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原统战部第一副部长,1971年“病逝”,多年后才知道另有隐情

2023年12月28日23:05:11 历史 1888

张经武出生于1906年,湖南人,大革命时期开始参加革命工作。土地革命时期,张经武加入了红军,参加了中央根据地的历次反“围剿”与长征。到达陕北后,张经武继续参加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他转战大半个中国,为建立新中国作出巨大贡献。

他是原统战部第一副部长,1971年“病逝”,多年后才知道另有隐情 - 天天要闻

新中国成立后,张经武被授予中将军衔,1965年,因为身体原因,张经武被调回北京工作,进入统战部,担任了统战部第一副部长。也是在张经武担任统战部第一副部长期间,他经历了1966年开始的“十年特殊时期”。

当时张经武到统战部工作的时间并不长,加起来还不到一年,所以他对统战部还不是很熟悉。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统战部出现了三个群众组织,他们都以“革命造反派”自居。张经武对这三个群众组织都不熟悉,所以一时之间没有表态支持哪一个群众组织。

他是原统战部第一副部长,1971年“病逝”,多年后才知道另有隐情 - 天天要闻

不久后,“两报一刊”发表了社论,要求革命干部主动站出来,在这种背景下,张经武仍然不敢随便表态,不久后,他看到一位领导表态支持了其中一个群众组织,张经武便也跟着支持这个群众组织。然而,支持一派,就得罪了另外两派,另外两派便想到张经武家中,把张经武控制起来。

幸亏张经武支持的这一派提前得到消息,把张经武藏了起来。此后张经武还辗转到了保定,不过,张经武还一心牵挂着工作,所以不想离北京太远。事后想想,如果张经武到成都军区或者济南军区,找一找老战友,将会是不一样的结局。

他是原统战部第一副部长,1971年“病逝”,多年后才知道另有隐情 - 天天要闻

1966年9月21日,总理接见了统战部的几个造反派头目,在这期间谈到了张经武的情况,了解了张经武的处境。也是在这之后,张经武从保定回京,在总理的保护下,度过了一段安静的时光。不过,江青显然对此不满意,不久后,在江青的策划下,张经武返回统战部,接受“群众教育”。

在江青以及造反派的迫害下,1967年,张经武被审查。当时造反派强加在张经武身上的主要“罪状”有三条:第一,抢夺档案;第二,假党员;第三,执行修正主义路线。张经武逐条反驳了造反派的不实之词,比如抢夺档案,张经武说自己参加革命多年,从事过机要工作,怎么会做出抢夺档案的事?纯属子虚乌有。

他是原统战部第一副部长,1971年“病逝”,多年后才知道另有隐情 - 天天要闻

至于假党员,主要是因为张经武填写的《自述》,与1940年填写的干部履历表中的入党介绍人不一致。至于这一点,张经武认为原因是事情过去那么多年,自己的记忆有误。另外,张经武还严厉驳斥了造反派口中的第三条“罪证”,他对造反派说,自己一直都是在主席的领导下工作,怎么会执行修正主义路线?

造反派一直要求张经武在认罪材料上签字,都被张经武严词拒绝。此后张经武采取沉默的态度对抗造反派的审查,对一切问题都不予理睬,保持沉默。造反派恼羞成怒,频繁对张经武严刑拷打。张经武始终坚贞不屈,一段时间后,张经武以绝食对抗审查,在绝食的第八天,也就是1971年10月27日,张经武休克,造反派才把他送到医院。

他是原统战部第一副部长,1971年“病逝”,多年后才知道另有隐情 - 天天要闻

到医院后,张经武去世,不过,造反派却伪造了真相,说张经武是“因心脏病复发,抢救无效,于10月27日去世。”在张经武去世后七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这之后,张经武的妻子才从其他渠道得知自己丈夫去世是另有隐情,于是张经武的妻子就到处奔波,调查张经武去世的原因,最终通过北京卫戍区警卫二师医院的相关医生了解到真相。此后中央为张经武恢复了一切名誉,肯定了张经武为革命做出的卓越贡献。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郑惠黎病逝,享年102岁 - 天天要闻

郑惠黎病逝,享年102岁

5月24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旗下微信公众号“肿瘤核医学”发文披露,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原核医学科主任郑惠黎教授5月20日于多伦多病逝,享年102岁。郑惠黎上世纪50年代留影 图片来源:“肿瘤核医学”微信公众号(来源:微信公众号“肿瘤核医学”)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为什么明朝贪腐无法禁绝 - 天天要闻

为什么明朝贪腐无法禁绝

一、春秋时期季孙氏和孟孙氏春秋时期鲁国“三桓”中的季孙宿和仲孙速两个人,季孙速无嫡子,按“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周礼,季孙宿应该立公鉏,而不应该立悼子。但是季孙宿偏偏喜欢庶幼子悼子。仲孙速也类似,立了嫡子孺子秩,庶子羯不甘心。
项立刚:利益集团的侵蚀让美帝衰落 - 天天要闻

项立刚:利益集团的侵蚀让美帝衰落

项立刚用明朝东林党举例,说只要利益集团抱成团后开始挖国家墙角,利益集团越来越富,国家越来越穷,这就是一个强大国家衰落的开始,他认为这是人性,一旦某一事件发生后国家拿不出钱解决问题,强大帝国顷刻间也就土崩瓦解。
1979年,未婚妻知道我退伍后与我解除婚姻,半年后她上门求复合 - 天天要闻

1979年,未婚妻知道我退伍后与我解除婚姻,半年后她上门求复合

"我现在能明白,有些等待值得一生,有些错过需要一生去弥补。"她站在我家门口,风尘仆仆,眼圈微红。1979年初春,我回到了阔别三年的家乡小县城。这座靠近黄河的北方小城,依旧保持着它特有的宁静与朴素。柳树抽出嫩芽,街道两旁的杨树挺立如哨兵,只是
他是晚清的清官,支持义和团,却被慈禧太后处死 - 天天要闻

他是晚清的清官,支持义和团,却被慈禧太后处死

1901年2月22日,在甘肃兰州举行了一场特别的死刑,大清王朝前任山西巡抚被推上了断头台。在人头落下之后,此人的一生却未能盖棺定论,后世对他的评价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有人说他是“支持义和团,反对帝国主义”的“开明人士和爱国者”,也有人
梅州传奇:梅州古代历史上的十位名人 - 天天要闻

梅州传奇:梅州古代历史上的十位名人

在岭南群山环抱之处,梅州犹如一颗被岁月打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人文光辉。这座被称为“世界客都”的城市,不仅以秀丽的山水闻名,更以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辈出的人才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