,中部起脊,无格。茎首略呈圆锥体,边缘无齿,顶部有1圆穿,茎部后端为1圈镂空长条形,前端有蛙人纹饰。剑尖残。

曲靖市麒麟区珠街八塔台墓群二号堆117号墓出土。2014年9月云南省文物鉴定专家委员会鉴定为三级文物。原藏于曲靖市文物管理所,2016年10月调拨至曲靖市博物馆。保存基本完好。现藏于曲靖市博物馆。

(三)战国青铜剑

曲靖市文物志(四十) - 天天要闻

战国。青铜质地。通长24.5厘米、刃最宽处2.77厘米、茎长6厘米,质量44克。剑身扁平而瘦长,无格,素面,剑茎较剑身簿,上有2孔,2孔处断裂。剑尖残。剑具有较典型的蜀文化特征。1991年10月会泽县娜姑镇小箐村村民建房出土。

1994年8月云南省文物鉴定专家委员会鉴定为三级文物。保存基本完好。现藏于会泽县文物管理所。

(四)西汉扁茎无格青铜剑

曲靖市文物志(四十) - 天天要闻

西汉。青铜质地。通长24.81厘米、刃最宽处3.53厘米、茎长10.05厘米、茎宽3.3厘米,质量192克。剑为实心扁长茎,无格曲刃,刃部边缘局部缺损。剑身中部起脊,素面。

曲靖市麒麟区越州镇横大路墓地出土。2014年9月云南省文物鉴定专家委员会鉴定为三级文物。保存基本完好。现藏于曲靖市麒麟区文物管理所。

(五)西汉双髻青铜剑

曲靖市文物志(四十) - 天天要闻

西汉。青铜质地。通长33.2厘米、剑身长22厘米、最宽处4厘米,质量426克。无格,剑茎首为圆形双髻,茎身两面各有精致同心圆纹30个,茎长11.2厘米,剑身中部起脊,脊上有同心圆纹、三角形纹、菱形纹组成的图案。剑身中下部有几处缺口。

1977年陆良县开挖南盘江时采集。2014年11月云南省文物鉴定专家委员会鉴定为二级文物。保存基本完好。现藏于陆良县博物馆。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李在明收到中方邀请,要不要出席九三阅兵?韩国还在看美国脸色? - 天天要闻

李在明收到中方邀请,要不要出席九三阅兵?韩国还在看美国脸色?

7月2日,韩联社记者提问,据报道,中国政府近期通过外交渠道向韩国政府询问李在明总统能否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对此,中方是否能够确认相关信息?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方将隆重
桓玄篡位最大失算:逼死反复无常的刘牢之,却漏掉了影帝刘裕 - 天天要闻

桓玄篡位最大失算:逼死反复无常的刘牢之,却漏掉了影帝刘裕

公元402年,桓玄率军逼近建康,成功清除司马元显、司马尚之及其一众党羽后,自任都督中外军事、丞相、录尚书事、领扬、荆、江、徐四州刺史,掌控了东晋的最高权力。为了扫清隐患,他决定过河拆桥,除掉反复无常的北府军统帅刘牢之。于是任命刘牢之为会稽内
泰山和崔康熙矛盾激化,拉拉扯扯各有算计,天价违约金成最大障碍 - 天天要闻

泰山和崔康熙矛盾激化,拉拉扯扯各有算计,天价违约金成最大障碍

近日,山东泰山俱乐部韩国籍主帅崔康熙“失联”一事被外界闹得沸沸扬扬,成为这个中超间歇期最热门的一个话题。这一事件初看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背后实则是山东泰山俱乐部与主教练崔康熙之间复杂矛盾的一个集中总爆发。从表面上看,“失联” 事件源于泰山俱乐部欲与崔康熙沟通夏窗调整事宜,却无法联系到他。但事情远非这...
历史回响中的民族觉醒 - 天天要闻

历史回响中的民族觉醒

卢沟桥畔的钟声穿透八十八载光阴,惊醒了沉睡在历史褶皱里的血色记忆。当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首次公开展示胡桃泽正邦 83 分钟口述影像,这位 731 部队原解剖技师的自述,让那段湮灭于档案深处的暗夜重新浮现于阳光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