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在软禁中,写给杨虎城三封信:了解完内容,才发现他很睿智

2023年08月05日11:03:03 历史 1165


张学良在软禁中,写给杨虎城三封信:了解完内容,才发现他很睿智 - 天天要闻

张学良的一生饱受争议,因为他曾经是纨绔子弟,抽大烟、好色,直到成了新的“东北王”才好一些。

另外一个被人诟病的是,九一八时,张学良带领的东北军,没有放一枪,就让日军轻松占领了东三省。

于是乎,铺天盖地的谩骂从天而降,而且持续时间很长。

是的,丢了东三省,是个中国人都会骂两句的。

人的思想是会转变的,张学良也一样。1936年12月12日,和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逼蒋抗日,从此,有了“爱国将领”的称号。

可是,事有曲折,张学良在送蒋介石南京的时候,被软禁,这一软禁就是半个世纪。

在1937年年初,小六子(张学良)给杨虎城写了三封信,第二封的主要内容就是:希望杨虎城等人尽快选择甲方案。

三封信到底写的什么?

甲方案又是何内容?

1、西安事变达成六项条件,蒋介石后悔了!


张学良在软禁中,写给杨虎城三封信:了解完内容,才发现他很睿智 - 天天要闻

1936年12月12日,是个非常特别的日子,这一天,张学良和杨虎城在屡次劝阻无效的情况下,采取了最凶险的“兵谏”。

兵谏成功了,蒋介石被迫接受了东北军、西北军、红军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六项条件,内容如下:

一是,蒋介石的中央部队12月25日之前,必须调出潼关

二是,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三是,改组政府,容纳人才,目标直指一个大目标:共同抗日。

四是,改变对外的政策,团结一切同情和支持中国的国家。

五是,南京政府释放被捕的中国共产党员、将领。

六是,西北军政有张学良、杨虎城负责。

这六个条件,蒋介石在被迫中无奈同意了,而且,当时就表了态:以后绝不发动内战,绝不剿共!

看起来,兵谏的结果非常不错,西北军、东北军、红军“三位一体”,共同在陕甘宁一带。而全国会很快形成共同抗日一盘大棋。

但是,熟悉权谋家蒋介石的人都知道,此人的话不可轻信。

可惜,张学良却大意了。

在蒋介石回南京的时候,张学良基于曾经的“以下犯上”,想要做些力所能及的弥补,因此,亲自送蒋介石过去。

可惜,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去了之后,张学良再也回不来了,就此被软禁。

张学良被软禁,蒋介石对共同抗日的态度不那么积极了,并且公开宣布:撤销西北剿匪总司令部,西安绥靖主任杨虎城、五十一军军长于学忠(东北军新旗帜)等人撤职留任。

啥意思?以前的那个六条件,有点新的变化,你两人先撤职,等新的接替者到了,就进行交接。

这一幕幕,老蒋把赖皮的劲头发挥到了极致,杨虎城等人马上对外发出呐喊:蒋介石撕毁协议,妄图重启内战。

接着,铺天盖地的舆论开始批评指责蒋介石。

顶不住乌云压城般的压力,老蒋做了妥协,提出了所谓的解决问题的两个方案:甲乙方案!

2、蒋介石提出的甲乙两方案


张学良在软禁中,写给杨虎城三封信:了解完内容,才发现他很睿智 - 天天要闻

上一次,六项条件是张学良、杨虎城、周恩来等人商议后确定的。

而这一次的甲乙方案,是蒋介石等人提出的。

一切说明,主动方这次成了蒋介石。

下面我们看看两个方案。

甲方案内容主要如下:

第一,西北军和东北军要撤除华阴县、华夏的防线。

第二,中央军从潼关到咸阳进行驻军。

第三,杨虎城的十七路军(西北军)撤到泾河渭河以北。

第四,东北军撤到陕西西边到兰州

第五,红军继续在陕北待着。

这个方案,蒋介石坚持了一点:中央军控制关中地区,相当于控制了陕西的核心地区。

不过,即使如此,红军、西北军、东北军能互相策应,形成“三位一体”。

乙方案如下:

一是,中央军继续驻军潼关、西安、咸阳一带。

二是,东北军调到安徽淮河流域

三是,红军仍然回陕北。

四是,西北军调到甘肃

这个方案,完全破坏了西北军、东北军、红军的三位一体。

很明显,如果只能选择一个方案,那么,甲方案是优于乙方案的。

这边,杨虎城等人在商议中,那边,张学良的信来了。

3、张学良写给杨虎城的三封信

甲乙方案,是1937年1月5日提出来的。而张学良在奉化写的三封信,很快在之后发生。


张学良在软禁中,写给杨虎城三封信:了解完内容,才发现他很睿智 - 天天要闻

(1)第一封信

1937年1月13日,张学良写了第一封信,这封信的开头提到了了杨虎城和东北军各位将领,意思很明显,这封信是让大家一起看的。(以电报形式发送)

在信中,张学良提醒大家,蒋介石希望16日之内做出选择,希望大家快速商议,从两方案中选择一个。

在信中,张学良认为,甲方案优于乙方案,大家可以考虑选择。

张学良这心操的,人在软禁中,还担心事情生变。

其实,这很正常,一旦生变,张学良等人前期的努力都白费了。

但是,杨虎城等人并不认同甲乙方案,特别是东北军提出要求:要释放张学良,再选择方案。

东北军的要求,老蒋肯定不满意。

于是,一切都耽误了。

(2)第二封信


张学良在软禁中,写给杨虎城三封信:了解完内容,才发现他很睿智 - 天天要闻

这样,日子就到了1月18日了。

鉴于16日限期马上到了,在1月19日,张学良再次写了信。

这次信中,张学良用到了“以免夜长梦多”等语句,催促杨虎城快速选择甲方案。

可是,东北军、西北军一边舆论造势,一边还是提出基本诉求:放了张学良,再说其他。

于是,第二封信的作用也没有起到。

不得不说,大家错过了最好的时候。

有些事情,必须提早决定,迟则生变。

(3)第三封信


张学良在软禁中,写给杨虎城三封信:了解完内容,才发现他很睿智 - 天天要闻

张学良的第三封信写出时,已经到了2月17日了,这之前发生了著名的“二二事件”,东北军发生内乱,少壮派代表孙铭九等人主张释放张学良,甚至不惜一战,而于学忠、王以哲等人主张和平解决,为此,王以哲被少壮派枪杀。

基于东北军里出现各种思潮,甲方案已经不能维持了。

2月17日,张学良写了第三封信给杨虎城,这一次,对发生的事情表示了遗憾,不再劝杨虎城如何选择了,告诉杨虎城等人,要为国努力,自己一切尚好。

信的最后,张学良写下了“西望云天、不胜依依”做结尾。从这可以看出,张学良感觉遗憾且对西边各位依依不舍。

本来,在张学良看来,选择甲方案,三位一体还能维持,很多事情可以和平解决,他的自由甚至都可获得。但是,二二事件之后,一切都被破坏了。

这三封信,就是著名的“奉化三封信”,可惜,张学良百般努力,还是没有结果。

从三封信看出,西安事变前后的张学良,具有大义,而且很睿智。可惜了,如果不是被软禁,张学良的前程不可限量,副国级干部将是基本起步。


张学良在软禁中,写给杨虎城三封信:了解完内容,才发现他很睿智 - 天天要闻

回头看西安事变后的事情,说白了,杨虎城决定不了方案的选择,东北军才是最重要的一环,他们内部不团结,特别是少壮派,明明可以判断出老蒋很难放了张学良,但他们一直在坚持,他们的忠勇值得提倡,但是,策略实在不敢让人苟同。

或许,这就是年轻的代价吧,热血、冲动,但不一定能解决事。

而在软禁中的张学良,其实并不指望早早获得自由,他更希望抗日大局能立住,国家能统一团结,将侵略的小日本赶出去。

如果说,三十年代以前的张学良,只能打30分,那么,西安事变前后的张学良,可以给99分。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太疯狂!41岁女子6年挪用1700万!一年做4次医美、去澳门豪赌…… - 天天要闻

太疯狂!41岁女子6年挪用1700万!一年做4次医美、去澳门豪赌……

“一人打车 两人5折”,即日起至8月底,滴滴出行推出“打一单得两张5折券”活动,每日领取任务后,当天完成1单特惠/快车/惊喜特价订单,可以获得:2张5折券1张5折券限自己用1张5折券限送好友每张券最高抵扣15元此外,广州地区还有最高价值100元券包可领取,具体规则领取扫码领取下方券包了解▼近日“女子6年挪用公司1700万...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从“红色堡垒”到“幸福山乡”——晋察冀根据地首府阜平振兴观察 - 天天要闻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从“红色堡垒”到“幸福山乡”——晋察冀根据地首府阜平振兴观察

地处太行山东麓的河北省阜平县,是我党我军历史上创建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的首府,是晋察冀边区政治、军事、文化中心。晋察冀边区对坚持华北敌后抗战和全国持久抗战起了“坚强堡垒”的作用。阜平传承发扬太行精神,汲取前行动力,为振兴注入动能。如今,土坯房升级为生态民宿群,荒山变身现代化果园,红...
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展今起面向公众开放 - 天天要闻

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展今起面向公众开放

今天(8日),“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珍贵展品首次展出增设多种形式展陈区域主题展览全景式展现了中国人民14年艰苦抗战的光辉历程。有哪些展品首次展出?馆内新增了哪些展览区域?来跟随记者一起探访。总台...
古代的宫女出宫后,为何大多都不能生育? - 天天要闻

古代的宫女出宫后,为何大多都不能生育?

你知道吗?古代宫女进宫时,大多是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可等她们走出宫门,十个里有九个都生不了孩子。这宫墙里到底藏着什么,毁了她们当妈的可能?先说说宫女想出宫,有多难。明朝以前,全看运气。
总督加兵部尚书衔的目的是什么?加了衔以后又有哪些好处? - 天天要闻

总督加兵部尚书衔的目的是什么?加了衔以后又有哪些好处?

清代的官制中,加衔是一种十分普遍的做法,而且有很多都属于例行性加衔,比如内阁学士例加礼部侍郎,总督例加兵部尚书、巡抚例加兵部侍郎,等等。那么,加衔的目地是什么?官员有了加衔会带来哪些好处。御史就以认知度最高的总督为例,具体来讲一讲有关方面的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马屁 - 天天要闻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马屁

俗话说得好: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你要求人办事、想要达到某种目的时,拍马屁往往特别管用。 江湖上有一个人,那就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他特别喜欢别人拍马屁,因为他属于威权型人格,特别享受那种君临天....