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初明军、清军、日军三者的比较

2024年06月10日05:02:15 历史 1643

公元17世纪初,在当时的东亚大陆,存在着三支强军,即明帝国的精锐边军、我国东北地区的八旗军、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的日本幕府军队。

这三支军队各有其特点,而且基本上都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战斗无畏,而且它们曾相互交过手,比如1592—1598年间的朝鲜壬辰战争,明军与日军血战无数,而后来明军又和八旗军作战多次。

我们从史料出发,来简略分析一下这三支军队的特点和孰强孰弱。

一、明军

萨尔浒之战(1619)明军主力被八旗军击败之前,明军实力强大,作战体系完备,装备相对八旗军和日军也比较全面。

虽然此时明的卫所制度已经被彻底破坏,卫所兵基本已经失去战斗力。但是,在长期与蒙古人的交战当中,明政府还是训练和培养了一支强大的边军,即所谓“九边精锐”。

明代九边指:辽东蓟镇宣府大同山西延绥宁夏固原甘肃

明军的九边精锐之所以勇悍善战,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实战经验极丰,经常跟蒙古人交手。

二、战马多、铠甲精、军饷相对内地较为充裕,而且有相当强大的火器部队,虎尊炮、得胜炮和之后的红夷炮都是当时的大杀器。

比如,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曾专门提及佛郎机,其装备的佛郎机分为六种型号,长度由9尺(2.97m)到1尺(0.32m)不等,分别用于守城、野战直射支援和单兵作战。

17世纪初明军、清军、日军三者的比较 - 天天要闻

明军佛郎机,可以后膛装填。

三、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晚明边军中相当大一部分人都是蒙古人、女真人。他们本身就是在马背上长大、悍不畏死。

这些少数民族的战士被明政府优厚的军饷吸引,加入明军,并迅速成为明军中的精锐力量。

当然,这里面还包括晚明时代,各边区将领的“私军”,即私人卫队。如李成梁的家丁、祖大寿的关宁兵、吴三桂的“夷丁突骑”等。

但是,明军也有明显的弱点。

那就是精锐骑兵数量不多,吃空饷现象严重,步兵中的大多数很烂、不堪一击,而且各路主将之间互不买账、缺乏配合。

而且,明军仍以冷兵器为主,单兵火器方面大多数仍停留在火门枪三眼铳的水平。

17世纪初明军、清军、日军三者的比较 - 天天要闻

明军广泛装备的三眼铳

二、日军

战国时代(1467—1600),日本各大名之间征战频繁,使日本军队有了较为丰富的实战经验。而且,彼时日军都信奉“武士道”,不怕死。

日军的一大优点是,步兵装备精良。在当时基本上全部装备了仿制自欧洲国家的火绳枪,日本称之为“铁炮”。

至16世纪末,日军作战时已经能熟练使用“三段击”等火枪阵型,往往可以利用优势地形或者依托防御工事,给敌军造成重大杀伤。

17世纪初明军、清军、日军三者的比较 - 天天要闻

日军铁炮

17世纪初明军、清军、日军三者的比较 - 天天要闻

日本军队主要由足轻(火绳枪兵)、旗本武士、将领组成,也有一部分骑兵部队。

但是,日军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骑兵与中国军队相比差太远。

而且,在火炮方面,日军只有轻型佛郎机,射程200米左右,没有明军装备的重型红夷炮。

所以,日军的攻坚能力和大规模野战的能力相对明军、八旗军要大打折扣。

三、八旗军

皇太极八旗进行军事改革,大力发展炮兵部队之前,八旗已经是一支骁勇善战、几乎全军皆骑的精锐部队。

八旗军的强大主要有几个原因:

一是铠甲精良、兵戈犀利。努尔哈赤非常重视盔甲和兵器。在赫图阿拉的周边,后金有大批的工匠昼夜为八旗军锻造铠甲、兵器。

明廷官员曾多次说过后金的铠甲和兵器制作技术已经胜过明军。

二是战马充足,骑射无双。建州本来就有养马的传统,在征服叶赫部后,更是获得了大量的优质战马,之后通过对蒙古的征伐和联姻,马匹资源非常充足,这一点远非明军和日军可比。

至于骑射,更加是女真兵的传统强项。

近年来,有一些无知的说法是女真只靠重步兵,骑射不行。

这纯属扯淡。

事实上,只要认真看看明末的各种官修或民间史书,比如谈迁的《国榷》,亦或是当时的外国传教士写的《鞑靼战纪》等,都可以看到大量八旗军骑射无双的记载。

三是八旗军纪律性极强,作战抱团。

17世纪初明军、清军、日军三者的比较 - 天天要闻

韩国电影《最终兵器弓》较为真实的还原了清初的八旗骑兵。

下面我们用实际的战例来看看明、清、日本三方交手的具体表现:

第一、明军在壬辰战争(1592—1598)中的表现只能说中规中矩。明军的弱点在抗倭援朝中已经表现的比较明显。

首先,当时的朝鲜战场上,李舜臣的朝鲜海军成功切断了日军的补给线。

1592年7月爆发的“闲山岛”海战,日本海军损失惨重,被击沉战舰100多艘。

从此之后,除釜山港之外,日军已经没有可靠的补给线路,战斗力严重受到制约。

其次,整个侵朝战争期间,丰臣秀吉的日军,始终在明军的骑兵和炮兵部队的压制下,又是异国作战、后勤艰难,那当然不可能取胜。

第二、我们拿第二次万历援朝之役中的两场经典战役为例,就可以看出双方各自的优势在哪里。

1、稷山之战

公元1597年,万历二十五年,九月,明军与日军爆发稷山之战。

明军指挥官:麻贵VS日军指挥官:黑田长政

明军3000精锐铁骑VS日军5000铁炮部队

此战当中,明军备倭总兵官麻贵派出精锐骑兵南下,打击企图北犯朝鲜王京汉城的日军黑田长政部。

麻贵曾当过宣大总兵(镇守宣化、大同)、延绥总兵(镇守延安绥德),手上训练了一批战斗力剽悍的将领和骑兵,其中有很多将士是蒙古人。

此次麻贵派出的西北精骑,由副总兵解生、参将牛伯英、杨登山、游击颇贵、摆赛五人率领,这五人中,除了牛伯英,都是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的蒙古人。

而且,明军精骑大量装备铁鞭、铁锤、铁锏等重型打击类兵器,专门克制日本刀

17世纪初明军、清军、日军三者的比较 - 天天要闻

明军铁锤、铁鞭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日本庆长二年)九月七日,明、日两军在朝鲜稷山以南的天安县城发生遭遇战。

这属于狭路相逢,没啥策略可言,就是两个字:硬干!

朝鲜史料载:“翌日平明,倭寇齐放连炮(即火枪),张鹤翼以进,白刃交挥,杀气连天。天兵应炮突起,铁鞭之下,贼不错手,合战未几,贼兵败遁,向木川、清州而走。”

——在平原交战中,日军步兵包括少数骑兵,根本不是明军铁骑对手,被来自蒙古、辽东的明军骑兵一顿暴打!

这次战斗刷新了日军对明军战斗力的认识,而且迫使日军放弃了攻占朝鲜王京的战略。

这也是第二次万历抗倭援朝战争的转折点,历史上称为“稷山大捷”。

2、泗川之战

公元1598年,万历二十六年,九月,明军与日军爆发“泗川合战”。

明军指挥官:提督董一元VS日军指挥官:岛津义弘

明军三万六千人、朝鲜军三千人VS日军一万人

开战头几天,因为明军有绝对的兵力和炮兵火力优势,而岛津义弘修建的城池又不牢固,被明军连下五城。

明军士气大振!

提督董一元甚至派了一名骑士,单骑飞驰到距离岛津大本营泗川新寨不远处的大门口,立了一块木牌子,上面写着“天兵二十万,明日卯时攻城。”

把日本国内著名的强悍大名岛津义弘视若无物,差点把岛津和他手下的家臣们活活气死!

十月一日,明军大部队开始攻城。

岛津军躲在城寨之后,连续施放火绳枪、佛郎机炮。日军中的神枪手很多,明军猛攻受阻,士卒被日军弹丸杀伤较多,双方陷入僵持。

此时,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明军炮兵部队错误的把存储的火药和大炮放在了一起,结果一门大炮炸膛,引爆了火药,明军后方阵地在剧烈的爆炸中乱成一锅粥。

岛津义弘见状,立即指挥日军压上、疯狂反扑,结果明军大败。

同样,1597—1598年间的两次蔚山之战,明军以绝对优势兵力都没能攻破加藤清正把守的蔚山城。

所以,可以看到,如果明军没有骑兵、炮兵部队的加持,那么对付日军就没有把握。

第三、清军八旗骑兵和日军的战斗力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

明军悍将李如柏李如松之弟)就曾明确说过八旗军比日本鬼子厉害多了——“此贼(女真)精兵七千,而带甲首三千。此贼七千,足当倭奴十万。西北虽有鞑子(指蒙古人),皆不如此贼!”

对比一下:

1592年、1597年的两次日本侵朝战争,日军都是先期战绩不错,明军介入后立即陷入守势,而且即使单独跟朝鲜军交手时,有些战役也是大败。比如1592年十月的晋州大捷,朝鲜军大胜日军。

而1627年和1636年的清军征朝作战,清军全都是摧枯拉朽,像快刀切豆腐一样迅速击败朝鲜军,逼迫朝鲜国王投降。

尤其是1636年的第二次征朝鲜,清军三百名精锐摆牙喇仅用十一天就兵临汉城,一战击垮朝鲜精锐的王室御林军,吓得朝鲜国王李倧躲入南汉山城。

之后皇太极到来,清军全歼朝鲜各路援军,李倧不得不出城投降,给皇太极行三跪九叩大礼。

而且,1627年,清军第一次征朝鲜,还分兵击破了明军毛文龙部对朝鲜的救援。

1636年第二次征朝鲜,清军顺势踏平了明军长期驻守的皮岛

鼎盛时期的八旗军,按三丁抽一的方式计算,大概有满八旗1.8万、蒙古八旗0.9万、汉军1.1万。

这里面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精锐骑兵!

而且,这只是八旗的常规兵力,遇到大战可以改为二丁抽一,最大兵力达到六、七万,甚至更多。

在后来的明清战争当中,历经萨尔浒之战、大凌河之战、清军(后金)五次入关之战、松锦大战等,明军九边精锐几乎被清军歼灭殆尽。

所谓的“关宁铁骑”,在松锦之战中,被清军打的抱头鼠窜,在战役的最后阶段,王朴、吴三桂等明军大将带头逃跑。

这之后,在1644年著名的山海关之战中,李自成所谓的精锐骑兵和“三堵墙”战术,在八旗军面前不堪一击,几乎是瞬间被灭。

朝鲜《沈馆录》记载:一食之顷,(闯军)积尸如山。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中亚五国能成为苏联加盟国,为何远东共和国不行?这里紧挨着东北 - 天天要闻

中亚五国能成为苏联加盟国,为何远东共和国不行?这里紧挨着东北

苏联的众多加盟国中,中亚五国绝对是非常特殊的。因为这里在沙俄覆灭以后,并没有从俄国的基本盘中独立出来,而是依旧留在俄国境内。反观苏联的其他加盟国,基本都是在1917年沙俄覆灭以后,分出来单干的。苏联既想要恢复沙俄时期的版图,又想要体现对民族的尊重,因此才有了用加盟国的形式组建苏联的想法。比如说乌克兰、白...
我的权力是花钱买来的,不是人民给的。 - 天天要闻

我的权力是花钱买来的,不是人民给的。

有一位傲慢无礼的女司长兼秘书长大人,在星期天驾驶单位的黑牌公车,车上还载着她的老公和宠物大花狗,长时间停放在小区单行道出口处,严重阻碍了小区的正常通行和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