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却的“和平天使”——记中俄友好“信使”嘎丽娅

2024年05月21日10:45:07 历史 1389

新华社哈尔滨5月21日电(记者刘赫垚)在中俄边城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嘎丽娅这个名字家喻户晓。这个年仅17岁的女孩,以苏联红军军使翻译的身份奔赴炮火连天的要塞战场劝降日军,将美好年华定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战场。时光匆匆,嘎丽娅仿佛从未远去,她的壮举一直被后世铭记。

1928年,嘎丽娅出生在绥芬河一个温馨和睦的华俄家庭。“九一八”事变后,短短几个月时间,东北全境沦陷。空前的劫难让绥芬河很多家庭、商家被洗劫一空,嘎丽娅的家也没能幸免。

不能忘却的“和平天使”——记中俄友好“信使”嘎丽娅 - 天天要闻

1945年8月,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绥芬河当地的侵华日军躲在要塞里负隅顽抗。通晓中日俄三种语言的嘎丽娅作为苏联红军的军使翻译,为了挽救被日军扣为人质的无辜百姓,毅然走进天长山要塞劝降日军,却英勇牺牲。

嘎丽娅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2007年,为表达对中俄友谊的珍视与对和平的真挚愿望,绥芬河市民倡议并策划建设嘎丽娅纪念馆和纪念雕像。

2009年10月8日,“友谊和平天使”纪念雕像建成。年轻的嘎丽娅张开双臂,挥舞着头巾向人们告别,脚下升腾的火焰化作双翼。

“每次路过嘎丽娅雕像我都会停下脚步瞻仰,她是绥芬河的骄傲,是和平的化身,时刻提醒着我们珍惜和平、勿忘历史。”绥芬河市民龚先生说。

不能忘却的“和平天使”——记中俄友好“信使”嘎丽娅 - 天天要闻

2014年7月1日,黑龙江省民政厅追认嘎丽娅为烈士,号召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学习她为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中华民族解放而英勇献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继承烈士遗志,牢记中俄友好。

多年来,当地举办主题展览、研学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学习嘎丽娅舍生取义的英雄事迹。今年3月,来自俄罗斯的教学交流代表团参观了和平天使嘎丽娅纪念馆,并前往“友谊和平天使”纪念雕像献花。

如今,位于绥芬河长江路17号的和平天使嘎丽娅纪念馆,已累计接待参观者70余万人次。这座四层仿古建筑风格独特、俊美,内部的丰富展陈内容和多样化场景,全面还原嘎丽娅短暂而壮丽的一生,成为绥芬河的城市名片,也是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嘎丽娅不仅身上流淌着中俄两国人民的血液,更是两国人民友谊的结晶和象征,永远值得后人缅怀和赞颂。”绥芬河市博物馆馆长肖波说。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秦王:我要吃公鸡下的蛋,甘罗:难不倒我!后12岁官拜丞相 - 天天要闻

秦王:我要吃公鸡下的蛋,甘罗:难不倒我!后12岁官拜丞相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骗人鬼编辑|骗人鬼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太惊艳了!沉海500年,928件神秘文物重见天日→ - 天天要闻

太惊艳了!沉海500年,928件神秘文物重见天日→

6月13日,国家文物局在海南琼海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水下考古最新成果,经过为期一年的水下考古调查,两艘沉船的分布范围已经探明,并提取出水陶器、瓷器、....
黄埔物语③ | 学员创建红军无线电队 - 天天要闻

黄埔物语③ | 学员创建红军无线电队

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结晶。当时,黄埔军校在较短时间内创办了起来,迅速发展成为体制健全、组织严密、规模庞大的综合性军事院校。据了解,黄埔军校最多时有40多个附属机构。军校有着怎样的组织架构?分别发挥什么职能?
刘备表明自已是中山靖王之后,会有人质疑他吗? - 天天要闻

刘备表明自已是中山靖王之后,会有人质疑他吗?

其实造假的成分不高,虽然这样可以提高刘备的身份地位,可能代表什么呢,毕竟当时的汉王朝已经日落西山了。那刘备表明自已是中山靖王之后,会有人质疑他吗?我觉得不会,下面我讲几点,大家探讨一下。第一点,中山靖王是谁,在历史上有什么贡献。
清中期的清军——从乾隆朝对外战争看清军精锐战斗力 - 天天要闻

清中期的清军——从乾隆朝对外战争看清军精锐战斗力

首先,要明确一点,本文分析的是外战,而非内战(镇压农民军起义、镇压土司叛乱等)。因为只有对外战争,才能看出清军与当时东亚范围的一流外军之间的战斗力对比。我们拿乾隆朝最难打、最硬核的两场关键对外战争看清军的真实战斗力。
历史上有哪些张姓建立的王朝 - 天天要闻

历史上有哪些张姓建立的王朝

#历史上有哪些张姓建立的王朝?#​这是头条君发给我的一个问题,可能是因为我今天发了一篇“张姓的由来”文章的缘故吧。那我就再就这个题目写一篇文章。张姓,曾经是我国的第一大姓氏,2023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是我国人口的第三大姓,仅次于李姓与王姓。
张姓的由来 - 天天要闻

张姓的由来

姓张的朋友和家人有姓张的朋友,对张姓的由来可能会有兴趣。据说,古代张姓有三个来源:相传少吴有个儿子叫挥,他通过观察弧矢星得到启发,从而发明了弓,因此被封为弓王,专管制造弓箭,并被赐姓为张。另一支源于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解侯,字张,他的子孙们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