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初三杰中,为什么只有韩信,最后没有获得好结果?

2023年12月07日21:52:06 历史 1304

汉高祖刘邦打天下的时候,他的身边有三个重要的人物,如果没有这三个人,刘邦可能很难建立汉朝。这三个人分别是萧何张良韩信

在汉初三杰中,为什么只有韩信,最后没有获得好结果? - 天天要闻

然而在这三个人中,萧何与张良,都得到了善终,唯独韩信没有得到一个好结果,那么为什么偏偏是韩信没有获得一个好结果呢?

萧何是刘邦创建汉朝的第一大功臣,他在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期间,负责刘邦的后勤补给,正是因为萧何给刘邦营造了一个安全稳定的大后方,才能让刘邦能够全力与项羽争天下。

萧何与刘邦是老乡,在刘邦还只是一个平民的时候,萧何就在县里面做官,而且那个时候萧何就对刘邦非常照顾。

在汉初三杰中,为什么只有韩信,最后没有获得好结果? - 天天要闻

在刘邦造反后,萧何就一直追随在刘邦的身边。在这期间,刘邦也怀疑过萧何的忠诚度,但是都被萧何一一化解了。

楚汉相争期间,刘邦率领汉军在前线与项羽率领的楚军对战,萧何负责在后方为刘邦筹集粮草和兵源。

但是刘邦却担心萧何会背叛自己,就多次派人慰劳萧何。在这种情况之下,有人劝说萧何,刘邦应该是不信任萧何,如果萧何能将自己家族里面能打仗的人,都派去前线,就能消除刘邦的顾虑。

然后刘邦就照做了。刘邦在见到萧何把自己的族人送到前线打仗,就不再怀疑萧何。

再就是在韩信被杀后,刘邦怀疑萧何也有可能会谋反,于是就安排了许多士兵保护萧何,还大加封赏萧何。

在汉初三杰中,为什么只有韩信,最后没有获得好结果? - 天天要闻

然后又有人劝说萧何即将大难临头。然后萧何又将自己的钱财全部捐出,才获得了刘邦的信任。

后来在淮南王黥布谋反的时候,带兵出征的刘邦又怀疑萧何会造自己的反,并多次派人回京城打探萧何的消息。

萧何为了自保,就故意强买老百姓的田宅,还有放高利贷等,通过败坏自己的名声,获得了刘邦的信任。

萧何之所以能善终,在于他能够审时度势,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才能够避免被刘邦杀害。

然后就是汉初三杰中的张良。张良原本是战国时期,韩国的贵族,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战国时期韩国的宰相。

在汉初三杰中,为什么只有韩信,最后没有获得好结果? - 天天要闻

秦朝灭亡六国后,张良就一心投入到了反秦事业中。张良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为韩国的灭亡报仇,然后封万户侯。

张良在秦末的反秦起义中,认识了刘邦,然后成为了刘邦的谋士,刘邦对张良也是言听计从。

因为张良常常在刘邦身边出谋划策,刘邦也深知张良的为人,所以刘邦自始至终,都没有怀疑过张良。

等到汉朝建立后,刘邦想要给张良封一个万户侯,但是却被张良主动拒绝了,张良只向刘邦要了当初与刘邦相遇时的留地(今江苏沛县)。

在汉初三杰中,为什么只有韩信,最后没有获得好结果? - 天天要闻

张良除了淡泊名利外,他身上的病痛也不少,身体非常虚弱,所以张良对刘邦的统治,构不成一丝的威胁,所以张良也得到了善终。

与萧何、张良比起来,韩信打仗虽然厉害,但是在为人处事方面,就不如萧何与张良了。

韩信一开始是在项羽身边担任执戟郎中,因为得不到项羽的重用,才叛逃去刘邦阵营。

而刘邦一开始也没有看上韩信,后来是害怕萧何跟着韩信跑了,刘邦才在萧何的建议下,重用韩信。

韩信成为刘邦的大将军后,虽然帮刘邦立下了不少功劳,但是韩信却犯了大忌,就是要挟刘邦。

公元前203年,刘邦被项羽围困在了荥阳。刘邦命令韩信前来救援自己,而韩信却趁机向刘邦索要齐王的封号。

在汉初三杰中,为什么只有韩信,最后没有获得好结果? - 天天要闻

也正是这件事,就让刘邦非常记恨韩信了。

然而韩信在受封齐王之后,还是不愿意出兵帮助刘邦,韩信当时有种坐山观虎斗的心理,他既不反叛刘邦,也不救援刘邦,他可能是想与刘邦和项羽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

后来在张良的建议下,刘邦又给韩信划分了大量封地后,韩信才出兵与刘邦汇合。

等到项羽被打败后,刘邦立刻就收回了韩信的兵权,然后将韩信改封为了楚王

韩信成为楚王后,每天出行的时候,身边都要带着一大批军队,所以就被人告到刘邦那里去了,说韩信想要谋反。

当时刘邦想要抓韩信,但是又不敢直接抓,因为刘邦也知道,自己打不过韩信。

因为韩信是打仗的奇才,然后当时在韩信身边,还聚集着一帮原来项羽手下的精兵。

可能正是因为韩信手下有很多楚兵的原因,才会被人告发到刘邦那里,说韩信想要造反。

于是刘邦就借口要巡游云梦泽,然后让诸侯前去楚国的西部边境会见。

韩信也知道刘邦的巡游是假,但是韩信想着自己并没有什么过错,所以就没有起兵反叛。

韩信去见刘邦后,就被刘邦命人抓了起来,将韩信抓回了洛阳。并且还削去了他的王位,被贬为淮阴侯

在汉初三杰中,为什么只有韩信,最后没有获得好结果? - 天天要闻

韩信被刘邦抓后,然后就对刘邦产生了怨恨,他后悔自己没有反叛刘邦。

韩信后来还煽动了陈豨发动叛乱,刘邦在领兵平定陈豨的叛乱之时,韩信准备在京城发动叛乱,还想袭击吕后和太子,因为韩信的一个家臣告密,吕后知道了韩信准备叛乱的企图,然后就与萧何联合起来,将韩信骗进宫,杀掉了韩信。

对于韩信的死,多少也有点是自找的,如果他真的能一心一意的效忠刘邦,就不会被刘邦剥夺兵权,也不会最终被吕后设计杀害。

如果他真的想反叛刘邦,就不该优柔寡断,在形势对自己最有利的时候,不去背叛刘邦,却在自己被剥夺兵权,被囚禁起来后,才想着谋反。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琉球有权独立!中国将领一句话让全日本集体破防:这是宣战 - 天天要闻

琉球有权独立!中国将领一句话让全日本集体破防:这是宣战

“琉球不该属于日本!”中国将领一句随口抛出的话,瞬间让日本上下炸开了锅。这话听着平淡,可威力不亚于扔了颗舆论炸弹。日本急了,网友怒了,连官员都坐不住了。琉球这块小岛,背后藏着什么秘密?将领的惊人发言一名中国退役将领在某次东亚安全会议上,淡淡
刚宣布要加入我国,并升起五星红旗,却在3小时后消失的国家 - 天天要闻

刚宣布要加入我国,并升起五星红旗,却在3小时后消失的国家

“锡金国王下令升起五星红旗,宣布加入中国!”——1975年4月10日,这条消息短暂传出,震惊周边国家。然而,仅三小时后,印度军队开进锡金首都甘托克,这场“中国梦”瞬间破灭。锡金,这个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小国,为何会在关键时刻做出如此决定?
库页岛的老百姓,日子有点难,对中国人严防死守,是行不通的 - 天天要闻

库页岛的老百姓,日子有点难,对中国人严防死守,是行不通的

“中国人的钱,我们想要,可又怕他们把岛‘吞’了。”库页岛一位渔民的话,透着点无奈。曾经的中国东北宝地,如今成了俄罗斯的“后院”,岛上资源多得能闪瞎眼,可老百姓日子却紧巴巴。面对中国伸来的橄榄枝,他们既眼馋又犯怵。严防死守,真能守住啥?富饶的
山河壮歌丨发“中国抗战第一声”  担抗日救亡之重任 - 天天要闻

山河壮歌丨发“中国抗战第一声” 担抗日救亡之重任

央广网北京7月1日消息(总台记者王东宇 齐莉莉)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帝国主义在沈阳北大营附近制造了柳条湖事件,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1年9月19日清晨,沈阳小西边门附近,一...
周恩来在东北的求学岁月(姜义军) - 天天要闻

周恩来在东北的求学岁月(姜义军)

铁岭的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从1910年春到1913年春,少年周恩来曾在东北求学3年,这也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1946年9月,已经成为党的重要领袖人物的周恩来在同美国记者李勃曼谈个人的求学和成长经历时说:“12岁的那年,我离家去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