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带给您与众不同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丨波波百谈
编辑丨波波百谈
1972年,内蒙古境内挖出“清朝女帝”墓,在专家打开棺椁后,眼前的一幕让人们大惊失色,馆内女子身穿八龙金丝龙袍下葬,一旁的藏品估值达到百亿,但唯独令人诧异的是,墓主的肉身至今200年未腐,皮肤仍有弹性。
最后这位女帝的身份,更是直接颠覆了专家的预料!
1972年,内蒙古赤峰一村民下地干活时,无意间发现了地面有塌陷的痕迹,刚开始他以为是土质松动的缘故,谁知走近一看,竟发现塌陷地方漏出来的洞,一看就是人工挖掘的,有点儿像是盗洞的意思!
村民瞬间就不淡定了,为避免给自己找麻烦,他立马将这件事上报给了村里,村里又通知了相关部门。
这还真不是因为村民敏感,主要还是因赤峰那边的墓多,不仅有辽代还有元代,甚至元上都有,所以大家多少都有点这方面的意识。
考古专家一得到消息,迅速带人赶往现场,经过一番勘测,确定这个地方确实是一座墓室!
洞穴的一侧放置着一个巨大的石棺,雕刻精美,专家们通过仪器查出了墓穴的大概年份,该墓穴始建于十八世纪三四十年代,距今至少有两百两百多年的历史。
专家们推测,该墓穴的主人应当是在雍正年间去世的,并且根据女尸身上的金龙敛服来看,墓穴主人生前地位尊贵,应当是大清朝的皇室成员。
不过,经过专家的勘察发现,这处墓穴旁边的盗洞可不少,大大小小的鳞次栉比,这就意味着,这里早就被盗墓贼光顾过了,而且还不止一次……
但众人依然不肯灰心,认为只要能在里面找到一丝线索就可能知道墓主人是谁,甚至能有新发现,还能考古出一些历史真相。
经过现场进一步的勘察,专家们惊奇地发现这座古墓原是有陵园建筑的,占地面积约有5000平方米,东西宽45米,南北长105米。
墓地的东西两侧都是有配殿,东边三间房屋应该是给守陵人住的伙房,而西边的三间则是放祭品以及给祭祀人员的休息室,而且整个墓地的中轴线上还分为前后大殿,最后才是陵墓。
墓地的正中间,有一处碑亭,亭内的石碑因为年代久远已经残破不堪只剩下龟趺,即石碑下的龟形石座。专家们小心翼翼地将墓碑残存的部分拼凑起来,带回去进行修复和研究,想要搞明白上面写的什么。
另一边,发掘工作继续开展,经过众人努力挖掘之后,一座埋藏在泥土深处的暗示就展现在众人的眼前。
当众人进入墓室内部后,发现就在墓室中间赫然矗立着一座由松木制作的棺椁,考古人员使出浑身解数将棺椁打开之后,内部场景令人大惊失色。
只见棺椁之中一件辉煌灿烂的龙袍映入眼帘,待考古人员仔细观察后发现,身着龙袍的竟然是一个女人,并且尸体并未腐烂,皮肤更是吹弹可破。
这不禁让专家陷入难题之中,要知道在古代只有皇帝是可以身着龙袍下葬,而眼前这位女子不仅身穿龙袍,头戴金冠,甚至龙袍上光是珠宝珍珠就多达10万余克。
而且身珠选材,也是十分讲究,晶莹剔透,大小均匀,龙纹更是栩栩如生,群龙中间还绣着一个寿字。
另外两件旗袍之上也是用其他珠宝绣出了如意、宝剑、书画、狮子、鸟、蝴蝶等图案,从服饰上可以明显看出,这是一个清朝皇室女子的陵墓。
这说明下葬时,该墓穴是有不少陪葬品的,至于这么陪葬品的消失之谜,最有可能的解释就是,该墓穴曾被盗墓贼光顾过。
而另一名专家在墓穴右侧发现的盗洞也证明了这个猜想,让专家们感到庆幸的是,墓穴主人的棺椁因为被放置在了密室中,侥幸躲过了一劫。
可问题是清朝哪位女子能有资格穿龙袍呢?即使是后来权倾朝野的慈禧太后,也只是身穿凤袍,甚至之前坐上龙椅的武则天也是以皇后身份穿凤袍下葬的。
在清朝,皇上本人穿的龙袍上面绣的是九条金龙,而她的龙袍是八条金龙,可见她的身份何其高贵,才能得此殊荣。
这件龙袍可以说是整个棺木当中最为珍贵的宝物,除了其历史研究价值之外,光上面的金丝、珍珠的市场价值就能达到上亿元人民币。
这还不包括遗体周围布满的奇珍异宝。
女尸头上的赤金凤冠玛瑙、珍珠、绿松宝石镶嵌在上面;还有金簪七件,每一件上面都有猫眼石雕刻而成的如意云纹;女尸脖子上挂着108颗珍珠串联而成的朝珠,朝珠上面还坠着一颗青金石雕成的佛头。
除了棺椁之外,考古人员还在密室里面专发现了一块墓志铭,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这样一句话:
“公主:大清圣仁皇帝次女也,康熙三十年厘降于巴林,初封和硕荣宪公主......”
由此便可以看出,躺在棺材里的女子便是康熙皇帝的女儿荣宪公主。
他们决定进一步探索陵墓,寻找更多信息,在一个墓室里,他们找到了两个装有骨灰的罐子,罐底分别刻有“乌尔衮”和“霖布”的字样,这些线索开始使事情变得清晰。
乌尔衮是固伦荣宪公主的丈夫,而霖布是她的儿子。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推断这位女性就是固伦荣宪公主,此外,康熙皇帝曾经赏赐给她一件龙袍,进一步证实了她的高贵身份。
然而,有人对固伦荣宪公主和她的丈夫乌尔衮的墓葬方式提出了质疑,乌尔衮是蒙古的亲贵,地位并不低,但他的墓葬却异常简朴。
专家解释说,在古代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极为严格,只有皇后嫡出的公主才能被称为“固伦”,其他公主通常被称为“和硕”,康熙皇帝破例赐予荣宪公主“固伦”封号,显示了对她的特殊宠爱。
这也解释了她的墓葬之豪华,而乌尔衮只能被装在一个骨灰罐里,那么荣宪公主又是怎么保持下葬几百年后,身体未曾腐烂的呢?
原来,在古时候,人们为了保持尸身不腐,认为金玉生寒可保尸体不坏,便将所有的金银珠宝全都放在了荣宪公主的棺椁内。
截止到1972年发现时,荣宪以及墓葬已经深埋地下240年,这240年间,我国无数奇珍异宝在战火中丢失、损坏或是被侵略者掠夺,如今发现的荣宪公主墓葬在极大意义上补缺了一部分残缺的历史,这些葬品更是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说它们估值过亿也不足为奇。
然而就是拥有如此尊贵、且拥有康熙宠爱的荣宪公主,又为何死在了内蒙古呢?其实,出生皇家对于许多平民百姓而言,简直就是幸运无比,但对于许多身不由己的皇子公主来说,这却是代表着责任。
正所谓“食人之禄,忠人之事”,作为公主的荣宪固然享受了荣华富贵,但她却也有着自己的使命——和亲。
康熙帝早早的为荣宪公主定下了一门婚事,对方是蒙古贵族鄂齐尔之子——乌尔衮。
乌尔衮的身份还算说得过去,他奶奶是固伦淑慧长公主、孝庄皇后最宠爱的女儿。按照这层关系推算下去,乌尔衮与荣宪公主算得上是表兄妹的关系。
康熙三十年,荣宪公主获奉“和硕公主”之称,并于同年嫁给乌尔衮。
当时清廷正与北方的准噶尔部酣战,尽管康熙帝舍不得这位女儿,可出于政治联姻考量,还是忍痛将刚刚成年的荣宪公主嫁了出去。
好在乌尔衮为人还算忠厚,与荣宪公主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夫妻俩的婚后生活还算美满。而康熙帝与荣宪公主的父女情也没有就此中断,康熙时常远赴蒙古省亲,蒙古甚至专门为康熙帝修建了省亲宫殿,供康熙与荣宪公主居住。
后来康熙帝因为废太子之事病倒,荣宪公主得知消息后焦急万分,特地从蒙古赶回北京照顾父皇。
可好景不长,还是有部落冒犯康熙的清朝统治地位。乌尔衮作为康熙的女婿,有条件有义务为康熙出战。
临行前,小公主再三叮嘱自己的驸马一定要注意安全,他和孩子们都等着他能够平安回家!
也许是小公主这前半生都过的太顺遂了!上帝开始把苦难降临在小公主的身上!
乌尔衮还是牺牲了,没能够完成约定陪伴小公主白头偕老。
失去挚爱的小公主一夜之间仿佛老了十岁!开始的那段日子每天都过的浑浑噩噩的,茶饭不思,油盐不进。
最终小公主在别人的劝说下,强撑着为了他们的孩子打起精神,继续生活。
1728年4月21日,小公主日日的忧思终成疾病,乌尔衮去世七年后,固伦荣献公主也离开了人世!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和“点赞”,方便您下次看到更加精彩的内容,祝您生活愉快,感谢支持!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