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为什么只有清明成为了国家法定节日?

2024年04月19日13:01:34 历史 6216

2008年,清明节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假日。但老百姓都清楚,作为一个时令节气的清明,它早已经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那为何只有清明作为国家法定节日,另外23个时令节气却没有呢?

二十四节气,为什么只有清明成为了国家法定节日? - 天天要闻

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也叫做三月节,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农民,根据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较为准确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等方面的变化。

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十分重要,因为清明一到,气温随之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好时机。故民间常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说法。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以及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经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就已有明确的文字记载。但作为节日,其实是在唐朝形成的。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取自三个相近的节日综合而成的传统习俗。已经不单是一个普通的时令节气,更像是一种传统习俗。

二十四节气,为什么只有清明成为了国家法定节日? - 天天要闻

最初,清明只是一个提醒农民进行春耕的节气。由于清明节与寒食节、上巳节日期相近,所以三者就逐渐融为一体。

在唐宋时期形成了每年农历二月廿十三前后祭祖扫墓为中心,囊括寒食风俗与踏青等诸多内容的传统节日。

久而久之,清明逐渐演变成为仅次于春节、端午节等综合性的重大民俗节日。

而这应该就是清明节从二十四节气中脱颖而出,成功升级为国家法定节日的原因。

可能有人会说了:既然清明节是三个传统节日综合而成,那为何其他二十三节气不能进行融合?

二十四节气,为什么只有清明成为了国家法定节日? - 天天要闻

前面简单提及过,清明节与寒食节、上巳节日期相近,这三个节日在一些具体习俗上也有相通之处。

就拿清明节与寒食节来说,在时间上,清明是寒食节过后的三天,更重要的是清明节很多习俗与寒食节几乎一脉相承,如扫墓、荡秋千。

而寒食节的来历则是与历史上著名忠臣介子推的故事有关,传说介子推在晋文公功成名就之后,带着自己老母到山西绵山隐居。

后来晋文公突然想起自己居然忘记了功臣介子推,所以去山上找他,但找了很久都没找到。

有人说放火烧山,作为孝子的介子推却仍然无动于衷,后来人们发现介子推与他的母亲一同被烧死在一棵柳树下。

为了纪念介子推,有了在寒食节禁火三日与扫墓的习俗,所以寒食节与清明在某些习俗上有着许多相近之处。

二十四节气,为什么只有清明成为了国家法定节日? - 天天要闻

这一故事无证可考,或许只是后人对寒食节和清明的额外体会。不过正因为这个故事的加入,在很大程度上赋予了寒食节更加稳固的地位。

寒食节的地位一旦提高,连带着清明节的重要性也会随之提高。

而上巳节则是在清明的前一天夏历三月初三,这一节日最早出现在西汉初年的文献中,据说是古代举行洗浴消除灾祸的重要日子。

另外,上巳节还是西王母的生日和中国始祖轩辕黄帝的诞辰,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就是消灾避祸。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渊源,上巳节、清明节、寒食节三个传统节日综合起来,就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民间风俗和文化内涵。

二十四节气,为什么只有清明成为了国家法定节日? - 天天要闻

我国传统清明节期间的活动有很多,包括扫墓、踏青、荡秋千、拔河、沐浴、求姻缘等,传统食物包括青团、清明果、蒿饼等。

和其他传统节日相比,清明节还有三大特色:兼具西方感恩节、情人节;兼有节气与节日的双重地位与身份;不仅是祭奠离世亲人,还是亲人团聚、野外踏青,亲近大自然的好日子。

清明节其实有诸多深刻的内涵,它已经不单单是普通的时令节气,甚至与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更与中华传统文化、传统节俗有着密切关联。

正因如此,清明才会变成以祭奠祖先为中心的综合性节日。

与其说清明是一个普通节气,倒不如说它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华民族的精神根基是孝道,传统文化中的孝绝对不是简单的子敬父,而是以孝为责、以孝治国,没有哪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把“孝”字挥写得如此淋漓尽致。

二十四节气,为什么只有清明成为了国家法定节日? - 天天要闻

随着社会进步,清明节有了多元思想,迸发出新的活力。清明的传统底蕴既有扫墓沉重,又有踏青郊游轻快。发展到今天,清明节等其他节日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蕴含无限的精神旨趣。

加上新时代给清明节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和特色内容,使其更好地承担起唤醒民族的集体记忆,增强加深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的功能,更有利于凝聚民心。

照这样来看,清明节承担的任务可不轻,这也是其他节气所无法企及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殷艳琳.二十四节气——清明[j].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2021(03):50.

[2]王曼.中国传统节日与祖先崇拜论析[d].中南民族大学:2018.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傅国涌凌晨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59岁 - 天天要闻

傅国涌凌晨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59岁

据澎湃新闻消息,知名教育学者、历史学者、作家傅国涌先生,于2025年7月7日凌晨因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59岁。傅国涌1967年生于浙江乐清,主要关注中国近代史,特别是百年言论史和知识分子问题等。傅国涌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金庸传》《百年寻梦》《叶公超传》《追寻失去的传统》《发现廿八都》等。来源:傅国涌微博账号本文...
李在明收到中方邀请,要不要出席九三阅兵?韩国还在看美国脸色? - 天天要闻

李在明收到中方邀请,要不要出席九三阅兵?韩国还在看美国脸色?

7月2日,韩联社记者提问,据报道,中国政府近期通过外交渠道向韩国政府询问李在明总统能否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对此,中方是否能够确认相关信息?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方将隆重
桓玄篡位最大失算:逼死反复无常的刘牢之,却漏掉了影帝刘裕 - 天天要闻

桓玄篡位最大失算:逼死反复无常的刘牢之,却漏掉了影帝刘裕

公元402年,桓玄率军逼近建康,成功清除司马元显、司马尚之及其一众党羽后,自任都督中外军事、丞相、录尚书事、领扬、荆、江、徐四州刺史,掌控了东晋的最高权力。为了扫清隐患,他决定过河拆桥,除掉反复无常的北府军统帅刘牢之。于是任命刘牢之为会稽内
泰山和崔康熙矛盾激化,拉拉扯扯各有算计,天价违约金成最大障碍 - 天天要闻

泰山和崔康熙矛盾激化,拉拉扯扯各有算计,天价违约金成最大障碍

近日,山东泰山俱乐部韩国籍主帅崔康熙“失联”一事被外界闹得沸沸扬扬,成为这个中超间歇期最热门的一个话题。这一事件初看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背后实则是山东泰山俱乐部与主教练崔康熙之间复杂矛盾的一个集中总爆发。从表面上看,“失联” 事件源于泰山俱乐部欲与崔康熙沟通夏窗调整事宜,却无法联系到他。但事情远非这...
历史回响中的民族觉醒 - 天天要闻

历史回响中的民族觉醒

卢沟桥畔的钟声穿透八十八载光阴,惊醒了沉睡在历史褶皱里的血色记忆。当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首次公开展示胡桃泽正邦 83 分钟口述影像,这位 731 部队原解剖技师的自述,让那段湮灭于档案深处的暗夜重新浮现于阳光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